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一個女皇兩種表述,恰好是女權主義的兩個不同版本

葉卡捷琳娜:一個女皇兩種表述,恰好是女權主義的兩個不同版本

10月可謂是“女皇月”。10月初,SKY與HBO聯合制作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先後於英美播出,10月底俄版《葉卡捷琳娜大帝第三季》也放送了首集。這一次,70多歲的英國女王專業戶海倫·米倫要如何演繹33歲登基的俄國女皇呢?

真·大女主的劇本

“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這位與彼得大帝齊名的俄國女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凱瑟琳二世),一手建立了橫跨歐亞美三洲的龐大帝國。卓越的政績與弒夫奪位(之疑)、撲朔的情史與宮廷鬥爭,歐美戲劇對她故事的熱愛程度大概堪比國產影視對武則天故事的改編熱情。

文藝作品與時代互為腳註。這是一個大女主題材氾濫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大女主稀缺的時代。

批量生產的大女主爽劇定時向市場輸出爆款,“黑化”後一路開掛的她們,小白花變霸王花,從女人修煉成女皇……復仇、虐渣的情節驅動的燃點與爆點總是能第一時間抓住需要強情節刺激的觀眾們。塗上紅唇,拉長眼線,一襲“戰裙”加身,大女主劇情的進度條便已讀80%,敘事的濃墨重彩總是集中在她們的前半生。當權力性別為女時,她們的野心與宏圖大略往往被無視,曲折地呈現為一段又一段以男人為中介的僭越史——通過他們或是為了他們,女人的慾望才能合法化,所以說大女主題材盛產的年代裡,真正的大女主卻同時是缺席的。

叶卡捷琳娜:一个女皇两种表述,恰好是女权主义的两个不同版本

在這一點上,不做皇妃做大帝的凱瑟琳,拿的當然是真·大女主的劇本:普魯士的少女索菲亞被選為皇位繼承人的未婚妻來到俄國,婚姻的不幸使深宮的小媳婦“升級”成伏爾泰口中“歐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學習俄語、皈依東正教、改名為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芙娜,她用了十年時間成為俄國人。把禁衛軍首領奧爾洛夫培養成情人,發動政變廢除丈夫彼得三世。在她統治期間,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將大片領土納入囊中,對土耳其作戰,三次參與瓜分波蘭,至此俄國的領土擴大了三倍。熟讀大量哲學書籍的她曾對啟蒙文化如痴如醉,支持發展藝術與哲學。最終成為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俄版vs英美版:女權主義的兩個版本

那麼,問題的關鍵便在於各家如何去演繹如此精彩又彪悍的人生。不同於紀錄片,除去記錄歷史,劇作同時還是意識形態的“暗箱”。講述女皇崛起的俄版《葉卡捷琳娜大帝》在前,且已有不俗的成績與口碑,同名的英劇則有意地選擇反打出自己的手牌:

直接將劇情對準了女帝登上帝位之後的後半生,不去為她的“黑化”蓄力和鋪墊。因而她的形象也不再是一個層層苦衷之下被動選擇和成長的“小白兔”,而是一個從不掩飾對權力慾望的君主。甚至不以年齡外貌上的相近去挑選演員,冒險地讓70多歲的海倫·米倫嘗試出演。省去了大量前史,只有短短四集的限定劇,聚焦於凱瑟琳和大將波將金之間所建立的獨特而忠誠的關係,HBO將其概括為“講述關於痴迷的愛戀的故事”。以深刻的愛去抵抗宮廷權力與陰謀的故事,同時重新定義真愛:“激發彼此創造歷史”。

叶卡捷琳娜:一个女皇两种表述,恰好是女权主义的两个不同版本

俄版《葉卡捷琳娜大帝》

在這種對照之下,兩版故事恰成為當下有關女權的理解的兩個典型文本。如果說俄版是一個“傳統女權”的故事:呈現女性所面對的種種問題與困境,最終以男權的邏輯去解決——以你的手段戰勝你,女皇權傾歐洲的想象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權力制高點的無情與殘酷——故事的邏輯最終被無縫地縫合於男性統治的大歷史當中。

