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初中男生家中留遺書後墜亡,疑在校遭語言暴力,家長稱老師曾在班內叫其“A貨大王”,你怎麼看?

健啖客


據網上消息,事發時間為10月24日晚上七點左右,墜亡的學生讀九年級,是從家中14樓墜亡的,疑在校遭遇語言暴力。10月28日,家長已經向教育局提出申請,要求調查該學生在學校的相關情況。

現在事情的原因還不太明朗,只有靜等教育局調查結果了。但又一幼小生命的離開,總讓人深感惋惜。以這樣一種方式告別這個世界,肯定有其個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與他成長的家庭、生活學習的學校等客觀環境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無論這件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思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


1.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心理上的積極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挫折。父母一個方面要細心觀察,注意孩子心理上的點滴變化;另一個方面要教會孩子學會溝通、學會理解、學會傾訴、學會分享等等。這樣孩子心理上有了不良情緒,父母會第一時間知曉並及時給與疏解,讓孩子及時把不良情緒得以釋放,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2.老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要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平時在教學教育過程中,能夠因材施教,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做樂觀自信的學生。還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要使學生能接受並且樂於接受。也要適當放低姿態,和藹可親,使學生願意和老師溝通或者傾訴。這樣老師可能會把很多孩子認為很嚴重的問題,及時給解決掉。



3.同學之間要團結友善。這點需要家長和老師經常進行引導。比如像要引導學生尊重他人、關愛他人,不說傷同學自尊的話,不隨意給同學起帶有侮辱性的綽號,要學會理解,能體諒容人。在自己年齡段處理不了的事情,一定要告訴老師和家長,徵求他們的意見,讓老師和家長幫助解決問題。

如果調查結果出來,老師有對這個學生在語言方面的不當做法,那他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會受到嚴厲處罰的。


格超梅上


這些年成都的有些老師真不好說,不管是不是名校,我弟弟當時高三全校第三名,三個優秀三好生名額就是沒他,當時也沒抱希望只是想問問怎麼回事差別人哪裡好以後改正,結果老師的話可以氣死人呢.說的大概意思是你們家孩子也沒在我這裡補過課,我也沒收過你們家禮,三好生這個事又不關老師什麼事也幫你問不到。好在後來弟弟高考完順利讀了復旦。。。時隔多年感覺這樣的老師很可怕,他不是把學生當學生看,是不帶感情可以有償交換的,沒滿足要求的不愛理。這個社會誰都要求好生活,但是把老師這個職業當做牟利的工作就會很可怕的,老師變的冷漠,學生感受不到溫馨。可怕可怕


芽137628750


看到這樣的事真的讓人心痛,一個14歲的大男孩,身高已經到了一米七四,就這樣走了,對父母的傷害和打擊是慘重的。

這名男生跳樓時,樓對面的同學還大聲呼喊著不要跳,這是一次經過長期思考的跳樓,從孩子留下的遺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長環境,的確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因為這份遺書,我們發現這個孩子缺少與父母的溝通,父母不理解孩子,以為孩子到了叛逆期,以為孩子整天吊兒郎當,裝神露鬼,其實孩子心理上已經遇到了問題,只是父母沒有發覺,體會不到孩子的痛苦與壓力,孩子最後一句話,還是說媽媽,我愛你!

但是他的父親與他基本上沒有什麼話,或者說唯一的話題就是金錢,平時總是喜歡喝酒,抽菸,不陪陪家裡人,不陪陪自己的媽媽,也讓老人一個人在外面過,孩子看不慣,但卻不好說。

其實大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心裡,不要以為孩子不懂事,孩子跳樓自殺了,我覺得這對父母有難以推脫的責任。

上初中以後,孩子覺得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也就是說,在學校裡肯定發生了讓孩子無法處理的事,比如語言暴力,這名孩子還是重點班,學習很好。我們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也不知道他遭受了怎樣的語言暴力,但是我覺得學校不僅僅只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更應該關心他們的學習環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容易叛逆,及時發現孩子的某些變化,他們正處在青春期。

至於孩子到底有沒有受到老師的責罰,或者有些過激的言語,這就需要學校裡的監控,涉嫌違法的肯定會移送公安部門,也希望學校能積極配合。

但無論如何,主要的責任還是在於父母,有時候也應該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一定要與孩子多溝通,並不是孩子變了,而是沒有人能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就像一個絕境之中的人,很需要別人一雙手拉一把!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往往會採取過激的行為,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的變化,讓孩子走向正常的成長軌跡!


