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死前卻連兒子一面都沒見,群臣上書罷免兒子

相比較祖宗基業來說,南宋王朝的疆域削減了近一倍,東至淮河中流,西至大散關一帶,北部區域劃歸金朝,南部區域留給南宋王朝。與其說南宋王朝秉承王祚,倒不如說是一個苟且偷安的江南政權,不僅交納金朝的歲幣大幅度增加,更是卑躬屈膝到令後世王朝大加批判的程度。

宋高宗趙構和丞相秦檜狼狽為奸,當宋軍聯合淪陷區義軍連續取得幾次勝利之後,兩人將其當作談判籌碼,厚顏無恥地主動要求議和。伴隨著金朝高層方面的鬆動,趙構和秦檜喜不自勝地自拔羽翼,將主戰派大臣殺的殺、貶謫的貶謫,尤其是鋒芒畢露的岳飛父子,明明是傑出的抗金名將之一,卻最終落得個冤死屈死的下場。

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死前卻連兒子一面都沒見,群臣上書罷免兒子

南宋百姓對嶽鵬舉的死深感痛惜,以至於千年後的鄂王廟裡,秦檜及其夫人的跪像仍舊兩頰烏黑,來往的遊客必要狠狠地扇秦檜夫婦一個耳光。有人說,岳飛死早了,他應該避其鋒芒,靜等一位仁君上位,這話的確有一定道理,因為自宋高宗之後的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被譽為南宋王朝政績最突出的皇帝。

孝宗上臺後,第一時間給岳飛平反,其後對岳飛之子嶽霖賜官安撫,從某種角度來看,有意北伐的孝宗是在拿影響力最大的岳飛當作點燃北伐氣氛的“汽油彈”。不論孝宗的立意怎樣,南宋總歸是還了精忠報國的岳飛一個公道,他不斷打壓主和派大臣,重新提拔重用主戰派人士,一心想要恢復中原。

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死前卻連兒子一面都沒見,群臣上書罷免兒子

讀《宋史》的時候,腦袋裡突然冒出一種想法,倘若將孝宗和高宗調換過來,把握抗金的最佳時機,戰爭走向結果還未可知。孝宗繼位之初,當年的“中興四將”早已化為泥土,賢主遇不到良臣,這大概是南宋王朝的運氣不好吧。

宋孝宗在位時,南宋朝廷達到巔峰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江南又被稱作魚米之鄉,漁業經濟發展空前迅猛,這還真應了南宋詩人林升的一句話:“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百姓逐漸失去了對山河故土的牽掛,北方淪陷區的百姓苦苦等待、翹首以盼,儘管孝宗大力扶持主戰派,極力排斥主和派,依舊難以改變“朝中無人”的現實。此時的主戰派能臣寥寥無幾,剩下的不是精明投機者就是庸庸碌碌之輩,孝宗硬著頭皮來了一次“隆興北伐”,結果可想而知,拋卻將帥失和、貽誤戰機的因素,離不開宋孝宗對於抗金北伐的草率行事。

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死前卻連兒子一面都沒見,群臣上書罷免兒子

隆興北伐失敗後,孝宗的雄心壯志受到重大打擊,心灰意冷的孝宗轉而傾向內政,將國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時間並不會撫平傷口,北伐一事常年使得孝宗心裡隱隱作痛,尤其是在與金使議和時,金朝要求宋孝宗站起來接受詔書,不由得讓孝宗倍感屈辱。隆興和議過後,孝宗勉強接受了和金朝相安無事的局面,將主要精力轉移到朝堂內事上來,哪知孝宗最糟心的事情還不止這些。

1187年,活了81歲的高宗趙構去世,悲痛欲絕的孝宗感慨養父的撫育之恩,表示要為高宗守孝三年,趙構的離世無疑再次給孝宗精神重創,不論歷史給予趙構什麼樣的評價,單就孝宗而言,趙構欽點他為皇太子,已經是天大的恩寵。

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死前卻連兒子一面都沒見,群臣上書罷免兒子

1189年,孝宗趙奢不顧群臣反對,執意將帝位禪讓給皇太子趙惇,自己繼續為養父守孝,誰成想這個決定影響了孝宗的後半生。父母是孩子言傳身教的榜樣,按理說孝宗不眠不休侍養高宗的孝行,理應得到光宗的敬佩和學習,可光宗似乎並沒有完全繼承孝宗的基因。

首先是孝宗和兒媳李鳳孃的關係緊張,體弱多病的光宗性格上怯懦膽小、沒有主見,許多事要依靠皇后李鳳娘來處理。偏偏李鳳娘沒有武則天的氣魄,對政事方面十分不感冒,唯一的興趣就是給孃家人多撈好處,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早在趙惇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太子妃李鳳孃的風評就比較差,起初孝宗訓斥的時候,李鳳娘還能勉強迎合著,到後來孝宗禪位的時候,李鳳娘隱忍多年的潑辣性格再一次爆發。

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死前卻連兒子一面都沒見,群臣上書罷免兒子

談及李鳳孃的狠毒善妒,光宗在這方面最有發言權,一次他在洗手的時候,無意間瞥見旁邊端盆的宮女,有著白皙粉嫩的一雙手,於是情不自禁地說了一聲好。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光宗用膳的時候,李鳳娘授意內臣將一雙鮮血淋漓的手端了上來,嚇得光宗魂飛魄散,本就羸弱體虛的光宗自此大病一場,再也不敢輕易誇讚其他女人,李鳳娘由此獨霸後宮。

孝宗深知李鳳娘驕橫善妒,且光宗唯一子嗣嘉王趙擴,看起來沒有半點天子威儀,因此孝宗將目光放到次子趙愷的身上,與懦弱無能的趙擴相比,趙愷之子嘉國公趙抦則看起來頗有帝王之相。後來的事實證明,孝宗並沒有看走眼,光宗和寧宗父子二人昏庸無能,成功將南宋僅有的家底揮霍一空。

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死前卻連兒子一面都沒見,群臣上書罷免兒子

李鳳娘清楚孝宗的意圖,當初立光宗趙惇的時候也是推三阻四,要不是丞相虞允文再三上奏,恐怕也輪不到光宗上位。李鳳娘把孝宗的意圖告知給光宗,並添油加醋地進獻讒言,佯稱孝宗想要廢黜光宗的帝位,以此離間父子關係。

底氣不足的光宗生怕父親對自己下狠手,從而聽從李鳳孃的讒言,常年不去孝宗寢宮裡覲見問安,思子心切的孝宗屢次召光宗前來,但矇在鼓裡的光宗總是以“國事繁忙”的藉口推辭。

等到孝宗臥病在床的時候,看不下去的群臣上奏要求光宗去看望一下孝宗,可畏懼李鳳孃的光宗拒絕了,哪怕孝宗撒手人寰,光宗也沒有盡到孝道。南宋時期理學發展趨於完善,連帝王都不重視孝道,還怎麼去教化民眾?越想越氣的群臣將奏摺直接投給了太皇太后,即高宗妻子吳氏,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師出有名的宋臣逼迫光宗將帝位交接給了太子趙擴。

這次群發性質的內禪深深地刺激到了光宗,晚年的光宗精神失常,時而痛哭流涕、仰天長嘯,但一想到至死都沒能閉上眼的孝宗,又覺得光宗是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