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園情繫兩岸 臺灣農民古勝潭和炎陵龜龍窩茶園的故事

一片茶園情繫兩岸  臺灣農民古勝潭和炎陵龜龍窩茶園的故事

雲上大院內

從臺中市霧峰區,到株洲市炎陵縣,他跨越1700多公里,從47歲到69歲,他用時23年,在海拔1500米的大院農場,建起一個面積1450畝的茶園。

他叫古勝潭,霧峰區農民。

炎陵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小樂說:“兩岸一家親”的故事,在這個茶園上演。

一片園

10月25日,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在長沙開幕。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推廣會上,株洲市3家茶葉企業的負責人先後上臺推介紅茶。因口音獨特,古勝潭格外引人注目。

一片茶園情繫兩岸  臺灣農民古勝潭和炎陵龜龍窩茶園的故事

龜龍窩

古勝潭是在為他的“龜龍窩紅茶”做宣傳。

從23歲到46歲,他在霧峰區種果樹、養家禽,年均純收入有300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67萬元)。他一個朋友在炎陵縣下村鄉種“新世紀梨”,邀請他“入夥”。

1997年12月11日,他從臺中市出發,乘飛機、擠火車、搭客車,兩天後抵達炎陵。考察了多個地方後,他“相中”了風光秀麗、土壤肥厚的大院農場龜龍窩。

他當即將龜龍窩近3000畝荒山租賃下來,接著請人煉山、撩壕等,將其中的1450畝山地開闢成果園,於次年春種下新世紀梨苗。按常理,嫁接的梨苗栽下後第三年就能掛果。沒料到,2000年4月初,陰雨連綿,梨花不能授粉,“只見花開,不見結果”,古勝潭心都涼了一大截。

看到大院農場常年雲霧繚繞,古勝潭請教專家後,決定改種高山茶葉。2001年2月,他將200株“軟枝烏龍”茶苗從霧峰區帶到大院農場,之後又採用扦插的方式繁育苗木。2004年,他把40畝的梨樹挖掉,改種茶苗。7年後,他的茶園“覆蓋”了梨園。2016年4月5日,他成立龜龍窩觀光生態茶園有限責任公司,高山茶企揚帆起航。

炎陵縣到霧峰區路途遙遠。23年間,古勝潭回老家的次數屈指可數,一年多則三四次,少則一兩次。他感慨地說:“起初回去一次要花兩三天,現在有長沙直飛臺北的航班,早晨出發、傍晚到家。”這幾年,他妻子多次來炎陵看他。大院農場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

一條心

10月13日,以“中華同始祖,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己亥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論壇在炎陵縣舉行,古勝潭應邀出席。

一片茶園情繫兩岸  臺灣農民古勝潭和炎陵龜龍窩茶園的故事

神州第一陵——炎帝陵

“對我,對我的茶園,市裡、縣裡、場裡的幹部、專家十分關心,各種幫助、各種支持,一天一夜也說不完。真的是‘兩岸一家親’。”古勝潭說。

羅小樂也說:“對古勝潭的龜龍窩茶園,株洲市、炎陵縣職能部門非常看重,十分關心。”

在他租賃龜龍窩的荒山時,大院農場派專人走村串戶協調關係。梨樹“花而不實”的問題出現後,時任縣農業局副局長羅復權前往調研,認為“大院農場雨水多(年降雨量2294毫米),梨樹花期多是陰雨天,不宜種梨樹”,建議古勝潭改種。

從大院農場場部到龜龍窩,有一條寬3.5米、長8公里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人、車通行困難。2009年,縣農業局擠出45萬元資金,硬化了這條道路。“我拿出25萬元,將其拓寬了0.5米。”古勝潭說。

兩岸一家親,農友心連心。“我與古勝潭是合作關係。近3年,我幫他銷售了價值130萬元的茶葉。”炎陵縣霞陽鎮石子壩村村民龍輝平說。在古勝潭的帶動下,他在中村、十都等鄉鎮新建茶園2200多畝,在炎陵縣城、株洲市區等地開設茶葉專賣店12個。

2014年,龍輝平牽頭向省農業廳(今農業農村廳)申報,為古勝潭爭取到標準茶園建設資金37萬元。2016年9月,龜龍窩茶園獲評“湖南十大最美茶園”。

一家親

喝一口古勝潭泡的紅茶,記者覺得口舌生香。古勝潭樂呵呵地說:“這就是‘龜龍窩紅茶’,它在‘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中,3次榮獲一等獎。”經湖南省紅茶產業發展促進會授權,他的產品可以使用“湖南紅茶”商標。

一片茶園情繫兩岸  臺灣農民古勝潭和炎陵龜龍窩茶園的故事

《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炎陵縣是炎帝神農氏的安寢之地,種茶製茶歷史悠久,唐宋之時即有“茶鄉”之稱,清康熙年間生產的“天堂貢茶”聞名遐邇。但一直以來,茶園面積不大,2000年僅5000畝;茶樹品種不優,均為群體種;茶葉種類單一,只有綠茶。

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鄧臣輝說:“在古勝潭的示範下,炎陵縣的茶業得以轉型升級。”

面積擴大了。炎陵縣山區獨特的小氣候非常適合生產優質茶葉。受古勝潭啟發,該縣種茶者激增,一些貧困村、貧困戶甚至把種茶當作脫貧的新門路,新茶園不斷湧現。到今年10月,全縣茶園總面積增加到1.5萬畝。

品種改良了。看到“軟枝烏龍”長勢旺、芽葉多、產量高,炎陵茶農爭相向古勝潭“討要”苗木,對舊茶園進行改造。目前,全縣茶園的良種率達85%。

茶類豐富了。龜龍窩茶園大面積開採後,古勝潭按季節依次生產綠茶、青茶、紅茶,炎陵茶農紛紛效仿。從此,茶葉種類多了、銷路寬了。

技藝融合了。這些年,古勝潭先後6次從臺灣請來茶葉專家,為炎陵茶農授藝;這些年,湖南省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年均3次到龜龍窩茶園指導。龜龍窩成了兩岸茶業新技術的交流地和實驗園。

羅小樂說:“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一家人就一定要常來往、抱成團、多幫忙。”

一片茶園情繫兩岸  臺灣農民古勝潭和炎陵龜龍窩茶園的故事

來源/株洲日報 記者/鍾聯明 黎世偉 通訊員/張和生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28681062


一片茶園情繫兩岸  臺灣農民古勝潭和炎陵龜龍窩茶園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