鄉村小二哥


先大致交代一下事件的來龍去脈:

10月24日19時30分左右,成都樹德實驗中學初三學生王某樂在家中陪媽媽吃了晚飯,當時,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異樣。媽媽到廚房收拾碗筷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句“媽媽我愛你”,等媽媽聽到聲音趕到臥室,已不見人影,只看見窗戶開著,窗簾在風中搖擺。

這句話成了這個14歲的男孩子的最後一句話。他從14層的樓房窗戶裡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他留下了兩封遺書,一封是寫給家人的,表達了自己對家人的愛,也考慮了自己的離開給家人造成傷害。對於為什麼死,並沒有說清楚,只是說“孤獨”,“彷彿日子一天比一天還難過了”“很多事方面心裡都十分難受”。

從這份遺書上可以看出,這個孩子是一個非常“陽光”的孩子,“吊兒郎當”“裝神弄鬼”“十分陽光”。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看起來很外向 ,而內裡很壓抑的一個孩子,“翻來覆去的痛哭”“失眠”,充分展示了一個“外強中乾”的孩子的真實狀態。

還有一封遺書是寫給他的一位女同學的。遺書的內容沒有說,只是這位女同學在這個孩子失事的第二天早上,用他的球球登錄,告訴同學們,這個孩子已經離開人世,”我來給大家說清楚,語言暴力真的很傷人“。

那麼,女同學嘴裡的”語言暴力“到底是什麼,這個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呢?在警方沒有公佈之前,我們不好猜測。但是,從女同學的言語之中可以看出,語言暴力在這起事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這件事情怎麼看,我認為:

首先,語言暴力可以致人性命

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三國時諸葛亮罵王朗,硬是把一個十分健康的王司徒罵得當場吐血而亡。語言如刀,刀刀致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暴力的殺傷力可見一斑。

不管是師生之間,還是上下級之間,還是親人之間,應該多一點甜言蜜語,少一點惡語相向。

據說,絕症大部分都是氣出來的。而”氣“,很多時候是來自於語言暴力。

其次,人要鍛鍊自己的抗暴能力

對於受到語言暴力傷害的人,是被動接受者,在很多情況下是無法避免的。那麼,作為受氣包的一方,一定要想辦法去面對,而不是由此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自己必須要學會主宰自己的人生,當受到別人欺負的時候,你應該想到自己應該比他過得更好才是很好的報復,更應該發憤圖強才行,有了這樣的心理,什麼困難都不會害怕的。

語言暴力說它是隻老虎,就是老虎,說它是隻紙老虎就是紙老虎。你不把它當回事,它就什麼也不算,沒有什麼破壞力,只有當你把它當回事,過分的誇大它的作用,它才能起到破壞作用。

對於語言暴力,如果是發生在平輩之間,你完全可以直接懟回去,讓他住口;如果是長輩,你就別把它當回事,然後你發憤圖強了,對方就不會再對你實施語言暴力了。長輩或者老師的語言暴力很多情況下是屬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個時候應該很好的審視自己,是自己的不努力遭來的語言暴力。

第三,對於施暴者而言,請適可而止

就拿該事件中的男孩兒來看,表面看起來很陽光,經得起玩笑,而實際上卻是承受不了的。你以為批評得重一點,可以使他奮發,卻不曾想,你的某一句話正好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時候,說者無心,聽者卻是受不了的。題主說到家長稱老師曾經說這個孩子是”A貨大王“,按說這個真的沒有什麼,又不是抓住他的生理特點進行挖苦,這其實就是師生之間的一種玩笑。說實話,哪個老師沒有給過學生一些貶低性的稱謂?大家樂一樂就過去了,學生一般也不會計較的。

