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新貌載鄉愁——漢韻名村洛莊

古村新貌載鄉愁

——漢韻名村洛莊

馬建軍

這裡祥瑞氤氳,臥虎藏龍。公元2000年,沉睡千年的漢王陵驚豔亮相,鐘磬合鳴,千古絕唱,名動華夏,成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這裡鍾靈毓秀,名士風流。文武舉人,安邦定國,書香悠遠,文脈綿長。

這裡物華天寶,風物獨特。章丘大蔥,甘甜爽脆,蓊鬱挺拔,狀如梧桐。傾城之戀,俺們山東人,最愛煎餅卷大蔥。

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幸運女神青睞眷顧有加,人民安居樂業,猶如桃源仙境。歷史上,不管匪盜為患,還是兵燹戰亂。冥冥之中此莊總被有意“落下”,人皆以之為奇,口口相傳,遂得立村名“洛莊”,時在洪武年間,歲歷六百餘載。

——題記

古村新貌載鄉愁——漢韻名村洛莊

棗園街道駐地北去一公里許的洛莊村,的確是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

繡源河蜿蜒纏綿如玉帶,越陌度阡,鶯歌燕舞。大站和朱各務兩個水庫似明珠鑲嵌,湖光山色,天光雲影,錦繡如畫屏。水中浮乾坤,美景更良辰。桃花山上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燦爛如錦;豐沛的地熱如薄紗輕盈嫋娜與冉冉升起的朝陽蹁躚起舞,雲蒸霞蔚;赭山赤紅,夕陽斜照,倦鳥歸巢,如夢似幻。遊子心田,漣漪微瀾,鄉愁繾綣。

(一)富裕文明,美麗鄉村

交通發達,路網密佈。鐵路公路,國道省道縣道,條條大路通洛莊。

村口的迎賓大道,寬敞明淨,花團錦簇。文化長廊,鍾兒磬兒鐃兒鈸兒,敲敲打打,好不熱鬧。歷經五百餘年滄桑的古槐,張開雙臂緊緊擁抱,遊子無語凝噎,激動地淚花凝望老樹發新芽。一路百花香伴,綠化硬化美化亮化,心曠神怡。古村新貌,美不勝收。

古村新貌載鄉愁——漢韻名村洛莊

衚衕口,梧桐樹枝葉婆娑,喜上眉梢,有鳳來儀。樹下,石碾散發著幽幽麥香,咿咿呀呀,訴說著鄉愁的味道。

美麗乾淨的街巷,享受天倫之樂的街坊大娘,觸目皆景。康莊大道上吐氣如蘭,每向前走一步,幸福感都會成倍增強。

戶戶出彩,家家美麗,人人幸福。四合院方方正正,陽光明媚,丹桂飄香。嘗一嘗笑咧嘴的石榴,甘甜潤喉。入得廳堂,電器傢俱,一應俱全,整齊有序;觀賞書齋,耕讀傳家,詩書繼世,芝蘭齊芳,翰墨飄香。下得廚房,水電暖齊全,洛莊家家戶戶用上天然氣,做飯取暖。清潔能源高效便捷,讓生活更美,讓水更清天更藍。章丘區使用天然氣第一村,洛莊成為樣板,領風氣之先。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有機果蔬自家栽,土雞笨鵝籠裡逮。捧著煎餅卷大蔥,街坊四鄰笑開懷。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田園牧歌,詩意生活。

來到洗手間,水沖廁所,太陽能熱水器,乾溼分離,潔淨清爽,真衛生,星級水平!據說,廁所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的文明水平。

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到洛莊廣場逛一逛。為了滿足群眾需求,洛莊村竟然有三個廣場,個個高大上,煞是氣派。

編鐘廣場,淳于妙音,鐘鼓皇皇,磬莞將將,降福禳禳。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滌盪心靈。文化櫥窗,觀成就,看發展,熱血沸騰。堅定信念,眾志成城。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廣場,茹古涵今,展示偉大新時代的輝煌成就,抒發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奮鬥築夢小康的激情。

古村新貌載鄉愁——漢韻名村洛莊

你看,廣場上人頭攢動,好戲連臺。春節全村大聯歡,凝心聚力,喜慶盈盈。優美的舞姿跳起來,動聽的歌曲唱起來。載歌載舞慶新春,百姓舞臺展風采;男女老少齊上陣,傾情頌歌新時代。鑼鼓表演《九龍翻身》,漢代舞蹈《風箏誤》,歌曲《最美的歌兒獻給媽媽》、《一壺老酒》、《把酒倒滿》、《為了誰》,廣場舞《紅紅火火中國年》、《一路向北》,少兒舞蹈《快樂崇拜》,呂劇清唱……節目真是豐富多彩,洛莊真是人才濟濟。表演精彩絕倫,掌聲春潮湧動。濃濃的年味,文明祥和的氛圍,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心頭。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瀰漫洛莊的大街小巷。

你聽,歡慶的鑼鼓敲起來了,喜獲豐收後的洛莊村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盛大文藝演出隆重上演了。

