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鋼:走出亦剛亦柔幸福路河南

舞鋼:走出亦剛亦柔幸福路河南

鋼鐵之城“這是鋼與火的故鄉,讓你感受熾烈堅硬和鮮紅;讓你體驗力量雄壯和厚重。”

中國小康網獨家專稿 記者劉源隆

一座以鋼鐵廠命名的城市,鳥巢、三峽、國家大劇院、首都機場……都有它的身影,同時,在民生建設上它展現出至柔至美的一面,這裡就是河南舞鋼。

舞鋼,中國唯一一座以鋼鐵廠命名的城市。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座年輕的城市。

20世紀70年代初,中共中央決定建立國家重要的戰備軍工企業——特厚鋼板鋼鐵聯合企業,生產國家急需的特寬特厚軍用鋼板。經過多次選址,國家第一座特厚鋼板廠最終落戶舞陽縣楊莊公社(今舞鋼市境內)馬鞍山南麓。

1970年10月10日,8萬餘人的建設大軍,在開國少將、時任河南省軍區司令員張樹芝指揮長的指揮下,在從馬鞍山到平頂山八礦、姚孟電廠延綿百公里的中原大地上,展開了轟轟烈烈、氣壯山河的平舞工程大會戰。

“平舞工程大會戰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三線建設’高潮中以興建特厚鋼板廠為主要目的的一次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也是舞鋼市的奠基工程。” 舞鋼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張順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感慨地說道。

就是這樣一座特別“剛”的城市,在近50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濟“剛”而民生“柔”,走出了一條剛柔並濟的幸福之路。

鋼與火賦予城市雄壯與厚重

工程項目稱平(平頂山)舞(陽)工程,平舞工程又稱豫0二工程,是一個冶金聯合企業。據曾經參加過平舞工程會戰的長者回憶,當時的舞鋼就是一片荒山野嶺。沒有宿舍、沒有食堂、沒有浴池,甚至連廁所也沒有。但憑著對祖國建設的一腔熱血,沒有材料,建設者們就地取材蓋“房子”。挖石頭、砌地基,用圓木做柱做梁,用竹竿做檁、做椽;房頂上鋪的是高粱稈和草;四周圍上木頭、糊上黃泥巴做成牆。建設者在工棚裡吃、住、辦公,在工棚裡描繪藍圖。

建設大軍就是在這些簡陋的工棚里居住。當時從院嶺山到馬鞍山沿途20餘公里到處是工棚,甚是壯觀。詩人雷抒雁在《水火之戰——舞鋼賦》中寫道:“這是鋼與火的故鄉,讓你感受熾烈堅硬和鮮紅;讓你體驗力量雄壯和厚重。”

即使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1973年4月舞陽鋼鐵公司成立僅3年,一座依山傍水的鋼城便呈現在世人面前。1978年9月,被譽為中國“軋機之王”的4200mm寬厚板軋機建成投產,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特寬特厚鋼板的歷史。

40多年來舞鋼因特而建、因特而興,奠定了在中國寬厚鋼板行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北京奧運會主場館 ——“鳥巢”,僅外部鋼結構總重就達4.2萬噸,最終都要靠12對V形立柱支撐。專家論證後認為,支柱必須採用強度、低溫韌性和防震三項指標達到國標最高極限的Q460E—Z35鋼。這種鋼,國內從未使用過,而110毫米厚的Q460E—Z35,當時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廠家生產過。

據媒體報道,時任北京奧組委主席、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召集7家國內一流鋼鐵企業一把手到北京,商量鋼材生產問題。“我們可以生產,無需進口!”舞鋼代表表態:“鳥巢”用的所有特種鋼,什麼時候要,我們什麼時候供!

