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信息学习、交流,非商业盈利用途。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这是一位老照片研究者根据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收藏的潮州百年影像所作的解说,他授权鹭客社隐名使用他的作品,如果有人对他的解说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留言,我会转达之。—— 林鸿东

潮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当时梅县对外往来主要走水路,潮州是必经之路。以下影像是当时在梅县的外籍人士所留下。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894-1908,潮州府,浮桥。广济桥,也叫十八湘子桥,巨大的石桥墩上有各种各样杂货店铺。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28-1948,坐人力车,推测在潮州的街上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28-1948,潮州府老门。“理学儒宗坊”,建于1617年,至1951年被拆毁。匾额 “铨曹冰鑑” 为牌坊北面。“理学儒宗坊”以前俗称“四狮亭”。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28-1948,船上进餐。推测船航行在潮州附近的韩江上,以上三张影像是同一组。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37-1948,从汕头上梅县,广济桥到了。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37-1948,从汕头上梅县,船夫撑着客家船只缓缓过桥。梅县德济医院院长梅师德拿起相机,记录了行船到广济桥的这一刻。以上二张影像是同一组。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33-1938,凤凰塔。凤凰塔始建1585年,位于潮州古城外韩江东岸。塔7层八面,石砖结构。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33-1937,凤凰塔。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33-1938,韩江上的火船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18-1922,潮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当时的风貌:石经幢毁了一个,地上摊开晾晒的香,那是售卖给来此上香的善男信女。潮州开元寺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全名“开元镇国禅寺”,敕建於唐开元年间,738年,已经历了千余年时光的打磨。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1923年在城墙上拍摄的潮州天主教堂,当时的潮州城地标。法国外方传教会传教士兴建的潮州“圣母进教之佑大堂”,始建於1885年,1904年落成。当地人称之“时钟楼”,已成绝响的钟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曾深沉悠扬的响彻古城上空。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在一些城市中,弃婴安全岛是个话题,为弃婴点燃生命之光的弃婴安全岛,因涉及诸多因素开设不久就关闭了。看了一篇论及社会福利与救济的论文,在谈及弃婴救助时有这样的描述:2011年6月,我国第一个婴儿安全岛在河北石家庄投入使用。我想那是作者还没有看到下面这幅百年前的影像,没有触摸到那隐在历史深处的弱弱一脉。

上图摄于1911年,影像的注解是:“请将你的婴儿放在这里,不要把她们扔到池塘里面。”护婴篮左侧站着的是英国长老教会的妇女传教士协会主席贝尔夫人,她们一行在当年在中国访问。

在中国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社会里,浓重的传宗接代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当时在潮州的传教士们注意到周遭的池塘里常有溺死的女婴,为当地人在重男轻女的思想驱使下,当孩子过多,又有女婴出世便遗弃的结果。出于教义和生命权高于一切的理念,他们在池塘边做了可遮风挡雨的架子,架子上挂着护婴的竹篮子,并在一傍挂上“请将你的婴儿放在这里,不要把她们扔到池塘里面。”的劝善告示,让人们把遗弃的女婴放在篮子里,并定时巡视,一发现有弃婴即送往传教士设立的育婴堂(中国最早的儿童救助机构,那是另外的话题了)拯救。弃婴安全岛在百年前就有了。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忆潮州,想起当地人揶揄的“省尾国角”一词,指的是潮汕地区,“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

忆潮州,最忆的是古桥、老街,“到广不到潮,枉向广东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

摄于1913-1923年,影像展示了横卧在韩江上的广济桥全景图。

潮州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浮桥。此桥始建於1171年,位于潮州东门外。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13-1923年,影像呈现的是近景。

广济桥巨大的石桥墩上有各种各样杂货店铺,呈“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景。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摄于1913-1923年,人们往来在商街的石板路上,既无喧嚣又整洁,出奇的清净。

潮州记忆:百年之前的岭南风情


潮州府城人口密集,为节约用地,所建的民厝在有限的空间里布局紧凑灵活,非常适合居住,有“潮州厝,皇宫起”之誉。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对此点评:“原以为徽州的民居最好,想不到潮汕的更有特点。”

岭南园林以庭院式风格著称,是在民厝的基础上营造出集居住与园林为一体、精致典雅的私宅,有“咫尺山林” 的韵味和意境。潮州府城里建于明清时期的黄厝,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呈书斋侧院布局,与宅院一墙之隔的后花园,在狭小空间内假石叠山,营造出山野之感,因园内曾经养过猴子而得名“猴洞”园林。

影像的注解:“猴洞,教会在潮州府城的第一个落脚点。”1888年英长老会医疗传教士高似兰在此从事(医疗传教)工作。影像摄于1911年, 正是当年的潮州府城黄厝后花园,猴洞。廊道的上面站着女传教士,为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长老教会妇女传教士协会主席贝尔夫人一行人。

注解中提到的高似兰医生,是在华早期从事医学教育的传教士医生之一,近代西医交流重要奠基者。他推动医学名词翻译标准化,编撰的英汉对照《医学辞汇 Lexicon of Medical Terms》是中国近代西医学最主要的医学工具书,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标准的英汉医学词典,在医学双语词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高似兰医生(1860-1930),於1883年受英长老会差派到潮州医务传道,却一直未能在潮州府城内找到落脚点,直到1888年才租借到府城的黄厝猴洞园林,定点传教施医。高似兰医生认为要创办医院,非择地建筑不可。在潮州府城内置地办教会医院没有可能,后由英长老会宾为邻牧师购地于府城南门外堤顶,在1896年3月潮州府城福音医院建成开业,成为潮州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设病床四十张,门诊分为内、外、眼、牙、产等科。然而,潮州福音医院在日寇的铁蹄下终结,1939年6月27日日寇沦陷潮州前夜,潮州福音医院被迫迁往揭西山区,并入五经富福音医院,再也没有回迁。

影像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