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沒有中級會計職稱,你將無法被錄用

都說30歲後,錢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安全感。

會計人也是這樣,30歲後,會計最大的安全感,不是房子,不是錢,而是害怕自己如果真的被選擇的職場淘汰,那麼換一個的機會都沒有!

之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朋友她在一家小公司做了10年的財務工作,後來因為某些事情選擇離職了。

離職時,她的月薪只有3000元,工作內容都是偏向於執行層面的。

如今想再次回到職場,卻屢屢碰壁:投出去的簡歷基本沒有回覆的;而有回覆的,就直接說35歲年齡太大了,也沒有高含金量的會計職稱證書加持。

最近瀏覽微博時也發現:有會計人發博,說自己的公司在招員工時,要求應聘者有中級會計職稱證書了。

30歲後沒有中級會計職稱,你將無法被錄用


看來,無論如何,有證書比沒有證書,在面試時更有利。

且隨著年齡增長,職業危機無處不在,如果我們每天工作只是花大把時間去執行貼貼發票、寫寫報銷單這類低門檻的事務性工作,既沒有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也沒有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最終變成年齡工齡在不斷增長,能力卻沒有太大提高,只會面臨被無情淘汰的結局。

30歲後沒有中級會計職稱,你將無法被錄用


1、90後崛起,30歲左右財務人職場競爭加劇

2018年,最後一批90後已經全部成年,2019年第一批95後也已步入職場。而你是否準備好了新一代職場人的湧入,以及90後的崛起?

他們懵懵懂懂,卻精力充沛,想象力豐富。對於30多歲的職場人而言,年齡可能並不一定就是優勢。

用人成本來考慮,企業更傾向於年輕的職場人,因為年紀越大,需要支付的人工成本可能更高,而最終的工作效果可能沒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沒有一點核心的技能,那些肩負著房貸車貸各種壓力的職場“老人”,面臨的競爭就更大了。

雖然上面說的很殘酷,但這些都是現實,而且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作為已經步入職場的會計來說,只有提高自身的實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突出重圍。

2、 證書是實力的最佳證明

一個會計靠不靠譜,對於企業來說無非3點:

  • 持有哪些證書?
  • 有哪些行業經驗?
  • 懂稅嗎?

會計人總說自己:不是在考證,就是在考證的路上。

不可否認的是,證書是代表會計專業能力之一的表現,多持有證書,才能鞏固你在會計職職場的地位。

會計證取消後,初級證書正式淪為會計門檻。

30歲後沒有中級會計職稱,你將無法被錄用


一方面,初級職稱“門檻地位”的確定,推動了中級職稱“管理層標配”地位的落實。

另一方面,中高級職稱的正式設立,也強化了職稱體系的層級設置,推動中級職稱進一步成為財務人升職加薪的必要條件。

從招聘信息來看,中級會計職稱證書已經越發成為企業選拔財務管理層的標配,且薪資待遇非常可觀。

一線城市月薪已經達到了12-20k,由此可見,企業對於中級會計師持證人員的認同。

因此,想要讓自己的職業生涯再上一個臺階,報考中級會計考試是一個絕佳選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