但是,你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不計較。或者某一天,某一句話就起了作用了。所以,這件事情之後,作為老師,一定要謹言慎行才行,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啊。


愛河北人


案例回顧:因為被老師稱作A貨大王,說李忠(化名)整天光鮮亮麗鞋子雙11淘寶99包郵送襪子買的;而另一位某老師罰你從教學樓二樓到五樓一直來回跑。在留給同學的那份遺書中,李忠提到,“那些人永不知道,一字一句都會讓人心裡難受好久好久,那些所謂的語言攻擊,也不過是換了個方式來傷害別人,別人也許是簡簡單單說了一句,卻讓一個人心裡如一把刀刺了一下,那你想,倘若一個班的人都說一句,那麼那個人將會承受多麼大的心理負擔”。

從目前的調查來看,李忠死於自殺。從他和同學的錄音以及遺書來看,主要是受不了別人的語言暴力,尤其是來自老師的。孩子的自殺讓人痛心,也讓人惋惜,更給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敲響警鐘。




不能忽視校園語言暴力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內心脆弱、情緒反覆多變。

如果說體罰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身體上的,那麼語言暴力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就是心理上的。相對於身體上的暴力,心理上的傷害更難去痊癒。尤其是孩子在學校期間遭受到老師的語言暴力,很可能受到來自於同齡人的孤立和嘲笑,對於自尊心強敏感的青春期孩子來說,這是最難忍受的心理傷害。

在我們成人看來,老師可能也就是想教育一下學生,說話帶有諷刺戲謔意味,但是在孩子看來就是一種侮辱。尤其是在同學面前遭到老師的諷刺,會讓孩子覺得非常丟面子,非常想不開。就而久之造成心理抑鬱,結果不是去傷害老師就是傷害自己。

就像我們當地有一個學生經常遭到老師的諷刺和批評,久而久之心裡產生了陰影,有一天趁老師不注意,用刀插向了老師的腰。老師住進了醫院,而孩子被送去治療抑鬱症。



對於青春期孩子的變化,大人要引起重視,予以正確的引導。

不是所有的青春期孩子都對老師的語言暴力反應這麼敏感,這既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也和大人的引導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發現孩子情緒發生反常,大人千萬不要像文中的父母這樣不當回事,孩子可能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內心可能早已經驚濤駭浪。這是家長最應該做的是和孩子聊聊,疏導一下孩子的情緒。必要的情況下進行干預,不能讓孩子一直生活在語言暴力的陰影之下。

對於在學校遭受的老師的語言暴力,孩子一般表現的是非常無助的,也是非常無奈的。如果自身沒有排解的能力,時間久了就會產生抑鬱自卑等情緒,這些情緒都可能導致孩子有自殺傾向。

如果家長及時干預,讓孩子找到心理上的慰藉和依靠,並能正確看待來自於別人的語言傷害,悲劇就會減少到最小的限度。鍛鍊孩子的抗挫能力,讓孩子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家長萬萬不可忽視。



這樣的悲劇不僅僅是因為老師不得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不尊重不愛護,也在於家長對孩子情感的忽視。當然“玻璃心”的孩子,在青春期更容易受到來自心理上的傷害。這必須引起學校和家庭的關注,不要讓類似的悲劇在發生。


軒老師談教育


成都青羊區樹德中學某校區九年級學生,王佳樂,一個在家長和同學眼裡愛說愛笑,愛打籃球的1米7多的14歲大男孩,於10月24日,從家中14樓窗戶上大喊一聲“媽媽,我愛你。”後一躍而下,給家人留下了無盡的痛苦。而死前孩子留下的兩份遺書成了家人尋求造成孩子自殺原因的唯一線索。

兩封遺書,一份寫給自己的家人,文中孩子希望自己的媽媽理解自己的決定,並表達了自己走後對父母和奶奶的擔心,希望家人能儘快走出失去自己的痛苦,另外,文中還透露了自己自殺的原因——”在初中的這幾年內,我彷彿日子一天比一天還難過了……我有多少次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痛哭,失眠、你們都認為我朋友多,其實我多孤獨的,你們以為我十分陽光,其實我在很多事方面心裡十分難受。“短短几句話,足以令人感受到一個14歲孩子的孤獨無助。