2005年10月,3600噸“鳥巢”用鋼(其中Q460E—Z35共計680噸)全部交貨。事後北京奧組委專門為舞鋼送來錦旗,感謝他們對奧運工程的特殊貢獻。

舞鋼還為三峽工程供應鋼板達12萬噸,佔同類產品工程總用量的80%以上,其中三峽24扇永久船閘閘門製造所用的4萬多噸鋼板全部出自舞鋼。舞鋼研製開發的西氣東輸主幹線用寬厚鋼板打破了日、韓鋼廠在該領域的壟斷,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國內冶金企業建設大型高爐幾乎全部採用舞鋼的高爐爐殼鋼板。在國家大飛機工程、北京首都機場擴建、國家大劇院、央視新臺址、上海盧浦大橋、江蘇潤揚長江大橋以及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國防軍工項目、載人航天事業等領域,舞陽寬厚板均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民生建設至柔至美

平舞工程已經過去40多年,在談起平舞工程會戰的意義時,平頂山市副市長魏建平說:“平舞工程會戰,已經作為一個符號走進了歷史。而歲月積澱的平舞工程會戰精神,卻成為我們奮力前行的不竭動力!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就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的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以蓬勃向上的風貌,燃燒創業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

的確,平舞工程會戰精神一直激勵著舞鋼人,在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征程中,一座“幸福小城”在中原大地上熠熠生輝。

2018年,舞鋼市實施了為城鄉居民免費購買平安家園保險、免費開展重點人群健康體檢、免費供給食用鹽、免費對城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免費對農村居民安裝天然氣等五大惠民行動,不斷提升政府服務的溫度和力度,讓老百姓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對此,舞鋼市委書記陳英傑表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好民生實事,讓民生指標和經濟指標同步上揚。”

此外,旅遊也是舞鋼人幸福道路上的重要抓手。舞鋼市積極探索美麗鄉村、休閒旅遊、生態農業“三位一體”發展新路子,充分挖掘原生態、原產地、原生活的山水資源、人文景觀和農耕文化,實現村莊建設、產業發展和休閒生態協調發展。

按照市場需求,舞鋼市加大旅遊商品的開發力度,研發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內涵的旅遊紀念品,在貧困村建立淘寶網店,將寶劍、山區雜糧、土雞蛋、蜂蜜、核桃等旅遊產品做優做精;在培育規範地方小吃、美食餐飲區,鞏固星級賓館飯店的同時,建設、完善一批經濟適用型飯店,形成高中低檔相結合的接待體系;在旅遊景區,集中建設特色購物街、餐飲街和娛樂中心,完善旅遊服務功能,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實現“遊有看點、住有檔次、行有保障、吃有特色、購有商品、娛有品位”。

近年來,舞鋼市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緊抓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契機,圍繞“打造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發展定位,把全市作為一個大景區規劃建設。

十幾年來,舞鋼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擁有二郎山、燈臺架國家4A級景區2家、祥龍谷3A級景區1家石漫灘國家水利風景區1家。在發展全域旅遊的道路上,舞鋼市堅持“唯一”和“第一”原則,精心培育知名山水生態旅遊品牌,推進景區景點的提檔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科學規劃和包裝設計,舞鋼市形成了多條農業精品旅遊路線,從“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推進旅遊業與農業的全方位對接,不斷豐富著鄉村旅遊的內涵和外延,走出了一條農旅結合的統籌發展之路。

鄉村旅遊最具吸引力的是鄉愁。舞鋼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在八臺鎮泥溝陳等村建設了農耕文化博物館,古泥色的牆壁、茅草覆頂、黃土鋪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村落建築的本來面貌。在這裡,碓、石磨、耕耬犁耙等等一些幾乎全被遺忘的老傢什成就了旅遊創意點,讓眾多遊客流連忘返,在望山看水中憶得起過往、記得住鄉愁。

“發展全域旅遊,是新形勢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抉擇,是旅遊業提質增效的有效手段,是建設富美舞鋼、打造中原明珠的關鍵舉措。通過打造山水生態、鄉村休閒、文化體育、度假養生、紅色革命等旅遊品牌,構建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的全域全業全民發展格局。”舞鋼市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19年11月上旬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