鑼鼓《九龍翻身》鏗鏘奮進的鼓點,上下翻飛的紅綢,將人們的激情點燃;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歌曲《咱老百姓》、《我和我的祖國》、《軍港之夜》、《我的軍魂》,或氣勢恢宏或細膩抒情;京劇、呂劇,字正腔圓,情節跌宕,寓教於樂,沁人心脾;民族舞活力四射,古典舞端莊優雅,葫蘆絲獨奏宛轉悠揚;全村千人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將慶祝推向高潮。所有節目內容積極健康向上,都是由本村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家通過熱情的鑼鼓、歡快的歌聲、優美的舞姿,訴說著家國情、中國夢,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近年來,洛莊村深入挖掘洛莊漢墓的漢文化底蘊,群眾文化生活碩果累累:排練漢代舞《風箏誤》,鑼鼓表演、舞龍舞獅等傳統節目,積極開展廣場舞、體育比賽等文娛活動,並邀請區老年大學的學員進行書法交流活動。文化活動的繁榮,豐富了村民業餘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質,極大地滿足了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夜幕降臨,華燈璀璨,健身廣場,生龍活虎。老老少少,做著各自喜歡的健身活動,大家懂得,健康生活,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暢快淋漓,揮汗如雨,我運動,我健康,我健康,我快樂。幸福的汗水,分外甘甜。

環境美,生態美,生活美,精神美……大美洛莊,怎一個美字了得!

古村新貌載鄉愁——漢韻名村洛莊

(二)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環境整治,三大堆,拆違拆臨,美麗鄉村提升……誰帶頭吃虧吃苦,黨員;鄉村振興,出彩人家建設,旱改廁,天然氣入戶……誰擔當奉獻,黨員。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個黨員都是先鋒模範。村兩委班子帶領全體黨員,毫不利己,全心全意為村民幹實事謀福利,群眾心悅誠服堅決擁護。全村上下凝心聚力,擼起袖子加油幹,逐夢小康。美麗鄉村日新月異,鄉村振興如火如荼。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洛莊兩委班子,深入挖掘漢文化底蘊,寫好傳承與開發大文章,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多措並舉,通過組織建設、陣地建設、隊伍建設、實踐活動,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向美,共建鄉村文明,成效顯著。

古村新貌載鄉愁——漢韻名村洛莊

一是加強組織和陣地建設。成立了洛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村支部書記擔任站長,村委成員擔任專職管理員,確保將本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到實處。依託茹古涵今廣場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廣場,整合道德講堂、文化大院、農家書屋、書畫室、健身活動室、村史館、檔案室等基層陣地,形成固定的活動場所,配套完善活動設施,突出文明實踐功能,真正實現“一箇中心,一個主題,多種使用”。

二是完善隊伍建設。成立了黨員志願隊、巾幗志願隊、民生服務隊、紅白理事會,並把村裡的文化人才、“五老”人員組織起來,建立起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制定活動課程安排,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三是踐行實踐活動。組織志願者隊伍開展政策宣講、助老扶困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村裡落地開花;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善行義舉四德榜,積極開展“道德模範”、“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出彩人家”評比活動;圍繞“出彩人家”創建工作,邀請區婦聯、家政公司工作人員授課培訓;緊緊圍繞洛莊漢墓的漢文化底蘊,排練漢代舞《風箏誤》,鑼鼓表演、舞龍舞獅等傳統節目,積極開展廣場舞、體育比賽等文娛活動,並邀請區老年大學的學員進行書法交流活動,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積極收集整理家風、家訓、家規,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傳播正能量,帶動鄉村社會風氣不斷改善,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向美。

古村新貌載鄉愁——漢韻名村洛莊

走一走,看一看。洛莊的美,從外到內的美。洛莊人,真正美在心裡,心裡美。

美麗的洛莊人,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團結互助,精益求精,追求遠大。

美麗的洛莊村,美麗鄉村,富裕文明,綠色發展,齊魯樣板,遐邇聞名。

(三)幹群同心,築夢小康

鄉村振興,組織保障,產業支撐。產業興旺,組織動能,黨建引領。洛莊村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規劃突出漢文化特色,精心打造“漢韻名村,陌上瑰寶”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成功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村,文化活村”的新路子。

走進新時代,圓夢小康,洛莊人懂得,實施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支撐。

據瞭解,洛莊村下步將圍繞“產業發展”,圍繞漢文化底蘊做文章,精心挖掘培育漢文化、飲食文化,將餐飲業與漢文化緊密融合,盤活村西建設用地,打造穿漢服、品漢菜、講漢朝故事的“漢文化一條街”;對村內耕地進行流轉,著力打造融文化產業、現代農事體驗於一體的文化生態農業體系。投資350萬元,流轉土地60畝,與山東田立方合作,發展現代農業。同時,發展生態農場、觀光采摘,舉辦農事節慶活動等;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發展壯大洛莊旅遊製品有限公司,提升品質,創立品牌,打造精品。

古村新貌載鄉愁——漢韻名村洛莊

洛莊村,黨建引領,幹群同心。多措並舉,多管齊下,開拓創新,振興產業,富民強村,築夢小康。

洛莊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真正實現了生活美,生產美,生態美。洛莊村,不愧是漢韻名村,陌上瑰寶;洛莊村,不愧是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走過街巷,走過廣場,走過荷塘,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告別古槐,告別石碾,告別淳于,一襲花香,迎賓大道,漸行漸遠。是誰佇立村口,依依不捨,不停揮手,聲聲呼喚乳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