而另外一封遺書則交給了一位對他有好感的女生,請她代自己向同學轉達自己的遺願,希望某些人善良點,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請不要再有語言暴力,因為那真的很傷人。由此家人推斷,孩子的死應該和在學校受到學生或老師的語言暴力有關,希望相關部門通過調查給出交代。

小徐老師反反覆覆看了多個此事件的報道,每次讀到孩子的遺書,都禁不住淚流滿面,而那句孩子自殺前大喊的“媽媽,我愛你”更是讓人痛徹心扉。初中不過短短三年,而這孩子才走過兩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就感受不到身邊同學和老師的愛了,到底是誰將孩子的心推向孤獨、傷心、痛苦的無望深淵中去的?

小徐老師常年從事一線教育,在瞭解中學生心理狀態過程中發現,如今的中學生過得真得很痛苦,原因也許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窺出一二:

一、高強度、單一的學習氛圍,讓中學生的生活失去活力和樂趣。

現在的學生活得有多累?成年人哪個可以保持十年寒窗,起五更睡半夜,一天15個小時的高強度的工作量?而我們的小學生,中學生卻每天過著這樣的生活。

小徐老師剛進入教育系統的時候,中學生的學習壓力並不像現在這樣大,所做的題跟現在中學生所做的題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那時候,小徐老師每天給學生們講勵志故事,激勵他們努力學習,考好大學,找好工作。

然而,20年後的今天,小徐老師的雞湯似乎都派不上用場了,因為即使我再怎麼給學生灌雞湯,學生們也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學習,他們一個個就像高速運轉的學習機器,吃飯睡覺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取得第二天更高效的學習動力。他們的生活中除了學習,已別無他物。即使是上體育課,也是訓練體育考試達標的項目,學生想打場籃球都是奢望,這樣單一、乏味的生活,哪裡有什麼活力和樂趣?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陳玫瑾有一句話,曾深深的震撼小徐老師,她說,”一個人每天要做三件完全不一樣的事,他的心理和精神狀態才可以健康,而高強度地每天去做一件單一乏味的事情,這樣的人心理和精神狀態最終只能是崩潰。“想想我們數年如一日,在校上課做題,在家上補習班做題的中小學生們,他們的心理和精神狀態怎麼會健康呢?

二、越來越冷漠的師生、同學關係讓中小學生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小徐老師從教20年,最感遺憾的就是師生關係的疏遠冷淡,前十年,還有學生偷偷地將心裡話說給老師聽,而最近幾年,隨著學習強度越來越大,升學壓力越來越大,老師和學生都成了學習的奴隸,除學習以外的話題不聊,除考試以外的事情不參與,老師甚至沒有了學生掏心掏肺地說說心裡話,溝通一下師生感情的時間,有的只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教育,而正是這樣的教育讓學生一個個對老師關閉了心門。因為他們最想說的話往往與學習無關,往往是老師和家長眼裡的負能量,所以他們寧可孤獨痛苦,也不想聽到老師和家長冠冕堂皇的說辭。

同學之間同樣因為學習強度的加大,少了溝通和玩耍的時間,關係同樣冷淡。而功利化的教育又讓學生的思想淺薄,精神空虛,而低修養的交往必然造成同學關係的冷漠。

三、唯分數論成為老師和家長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往往自我價值感低,看不到獨特自我價值的中學生已然看不到生命的寶貴。

很多輕生的孩子都曾經很要強,都希望在生活中得到來自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肯定,然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往往很難得到這種被人肯定,被人讚揚的榮耀,一旦低自我價值感形成,孩子很難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然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學習生活中,真正被眾星捧月的學霸又有幾個?大多數中學生不過都掙扎在學習不如人、成績不盡人意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罷了。

在這樣極其不健康的學習生活中,如果孩子再遇到幾個生活中的煩心事,比如被老師多次打擊,或者被同學誤會、排擠,或者家庭變故帶來的衝擊等,都有可能將脆弱、敏感的青春期孩子推向絕望的深淵。

再回頭王佳樂的自殺,小徐老師不禁想起最近熱播的電影《少年的你》中同樣經不起校園欺凌和冷漠而跳樓自殺的胡小蝶,臨死前說的那句話:“她們一直在欺負我,你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是啊,教育已畸形如此,為什麼我們不做點什麼?

