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晚間利空公告一覽,看看有你手中的個股嗎 11.4

盤面

截止收盤,滬指報2958.20點,漲0.99% ,成交金額1756億;深成指數9802.33點,漲1.17%,成交金額2592億;創業板報1687點,漲0.94%,成交金額884億。

盤面上看:今天兩市小幅低開,隨後在家電、建材等品種的帶動下震盪上揚,滬指重新收復60天均線,並且一陽吞兩陰,整體走勢偏強。

板塊方面: 銀行是拉指數的主力,家電板塊做助攻,電子信息、券商板塊走強。

今日市場熱點:

區塊鏈:易見股份、環球印務

醫藥:浙江醫藥、泰格醫藥

家電:華帝股份

5G概念:吳通控股、共進股份

家電板塊:今天家電板塊的啟動,也是在炒作雙十一概念,雙十一概念的暴漲是一個關鍵的信號,意味著雙十一概念炒作即將進入發酵階段,下週雙十一概念還將再度爆炒,大家要做好準備了。

週末晚間利空公告一覽,看看有你手中的個股嗎 11.4

晚間利空公告一覽

飛力達:公司業務未涉及區塊鏈概念

飛力達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以上,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近期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業務未涉及近期熱炒的區塊鏈概念。

海倫哲:控股股東及監事高管擬減持不超5.2146%股份

海倫哲控股股東江蘇省機電研計劃六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52,000,000股(佔總股本的4.9956%);公司監事郭曉峰、副總經理蔡雷、副總經理馬超、副總經理田志寶計劃六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228萬股(佔總股本的0.2190%)。

博天環境:兩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5.04%股份

博天環境持股8.62%的股東復星創富計劃於2019年11月25日至2020年2月24日期間,減持不超125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此外,持股2.04%的股東京都匯能,計劃自2019年11月7日至2020年5月6日內減持不超85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04%。

嶺南股份:實控人擬減持不超4%股份

嶺南股份控股股東、實控人尹洪衛因個人資金需求,計劃在6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6148.7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4%。尹洪衛目前持股比例35.34%。

美尚生態:控股股東擬減持不超3%股份

為償還股權質押借款以及個人資金需求,美尚生態控股股東王迎燕計劃3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3%的股份,即2022.87萬股。王迎燕目前持股比例37.15%。

桃李麵包:股東吳志剛擬減持不超2%股份

桃李麵包持股16.44%的股東吳志剛計劃3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1318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

蘭石重裝:控股股東擬減持不超2%股份

蘭石重裝控股股東蘭石集團因業務發展需要,計劃15個交易日之後的6個月內減持不超210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金能科技:股東擬減持不超2%股份

金能科技(國投協力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國投創新基金,擬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135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北向資金再次加速流入,週末預計又有利好,後市怎麼看?

大家都知道這從3026的指數陰跌,北向資金是天天都在買,如果純以外資為短線參考,顯然是怎麼掛掉都不知道,而且外資資金量大,中長線投資,別說最近天天買,人家是年年都是淨買入,我們就算做長線也沒他們這麼多錢。

所以昨天晚評說了還是實盤分析為主,外資做為中長線參考,但外資一下子爆買這麼多,顯然就是短線不得不重視起來,再加上技術分析,那可以定性為昨天的“極大概率會漲”。

今天又是北向資金的買買買直接引爆了大盤,預計週末又有利好,也可能跟本月的MSCI配置有關係,又是提前配置,或者說主動性外資欺負被動性外資,因為反正MSCI會來接盤。

週末晚間利空公告一覽,看看有你手中的個股嗎 11.4

但來了量能還不是太夠,上證量能還不夠,但現在屬於低密度套牢區,量能不夠還能勉強接受,但後面必須加量,要不然很難加價。要漲也會是震盪向上。

週末晚間利空公告一覽,看看有你手中的個股嗎 11.4

創業板這個人氣指標的量能就更可憐了。

週末晚間利空公告一覽,看看有你手中的個股嗎 11.4

活籌(代表場內資金)今天還行收漲1.1個點,最高漲1.42,不是最高點收盤,說明小部分資金有獲利兌現!

週末晚間利空公告一覽,看看有你手中的個股嗎 11.4

所以說今天的拉昇跟北向資金密切相關,預計週末會有好消息,大概率是關於外圍靴子落地,但利好來了大家懂的,最近利好來了對散戶來說都不是好事,所以週末有啥好消息,下週初估計又會不負眾望的衝高回落,而主力則是提前埋伏!

總結一定要漲跌冷靜,漲的時候看是不是快到壓力位了,不要一漲就放鬆警惕甚至去追漲,那跌呢,更要冷靜,不要輕易去割肉。

其他消息方面華為5G手機熱銷,但不得不說華為的供貨能力是個大問題,官網要排到12月6日發貨,這也沒辦法世界頂級的供應商都會把貨先供給蘋果三星,很多人等不牢又不想加價就買蘋果了,但不得不說蘋果降價就是給華為給逼的,小米低價貨是影響不了蘋果的,啥時候國產車也讓BBA降價那就牛。

其他板塊方面昨天是大力看好醫藥等核心資產,今天大家手中的醫藥基應該全跑贏上證指數吧,跑不贏的請換基,華寶漲了1.95還行。所以個人這為11月份上半月這波反抽以核心資產為主,醫藥家電白酒,以及部分細分行業的龍頭。


下週策略

截止10月31日,滬深3700多家上市公司三季報已全部披露完畢。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5.83萬億元,同比增長9.58%,實現歸母淨利潤3.19萬億元,同比增長7.34%。但扣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後盈利約下降3%。

上市公司盈利兩極分化加速。在營收和淨利潤同比雙增公司均不足半數之際,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共有57家上市公司營收破千億,比去年同期多6家;而“上市公司營收百強榜”的百家上榜企業,合計營業收入21.44萬億元,佔A股所有上市公司營收的59.84%。前三季“上市公司淨利潤百強榜”的百家上榜企業,合計實現淨利潤2.28萬億元,佔比更高達71.47%。頭部公司對市場盈利的貢獻度進一步加強。

另一方面,前三季虧損企業443家,比去年同期多出86家,合計虧損1150億元,同比增長62%,均創歷史新高。尾部企業的數量和虧損金額都在不斷擴大。*ST信威(-158.58億元)、樂視網(-101.94億元)、*ST華業(-50.49億元)分列虧損榜前三。

稍稍分析一下淨利潤50強,除了工業富聯(淨利101.85億、列第40位)和海康威視(淨利80.77億、列第47位),不是金融地產,就是家電、釀酒,以及兩桶油等重化工企業;幾乎沒有高科技企業入圍。

看來,頭部企業的結構需要有大變化,否則我大A股很難跟上時代步伐,當然也不可能迎來大牛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