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衍的首秀,佔據天時地利,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

ヅ埖兒睡


百家爭鳴的時代自然有縱橫家的身影,以往我們或許認為與張儀交手的都是蘇秦,然而我們讀歷史時候會發現有時候在這方面的記載會很模糊:

  1. 首先是兩人出仕的時間點根本無法準確的對上,張儀活躍在秦惠文王時代,而蘇秦則是在秦昭襄王時代開始展露頭角。
  2. 其次兩人根本從未交過手,張儀死時,蘇秦才剛剛出仕,又何以說兩人是同門師兄弟呢?

那麼在同一時代和張儀交手的人究竟是誰呢?很大程度上張儀同時代的對手則是公孫衍,戰國時期另一個縱橫家傑出的代表。公元前317年,魏相公孫衍憑藉其三寸之舌遊說各國君王攻秦,最終韓、趙、魏、楚、燕同意加入了合縱攻秦會盟,由此戰國長達數十年的合縱攻秦之戰由此轟轟烈烈開始了。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由弱變強,然而就算是強大的秦國也不可能做到以一敵六,就算是秦始皇時期的秦國都只能採用各個擊破,更遑論秦惠文王時期剛剛有起色的秦國了,同時公孫衍還說服了大秦西邊的義渠對秦國進行夾擊,可以說第一次合縱攻秦之戰秦國隨時面臨著亡國之危。

正所謂“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不易折”,可是擰在一起的六國聯軍其結果令人大跌眼鏡:修魚之戰秦軍大破聯軍,韓、趙、魏三國被斬首八萬,也意味著第一次合縱攻秦的失敗。那麼五國聯軍何以會遭受到如此慘敗呢?

秦國函谷關,聯軍永遠的噩夢,秦國靠其傲然於諸國之中

我們都知道秦國能夠一統六國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秦國關中古稱四塞之國,四周都被群山所圍繞著,然而關中平原卻是沃野千里,這得天獨厚的地理讓秦國做到了進可攻,退可守。


而六國聯軍想要突破秦國自然是不可能翻越包圍秦國的高山的,當時想要進攻秦國只有三條路可走:

  1. 自函谷關進攻秦國;
  2. 從楚國的武關進攻秦國;
  3. 趙武靈王所設想的翻越山脈直插秦國腹地。
然而下面兩條道路在當時都是不切實際的,因而聯軍進攻秦國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故只能走秦國函谷關。

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到,函谷關的地理位置不可謂不險要,聯軍雖然勢大,可是這龐大的兵力兵力在大自然面前根本算不了什麼,聯軍固然人多,可是在這狹窄的關口面前其根本就施展不開,而反觀秦國這邊呢?只需要一萬人就可以抵擋得住聯軍十餘萬大軍的連翻進攻,真可謂是“一夫莫當,萬夫莫開”。

聯軍想要攻破這關口只有靠人海戰術往上堆,或者就如齊將匡章一般,以拖延的方法拖的秦國主動放棄函谷關得天獨厚的地理。


人心不齊,導致五國半途而廢

在當時雖然有五國同意加入攻伐秦國的大潮流之中,可是他們的目的是相同的嗎?人與人之間尚且可以為了利益而大打出手,更何況是國與國之間呢?各國伐秦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一旦伐秦不能兼顧自己利益上的驅使,那麼這聯盟自然而然的就不攻自破了。這其中最明顯的則就是楚,燕兩國:

  1. 燕國:在當時交通全靠走,火車未普及的時代,燕國到秦國的距離不可謂不遠,一個是在現今我國的最東北邊,另一個則是靠近大西北,其幾乎橫跨幾個時區。那麼對於燕國來說就算合縱攻秦勝利了他能得到什麼好處呢?土地?遠離燕國本土得到了怎麼派軍駐守,就算派軍駐守以燕國的國力能夠守得住這孤軍之地嗎?周圍都是狼子野心的虎狼之國。財物糧食?燕國本就是勞師遠征,之後獲得了糧食又如何能夠彌補這次的損失呢?因而合縱攻秦對於燕國而已是一筆鉅虧的買賣。
  2. 楚國:在當時秦楚關係尚可維持,楚懷王其人雖然對於楚國有較大貢獻,然而其本身是一個“重小利而輕大義之人”。這從他以後的一系列的舉動之中就可以看出,對於楚國而言當時的情況和燕國有所相同:在巴蜀之地未還沒有歸秦國以前,楚國和秦國實際交壤的地方並不多,對於楚國而言其本身就是為了利用而結成的同盟,一旦他沒有得到與自身相關的利益,楚國隨時會退出聯盟。