總之,現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早已不是單一的教育問題了,因為如今的教育方向是家庭和社會價值取向選擇的結果。真希望我們的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可以豐富多彩一點,我們的孩子能多睡一會,晚起一會兒;真希望我們的家庭、社會、學校能給孩子撐起一片天,讓孩子能從繁重的學習中每天剝離出那麼一兩個小時來營造些有情有義的生活,讓孩子的身體和靈魂能得以憩息。


指尖教育帝國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為了確保事件的真實性,老穆特意上網查了一下,“南方都市報”有對此事進行報道。

10月24日晚19時,某中學九年級學生王某家中墜樓身亡。經公安勘查,非刑案,系自殺。

學生王某的姑姑告訴南都記者,聽同學說,老師罵別的同學:

“你身上穿假貨,還炫耀,你跟王某學的嗎?”

據瞭解,王某在遺書中讓他喜歡的一個女孩用QQ發一條說說,內容是“請你們停止語言暴力······”

事件最終的結果,還有待警方和校方的進一步調查,但這件事留給人們的思考,卻沒有結束。

(一)何謂“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譭、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

(二)語言暴力的危害性。

語言暴力,看起來比體罰輕,但它帶給學生的傷害絕不會比體罰小。

【1】語言暴力,對孩子的人格、自尊與尊嚴造成巨大傷害,嚴重摧殘孩子的幼小心靈,不利於心理健康。

【2】老師的語言暴力,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3】老師的語言暴力,容易讓學生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一些不合常規的事情來。

【結束語】老穆忽然想到今年夏天“陝西一男教師辱罵女學生”一案,這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陰影。這樣血淋淋的教訓,為何還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呢?值得我們反思。

孩子成長,拒絕語言暴力!語言暴力的穿透力往往比子彈更具殺傷力,子彈只能給人帶來身體上的傷痛,但語言暴力給人帶來的傷害,不僅僅是心理上的煎熬,更有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你們覺得呢?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悲劇發生在10月24日晚,成都某14歲初中生在家中留下遺書後跳樓自殺,現在媒體普遍反映疑在學校遭受語言暴力,尤其是老師的語言暴力,老師曾在班級稱他為A貨大王,看上去光鮮的很,實際上都是山寨貨,目前教育局已經在調查語言暴力是否屬實。

上面就是這個孩子留下的遺書,我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可以說這個孩子選擇逃避生活的原因並不簡單,是經過反覆思想鬥爭和痛苦煎熬的,很有可能就不是大家想象的造受了老師的語言暴力。學校教育孩子是核心,但不能孩子成的事情,就一定要把這個責任推給老師和學校,如果說學校真的有責任,那也只能是學校沒有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這個14歲的少年遺書看得讓人很心痛,他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不良少年,而是一個懂事,內秀,善良的孩子,不管是學業上還是生活上遇到的壓力他都藏在了心裡,寧可偷偷的哭,也不要讓別人看到他柔弱的一面。正如這個孩子自己所說的,他的內心是異常的孤獨。

對這個家庭的父母來說,關注的可能就是孩子的學習,這個孩子是不是懂禮貌,是不是遵規守紀,但卻從來沒有走進孩子內心的世界。孩子與孩子之間他們是有攀比的,家長從小有沒有給他很好的引導?