英美版則是一個更“時尚”版的“女權”:由人所共有的困境入手,而以女性化的解決手法破題:女皇極盡浪漫的一段親密關係與她的事業互相成就,做君王也要情愛,裙下之臣同時還是她的知音愛侶,她的“利用”不需避忌。她既不矛盾也不“撕裂”,因為,“利用”是真的,愛情也是真的。

叶卡捷琳娜:一个女皇两种表述,恰好是女权主义的两个不同版本

“傳統女權”的故事往往苛刻地要求大女主要單打獨鬥以證明能力,推至極端便是要斷情絕愛、耽於情愛便被視為是墮落的象徵,殊不知這正是男權邏輯的陷阱:貶低一切“女性特質”,將情感驅逐出統治的帝國。當下更“時髦”一些的“女性主義”則回到波伏娃所說的敢於直面感情、讓愛從致命的危險變為生命之源,“女人能在她的力量中去愛,而不是在虛弱中去愛,不是用愛去逃避,而是用愛去找到自己,不是在愛中放棄自我,而是在愛中確認自我”。

歷史正統下的另一重文本

所以說,英美版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儘管“節選”的盡是“不主流花邊”,而非正統的教科書式功勳歷史劇,多是她被禁止的愛情甚至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但這顯然是更具“當下性”的一個“成人故事”。區別於俄版畫面明亮的夢幻油畫質感,英美版的《葉卡捷琳娜大帝》本質上並不是一個“爽劇”,風格上的灰度與晦暗,劇中的女皇永遠不是一個修煉的刀槍不入的完美贏家。

她有慾望:“男人想要權力,他們喜歡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女人同樣想要,不同的是一切皆在我的掌控中,我擁有權力”;她直言了諸多大女主劇來來回回也不敢說出的安全感焦慮,“全心交付太冒險了,你毫不設防,突然只能仰賴他人的仁慈”;她終生在母親的“陰影”中,討厭母親的貪心與自私但似乎無可避免地刻上了她的影子。

直接有直接的好處,當女皇把這些缺陷與弱點直接晾在波將金與觀眾的面前,反而成就了她的強大——武裝完美的“強”渾身是刺,但這樣的鋒芒有時也會刻穿她的肉。海倫飾演的凱瑟琳,在遇到真愛波將金後引發了自己的恐懼,但她最終在走近波將金的過程中學會了“妥協”,明白了真正的勇敢是:愛一個人,賦予他/她權力,成為一帆風順盡在掌握的人生中那個不可控的變量,接受那個風險。

叶卡捷琳娜:一个女皇两种表述,恰好是女权主义的两个不同版本

儘管海倫的年紀被許多觀眾詬病難以演繹出33歲時女皇的風姿,但極端地來說,正是剝離了年輕美貌的誘惑與附加加持,她的每一個眼神甚至皺紋,她的絕對自信都更好地演出了女皇的從容與駕輕就熟。就這樣,沒有使用宏大敘事,而是“帝王不過是普通人在做不平凡的事”,作為個人化的感情敘事與集體化的歷史選擇得以並存。在劇集結尾,這一版的《葉卡捷琳娜大帝》選擇相信軼聞中“女皇與波將金結婚”這一故事,他們相信真愛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無論後世如何詮釋。

當然,該劇仍存在一些爭議之處,比如非常套路的“英美劇味兒”的政治家論調,將凱瑟琳對於俄國文化與情感上的深層認同處理為“政治家的遊戲”:她認為“當權者必須學會犯罪”。再如演員與角色之間巨大年紀差帶來的些許“違和感”,或者“在愛情戲裡插歷史”、過於兒女情長的詬病……但重要的不是故事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故事的年代。

對於經典文本的每一次講述都必然不可避免地帶上時代的印記,而開放對於歷史人物的闡釋權、如何去演繹,其本身或許也構成了另一層重要的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