因而秦相張儀則採用了分化瓦解的動作讓楚燕兩國退出了聯軍,一下子五國聯軍變成了三國聯軍。而剩下的三國聯軍之中,韓趙早已衰落,其戰鬥力與秦國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趙國雖然屬於後起之秀,可是其當時還沒有胡服騎射。故而三國聯軍雖然尚有十餘萬軍隊,可是沒有了強大的楚國做支撐,對付已經跌落下神壇的三晉其自然是手到擒來,“修魚之戰”秦國斬首八萬聯軍。

收拾完了東邊秦國再收拾秦國背後的義渠,故第一次合縱攻秦宣告瓦解。

事態後續發展

合縱攻秦之戰以秦國全面勝利而告終,可是明君會在這件事情上吸取教訓,而這次事件則打醒了兩個人:

  • 趙武靈王:合縱攻秦讓他看到了變法大成後強大的秦國,修魚之戰雖然趙軍慘敗,不過這並沒有讓趙武靈王自暴自棄。在見識到了兩者之間的差距後,他轉而思考出了另一條戰略規劃的道路:向北發展,攻佔胡人的地盤,學習胡人優勢,開始大規模胡服騎射。
  • 秦惠文王:認識到了秦國雖然變法大成,可是其底蘊仍有不足,一旦秦國再一次碰到這樣的情況那麼其還能再一次轉危為安嗎?因而在這之後秦惠文王也暫時性放棄了東出規劃:北攻義渠,南下巴蜀,以及重用張儀開始其連橫破合縱的戰略。

小閔學歷史


公孫衍,戰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歷史上首個合縱家。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失敗,是敗給了自已。我們都知道商鞅變法,使秦國快速強大了起來,遠超其他六國。商鞅死後,秦惠王任命公孫衍為秦國大良造。商鞅雖然死了,但他變革的法令卻一直對秦國有極積的作用,公孫衍極力主張大舉進攻魏國,秦惠王聽從了他的建議,對魏國的陰晉發動猛烈攻擊,魏國抵擋不住,只好割地求和。

陰晉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華陰,陰晉是入駐中原的重要門戶,被割讓給了秦國。從此,秦國掌握了河西之地,進可攻,退可守。為後來抵禦五國合縱攻秦佔據了極據優勢地理環境。而這一切都是公孫衍一手促成。所以說: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是敗給了自己。

二,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為何失敗?因為他遇到了平身最大的對手,也是一輩子的對手張儀。張儀與公孫衍一樣都出身於魏國。張儀也是著名的軍事家,連橫家,兩人誰都不服誰,公孫衍那時本該一鼓作氣拿下魏國,但在收受了魏國的大量錢財後,建議秦惠王改攻其他國家,張儀此時在魏國,他趕到秦國,向秦惠王告知了公孫衍受賄的事情。公孫衍被迫離開了秦國,到魏國做了大將軍。正是這樣,才有了公孫衍開始合縱其他國家聯合攻秦的壯舉,但都被張儀破壞,加上公孫衍以前自已幫秦國奪得了入駐中原的咽喉之地:河西。所以雖然狠狠打擊了秦國,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三,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失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雖然是五國合縱,但實際出兵的只有三個國家,其餘兩國由於張儀的干涉,只作觀望壯態,並未出兵,各國君王互相之間也有防備,一點都不團結,所以最後失敗了。

公孫衍合縱攻秦雖然失敗,但他是首位開始使用合縱之法,聯合多數國家合圍一個國家。在後世歷史上有很大借鑑作用,而在當時也聯合其他國家狠狠打擊了秦國。使戰國曆史記錄上多了合縱連橫的壯舉記錄。他的功勞是不可抹滅的。


重慶李凌雲



明妮793


公孫衍,魏國人,在秦惠文王時期擔任秦國大良造,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公孫衍也沒有愧對這個官職,先是強攻魏國使其被迫割讓陰晉之地,又攻佔魏河西之地,俘虜魏國大將龍賈,徹底打通了秦國通往中原之路,為秦國東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那麼大家可能要問了,公孫衍既然幫助秦國立下汗馬功勞,又為什麼跑去合縱伐秦了呢?

