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高僧論肉,當場寫下一首吃肉詩,肥而不膩,高僧不得不服氣

蘇軾與高僧論肉,當場寫下一首吃肉詩,肥而不膩,高僧不得不服氣

蘇軾與高僧論肉,當場寫下一首吃肉詩,肥而不膩,高僧不得不服氣

蘇軾是天下聞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舉世皆知的大吃貨,祖籍四川眉山的他,自小就與淡水魚、豬肉等川菜名品鮮嫩相歡,母親程氏又是一位出色的烹飪師,因此可以說,蘇軾與美食的緣分是難解難分的。蘇軾不僅好吃,還好與人談論,甚至色空不分,竟與一位得道高僧論起了肉來,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北宋熙寧六年,蘇軾出任杭州通判,新官上任即開始境內視政。巡至於潛縣,蘇軾聽聞縣南有座寂照寺,寺內有名勝綠筠軒,清淨幽雅,因此便欣然前往。寂照寺有位高僧名為慧覺,陪同蘇軾一起遊賞,可不知怎的,蘇軾就為慧覺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吃肉詩。

蘇軾與高僧論肉,當場寫下一首吃肉詩,肥而不膩,高僧不得不服氣

《於潛僧綠筠軒》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這首詩頗有風采。何為風采?所謂大俗大雅、肥而不膩也。和高僧討論吃肉,那不等同於和無業遊民炫耀工資麼?然而蘇軾並非直戳慧覺痛處,他是以大俗之言講大雅之理,猶如肉肥而不膩一般。而且乍看之下,此詩更像是打油之作,然而細究起來,卻可見文采波瀾之處,可謂句句有隱言,句句有玄機。

蘇軾與高僧論肉,當場寫下一首吃肉詩,肥而不膩,高僧不得不服氣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晉書》記載,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生性高雅,十分嗜竹,不管到哪裡身邊都少不了竹子。一次他寓居一座空宅之中,便馬上令人種竹,有人不解,認為這是潔癖症,而王徽之回道:"何可一日無此君!"言外之意,不可一日無氣節。

綠筠軒以竹點綴風景,蘇軾見此情景便想到了這一典故。王徽之是風采卓絕的代表,蘇軾藉此來暗指慧覺同樣是超凡脫俗,把慧覺好好地給誇獎了一番。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讀到這一句,不得不說蘇軾慫了,因為他以前寫的句子可不是這樣的!

蘇軾與高僧論肉,當場寫下一首吃肉詩,肥而不膩,高僧不得不服氣

蘇軾曾寫過一首無題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吃一盤竹筍燜豬肉,既不庸俗也保證了營養,兩全其美。然而當蘇軾面對高僧慧覺之時,卻只能說沒有營養可以補,可一旦入俗那就無藥可救了,再不提竹筍燜肉的事兒。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有人不同意蘇軾前面說的話,因此便嘲笑之:高雅是高雅,但有點痴呆啊?意思是說,原則未免堅持得太過了吧,仿若不知變通。而"旁人"的這一句"似高還似痴"恰恰就顯示了迂腐和世故,因為他們的評論模稜兩可,既有貶低卻不敢全貶,總得含有褒揚。這與蘇軾、慧覺這種有氣節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蘇軾與高僧論肉,當場寫下一首吃肉詩,肥而不膩,高僧不得不服氣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曹丕的《與吳質書》中有句子:"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你從屠宰場走過,雖然吃不到肉,但動兩下嘴巴子也感到滿足。"揚州鶴"也是一個典故,語出《殷芸小說》:有客相從,各言志向,有說想當揚州刺史的,有說想要一夜暴富的,有說想騎鶴上天成仙的。另外一人卻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就是說,權力、金錢、成仙三者兼得。

"此君"是竹子,蘇軾是說如果對著竹子大嚼肉,想要既不俗又不瘦,那麼這就像揚州鶴一樣,高節的人不吃肉,吃肉的人無法高節,兩者不可兼得。蘇軾以肉與竹為高僧寫詩,這本身就是一種大膽之為,不過他憑藉犀利瀟灑的文筆,玄之又玄的迴繞,使高僧也不得不服,或許這就是詩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