如果沒有,孩子將會非常在意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是不是名牌,看到別人穿著名牌的鞋子,名牌的衣服,而自己身上穿的卻是a貨,如果沒人說也就算了,但恰恰就是有人說了,於是孩子心理上就無法承受。而且這種無法承受並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幾年來一直如此,雖然孩子心裡很有想法,但是為了做一個好兒子就一直憋在心裡。

從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來看,我認為也是有瑕疵的。雖然學生的心理脆弱和學校老師沒有直接的關係,當我們校園裡每天發生的語言暴力,肢體暴力屢見不鮮,看到別人穿的是a貨就直接給指出來,對於心理不夠強大的孩子來說,的確是一種傷害,如果老師也參與了的話,可以說也是難辭其咎。


所以,我覺得不管從家庭還是從學校來說,都應該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去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都對孩子過於溺愛和包辦,以至於孩子都沒有獨立和選擇的權利,從小缺乏挫折感,稍微遇到點事兒就開始自暴自棄,可以說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應該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大家覺得這個事情簡單嗎?就僅僅因為是語言暴力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美蛙英語


10月24日晚上7點半,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清波校區的初三一學生在自己房間大喊一聲“媽媽,我愛你”之後,從房間窗戶跳下。

在留給同學的那份遺書中,該男生提到,“那些人永不知道,一字一句都會讓人心裡難受好久好久,那些所謂的語言攻擊,也不過是換了個方式來傷害別人,別人也許是簡簡單單說了一句,卻讓一個人心裡如一把刀刺了一下,那你想,倘若一個班的人都說一句,那麼那個人將會承受多麼大的心理負擔”。

男孩還給自己的母親留下一份遺書,可以看出跳樓不是衝動下的選擇。

每一次悲劇事件的爆發,人們經常把問題的出現歸咎於學校.,其實學校只不過引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在問題。家庭教育的弊端,總會在學校中日益顯露出來。

有的孩子表面張揚,甚至玩世不恭,他們的偽裝總會引起家長誤會,社會誤解,豈不知張揚背後是他們試圖掩飾的脆弱的心靈。

悲劇事件屢屢發生,願這些悲劇能夠刺痛我們的心靈:

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平等溝通,學會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學會及時捕捉孩子的情緒變化。還要讓孩子堅信你們對他的愛,不要對他們寄託似乎遙不可及的期望。

老師:請不要對學生口吐惡言,不要讓自己成為學生的噩夢。如果學生堅信你們的愛,他們不會苛求老師。

同學:學會善良,是你們必須上好的一堂課。年輕人是有犯錯誤的權利,但是如果你的語言成為壓倒對方的一顆稻草,你又怎能良心無悔?


媽咪老師



10月24日晚上七點左右,成都一九年級在家中留下遺書後從家中14樓墜亡,疑在校遭遇語言暴力。10月28日,家長已經向教育局提出申請,要求調查該學生在學校的相關情況。

看著這樣的新聞,作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老師以及母親,我覺得十分揪心。現在的孩子真不知道怎麼了。但是我想,如果僅僅因為老師說“A貨大王”就跳樓自殺,這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確是太差了點兒。

1.徹查此事,還原事情真相。

對於這件事情一定要調查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尋了短見,讓一朵花還沒來得及開放就枯萎了。如果真的是因為在老師那裡遭受了語言暴力,那麼老師是應當受到處分的;如果不是因為老師的原因,也請還老師一個清白,不要讓老師們活得那麼累。

今天我們幾個同事還在討論,現在老師的平均年齡比其他行業要低得多,主要原是因為老師的壓力過大,老師真的成了高危職業。

2.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今天我們學校召開了家長會,政教辦主任結合前段時間發生的幾起案例,講到了家校聯繫的必要性。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到多陪伴,多溝通,讓孩子樂於交流,善於交流。



現在,因為各種壓力以及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很多孩子神經緊繃,心靈脆弱,逆反心理比較嚴重,稍有不如意就尋短見,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起孩子自殺的事情。

3.“A貨大王”算不算語言暴力?

所謂“A貨”就是仿冒品,不知道老師說這句話的背景是什麼?事情的前因後果又是怎樣?

當班主任的我也常常在孩子犯錯時,輕輕牽一下孩子耳朵或臉頰,寵溺地說“你個小懶蟲”“你個壞蛋”,不過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都不怕我,他們知道我這樣是愛他們,並未有真正發火。

結束語:老師累,班主任老師更累,現在不僅僅是工作累,主要是心累,絞盡腦汁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是隨時都與危險相伴!這件事又給老師敲響了警鐘,不摸不打,還不能批評,不能有語言暴力,老師應該拎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