張儀相秦,公孫衍跑魏

這時候就得提到我們的第二位主人公,張儀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秦國只需要一個縱橫家就足夠了,而恰恰公孫衍此人人品不咋的,被魏國一賄賂就心動了,居然建議秦王停止攻打魏國,轉身去攻打遊牧民族。於是,在張儀的提點下,秦惠文王如夢初醒,而公孫衍也沒臉再呆下去,只好跑去魏國。而秦國強大,魏國弱小,想要報復張儀,公孫衍就得聯合諸國之力一起討伐秦國。於是便有了公孫衍的五國合縱運動。

人心不齊,導致合縱難

由於各國之間連年征戰,積怨已久。即便是有了共同的利益暫時聯合在一起,卻也是各自心懷鬼胎,唯恐被其他國家給坑了。以楚國為例。

杜赫謂昭陽曰:“凡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來,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無聽惠施,而陰使人以請聽秦。”——《戰國策·楚策三》

大概意思就是五國相約伐秦,魏國想要講和,便派惠施到楚國去。而楚國杜赫則認為,如果由楚國出面去講和,秦國就會認為楚國其實是主戰地,而魏國是主和的,這樣對楚國不利。而如果楚國偷偷的像秦國求和,秦國就會親近楚國,從而怨恨魏國。

由此可見,五國連在求和問題上還要互相耍小聰明,隨時準備坑別的國家,更別說五國一起伐秦了,這樣的烏合之眾輸給“虎狼之國”的秦國難道不應該嗎?

秦國地勢險要,函谷關易守難攻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過秦論》

這裡的崤函之固指的就是函谷關。在秦國強大以後,無論各國多少次合縱伐秦,但是都難以突破函谷關,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以蘇秦率六國相印合縱伐秦為例,《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乃投從約書於秦。秦兵不敢闚函谷關十五年。”即使是以六國兵力之龐大也只能逼秦國退守函谷關,再也不能向前一步。

結語

綜上所述,讓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公孫衍的首秀,佔據天時地利,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五國合縱聽起來挺嚇唬人的,似乎沒有輸給秦國的理由。然而各國之間征戰數年,積怨已久,說是世仇也不為過,豈是幾句話就能化干戈為玉帛的。而秦國又佔有函谷關之險要,就算合縱成功,想要大肆消耗秦國國力也不太可能,等到秦國緩過勁來,遭殃的就是打的最兇的那幾個。這或許也是各國顧忌的原因之一。


雲軒談史


公孫衍的首秀,佔據天時地利,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

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從衡彊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史記·張儀列傳》

戰國時期,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既沒有治國之才,也沒有統軍之能,但卻能縱橫捭闔,混跡在諸侯各國,左右君主的決定,這部分人有個響亮的稱呼”縱橫家“。

而公孫衍,就是合縱抗秦的首倡者,名嘴張儀的對手,說到這,你可能要說了,張儀的對手不是蘇秦嗎。

根據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漢基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所記載,蘇秦活動的年份要比張儀晚很多,兩人去世的時間更是相差30餘年,這裡暫不表,只說公孫衍。

公孫衍何許人也?

公孫衍,江湖人送外號”犀首“,《史記·張儀列傳》記載:犀首者,魏之陰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而《戰國策》一書中,也多以犀首論之。

公孫衍的一生,可謂是異常精彩的,從魏國到秦國,再到魏國,再到韓國,皆有他的身影,並且整個戰國的局勢,也被公孫衍的活動影響著,那麼公孫衍是如何翻雲覆雨的呢?

