嚴監管,動真格!全國掀起了P2P網貸“清退潮”

嚴監管,動真格!全國掀起了P2P網貸“清退潮”

清退、嚴監管全方位提速,P2P騙局終將落幕!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前幾年比較深入人心的一句廣告詞,但是如今的情況是:“你若理財,處處陷阱,可能生不如死。”

P2P的“一生”

前幾年大家理財意識比較強的時候催生了一大批理財公司,其中P2P網貸發展最為迅速。

但是在去年,整個2018年,P2P平臺不是爆雷,就是跑路,導致大家一聽到理財就提心吊膽。

儘管P2P平臺不具備金融系統重要性,但是從過去所顯現的金融亂象來看,單個事件涉及的資金往往以百億計,涉及到投資者的資金也多達幾十萬元之多,對社會造成了及其惡劣的影響,蒸發了鉅額社會財富。

所以去年銀保監會等部門就開始系統性地對P2P網貸機構進行出清,一方面引導各平臺良性退出;另一方面對平臺提出“三降”的要求:降餘額、降人數和降店面。

嚴監管,動真格!

今年相關制度逐步完善,各地方就開始執行,陸續清退P2P網貸。

比如6月14日,上海金融監管局就發佈公告,披露了上海市第一批失聯類P2P網貸機構共計99家;7月22日,雲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佈第四批清退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涉及7家P2P平臺,截至今年8月初,雲南已有67家P2P平臺退出了網貸行業;濟南、四川、寧夏、青島、天津等地也陸續發文清退、取締轄區內不合規的P2P平臺。

截至7月末,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只剩462家,相比頂峰時期的5000家機構數量,減少了90%-95%,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的平臺貸款餘額現在還有6099.48億元,環比下降5.12%。

今年10月份,各地更是快馬加鞭,提速了清退P2P網貸的節奏,P2P清退名單不斷刷新。

10月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宣佈取締轄內網貸機構P2P業務。繼湖南宣佈政策之後,山東省也發公告,至今為止沒有一家P2P平臺完全合規通過驗收,未來山東金融局將對全省範圍內未通過驗收的P2P網貸業務全部予以取締。

10月25日,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段銀弟也表示,湖北省第一批清退的53家機構也已被移交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註銷、吊銷營業執照。

10月28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告顯示,深圳市第四批12家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的P2P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名單。截至目前,今年以來,深圳已有139家P2P網絡借貸公司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

這一輪大清退,換來的將是一個良好的大環境,我想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講,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