公孫衍事秦攻魏。

公孫衍是魏國人,但是後來卻跑到了秦國效力,並且得到了秦國秦惠文王的看重,很快在秦國聲名鵲起,並且親自去魏國周旋,把魏國的”陰晉“之地騙到了手中,交給了秦國,這塊地就是公孫衍的老家,秦惠文王得到這塊地之後,改名為”寧秦“。

從秦國改的地名也能看出魏國這塊地的戰略意義之重要,就這樣,公孫衍成為了繼商鞅之後的又一位大良造。

幫助秦國騙了地之後,公孫衍戳中了秦惠文王的另一塊心病,那就是西河之地,你可能會說,西河之地不是被商鞅給奪回來了嗎,是奪回來了,不過後來為了緩和和魏國的關係,秦國又把西河之地還給了魏國。

公孫衍又被秦王委以重任,帶兵攻打魏國的西河之地,一戰下來,公孫衍俘獲了魏軍主將龍賈,斬敵八萬,魏國被迫求和,割讓了整塊河西之地,自此公孫衍為秦國東出打好了堅實的第一步。

公孫衍事魏攻秦。

正當公孫衍在秦國炙手可熱的時候,魏國的張儀也跑去了秦國效力,這魏國也確實可以,留不住人才啊,怪不得統一不了華夏,此時,暫按不表。

張儀到了秦國,很快引起了公孫衍的不滿,因為他們兩個都是一類人,太史公稱”與張儀不善“,按理來說對秦有大功的公孫衍,把張儀擠兌跑還是很有希望的,只不過張儀抓住了公孫衍的小辮子。

那就是收受魏國賄賂,讓秦國攻下河西之後止兵,不在伐魏,張儀把這件事告訴秦惠王之後,公孫衍在秦國徹底呆不下去了,想想也是,君主都不信任自己了,還不走,難道等著被羞辱嗎。

就這樣,公孫衍就去了魏國,被魏王任命為將軍,這下好了,繞了一個大圈,公孫衍又開始替魏國謀劃攻秦,因為他要報復張儀,用軍事戰爭把張儀從秦國驅逐出去。

公孫衍的首倡合縱。

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儼然已經成為了戰國第一大鱷,魏國自然不是對手,公孫衍想來想去,決定聯合山東諸侯,合縱攻秦,就這樣影響戰國走向的合縱連橫,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那麼公孫衍撮合了哪些諸侯國參加合縱呢,韓、趙、魏、楚、燕,另外再加一個義渠,可以說歷史上的第一次合縱攻秦,聲勢浩大非後世能及,尤其是義渠國的參與,讓秦國又被東西夾擊之危險,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

那麼公孫衍的首秀,佔據天時地利,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這是因為合縱之國不能同心,尤其是楚懷王帶領的楚軍,根本不是來打仗,是來撿便宜的。

但是秦國的樗裡疾卻不這樣認為,他率秦軍猛攻楚國,因為楚國是這次合縱的縱約長,結果楚懷王被樗裡疾打的暈頭轉向,竟然獨自撤軍了,公孫衍那叫一個氣啊,但又無力迴天。

不過說到這,還要另外說下,那就是山東諸侯的合縱攻秦,沒有取得效果,但是西邊的義渠卻大敗秦軍,原來公孫衍對義渠王交代了,只要秦人賄賂義渠,那就意味著山東諸侯已經合縱攻秦了,此時立即出兵,就能大敗秦軍,事實也果真如此,足見公孫衍之智謀。

公孫衍再為韓相繼續謀劃攻秦。

五國伐秦失敗後,魏國立即轉換姿態,開始走親秦路線,公孫衍作為合縱的策劃者,自然也在魏國呆不下去了,沒辦法,只能逃往韓國,到了韓國之後,公孫衍再次登上韓國相國的寶座。

但是他心不死,依然想著要合縱攻秦,畢竟自己還沒有把張儀驅逐出秦國,就不算勝利,於是又開始拉攏齊國,參加合縱,此時齊國的田文(後人習慣稱之為孟嘗君)在魏國當丞相,就這樣新一輪的合縱再次有成形之勢。

於是秦國起兵猛攻韓國,韓國明顯打不過秦國,但此時的諸侯國卻無人來救援韓國,不過韓國很有骨氣,硬生生地堅持了一年多,最終慘敗,而公孫衍只好再次灰溜溜地逃跑了。

自此以後,公孫衍漸漸地淡出了歷史舞臺。

飛魚說:

其實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山東諸侯面對強秦,只有採取合縱之法與之抗衡,公孫衍的策略沒有錯,只不過六國離心離德,不能一心攻秦,而最終被秦國的連橫策略打敗。

所以,公孫衍並不是敗給了張儀,也不是敗給了秦國,而是敗給了時勢,敗給了山東諸侯的私心,更是敗給了他一心想要報復張儀的心。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等。


【END】


飛魚說史


五國失敗主要是因為心不齊,而實際最後攻秦的 只有三晉魏、趙、韓三家。我們可以看看五國在戰事各自的態度。

態度消極的楚國

楚國在這五國中實力是比較強的,可是在此次攻秦事件中,楚國表現的卻是向秦國求和,並且楚國是此次聯軍的“縱長”,可是當魏使來找楚懷王約楚國一起向秦國講和的時候,按理說,他不可能答應魏國的要求。但實際情況卻與此完全相反。楚王不僅完全接受,而且還在跟魏國的外交活動中,矢口否認是自己發起了攻秦倡議,反而稱呼魏國為發起者。接下來的事情,更令人瞠目結舌。楚王趕緊派人去魏國請和。什麼意思呢?楚國想要演戲給秦人看,告訴秦人,五國伐秦的真正發起者是魏國,是魏國的公孫衍。楚國特地跑到魏國來,苦口婆心地勸說魏國,趕緊停止不理智的行為,去和秦國講和。

魏國的態度

早在幾年以前,魏國就表現出遊移不定的態度。他們是想向秦國示好的,也願意接受秦國的“連橫”。但是秦國想把魏國樹立成首個“事秦”的榜樣,這一點使得魏國產生了羞辱之心。所以,魏國參與了“五國伐秦”,想要表達對秦的反抗。但歸根到底,魏國是不願意與秦國為敵的。所以在戰爭還沒開始的時候,魏惠王就派惠施出使楚國,目的是約楚國一起跟秦國講和。

楚國和魏國在戰爭還沒開打之前就已經背叛了同盟,他們雖然加入了同盟,實際是貌合神離。魏、楚兩國在對待秦國這件事上表現出爭先恐後的諂媚之態。

參與此次攻秦的燕國,就沒出兵,還有義渠,偷襲秦軍後方,但是造成的損失很小。面對五國攻秦,秦國也許懼怕,但是面對最後的魏趙韓,秦是不懼的,所以最後在修魚打敗魏趙韓聯軍。

這一戰在戰術上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東西。但卻在戰略上給了我們後世非常深刻的教訓。所謂的同盟,根本就不足以依靠。亂世之中的生存法則只有使自身變強這一條路可走。想要完全依賴盟友,顯然是幼稚可笑的。這種聯盟沒有統一的指揮,各自為戰,明爭暗鬥,互相掣肘,根本就是烏合之眾,是難以成事的。


小染愛歷史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自周天子統一天下經歷漫長的春秋時代後,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到公元前378年田氏代齊,烽火連天的戰國時代開始,周天子的天下分崩離析,歷史的鐘擺又走到了另一個轉折時期。掃滅群雄,統一天下又成歷史的主旋律,無數的君主、野心家、冒險家都想在這場大競爭,大棋局中佔據有理地位,消滅對手,壯大自己。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以生產糧食為家庭的最高榮譽,以殺人首級論功行賞,國力猛增,戰士效命,被其他六國視為虎狼之國,他們想合縱即“合眾弱以攻一強”,用於阻止且秦國對弱國的兼併,秦國呢當然也不會閒著,想東西連成一線分化他們,彼此相互攻伐,都想在自己手裡完成歷史賦予的再次統一中國使命。

有意思的是 那個時代的士人是有獨立人格的,絕不賣死給哪一家,有點像今天的職業經理人,一言不合拍屁股走人,頻繁跳槽,誰給錢就給誰幹活。公孫衍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縱橫家,他先是權傾一時的秦國大良造,幫秦國連橫各個擊破東方六國,離開秦國到魏國後又合縱六國攻打秦國,他的縱橫策略,是同時期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在那群星璀璨的戰國舞臺上,上演一幕幕合縱連橫的活劇。

從公孫衍第一次合縱攻秦開始,歷史上五次聯合伐秦都以失敗而告終,而秦國在戰爭中越打越強,最後消滅六國統一了天下。

從中可以看出,不是公孫衍不夠智慧,不夠勇敢和聰明, 秦與六國的競爭實際上是一種制度的競爭,並非簡單的是個人權謀的鬥爭,秦國的制度自商鞅變法後一直領先六國,而其它六國在政治制度上抱殘守缺故步自封,沒有類似秦國商鞅變法式的改革以適應變化了的世界,而秦國的開放又讓東周列國人才趨之若鷲奔赴秦國服務,以實現人生抱負,將個人的小目標與秦國的大視野結合到一起,秦國此時不強大天理都不容了...而東方六國不重視發展生產力,不注重吸引和使用人才,而且由於君主的的短視與守舊導致人才外流,經濟發展不起來,國家羸弱導致不堪一擊,彼此間又勾心鬥角,自顧不暇,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在制度的競爭中早早敗下陣來。因為一種相對先進的制度,它能夠促使經濟進一步高速成長和國力得到進一步的整合、提高,最後在戰場上贏得戰爭,這是六國滅亡留給後世的啟示。

公孫衍雖為一代名家,在制度層面的較量面前,作為個人能力再超群終究迴天乏力,難免功敗垂成。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戰國時代的魏國經過馬陵,桂陵之戰後大傷元氣,隨後經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對魏國發起河西之戰,秦國在公孫衍的指揮下大敗魏國,此後河西之地進入秦國版圖,並攻取了魏河東曲沃與韓國鄢陵,但公孫衍隨後便決定辭秦重回魏國,歸魏後獻給魏惠王的戰略是五國合眾攻秦,因為先後敗於齊秦2國讓魏惠王后悔沒有聽取龐涓建議早點滅秦,以便爭取戰略縱深。

伐秦之戰燕國不直接受到秦國威脅,態度最為消極,明顯觀望;楚國則被張儀所謂名叫六百里而實際為六里的土地給忽悠也沒有從南面出兵,可憐屈原是楚國此時唯一的主戰派;趙國懼怕再次被魏國攻打,再加上秦國一旦滅吞併韓魏後自身也難保而被迫重新入盟三晉,所以首次攻秦實際只有韓魏趙三晉出兵,三國攻打到函谷關,張儀和白起一個用兵力威逼韓國首都,一個用歸還一座城池的代價迫使韓國撤退回防,第二年秦國大破三國聯軍,三國慘敗。

五國合縱表面看來是天時地利,實則不可控變數太多,張儀的強橫之策發揮的淋漓盡致,聯軍在伐秦之前魏國就先後攻打過趙國韓國,趙韓2國的軍力財力早已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殆盡,特別是韓國申不害的5萬新軍,本次合縱也是為了解決目前的危機,一旦秦國使2國不再受威脅,加上三晉之間的戰爭疙瘩短時間不能徹底消磨,聯盟也就迅速破裂,一個破裂的聯盟豈能不敗?張儀也是充分利用了這些,此後的幾次合縱也幾乎是同樣劇本,包括秦國後來攻打巴蜀義渠統一後方也不見合縱救兵,還有長平之戰。


小小認為


戰國時代的魏國經過馬陵,桂陵之戰後大傷元氣,隨後經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對魏國發起河西之戰,秦國在公孫衍的指揮下大敗魏國,此後河西之地進入秦國版圖,並攻取了魏河東曲沃與韓國鄢陵,但公孫衍隨後便決定辭秦重回魏國,歸魏後獻給魏惠王的戰略是五國合眾攻秦,因為先後敗於齊秦2國讓魏惠王后悔沒有聽取龐涓建議早點滅秦,以便爭取戰略縱深。

伐秦之戰燕國不直接受到秦國威脅,態度最為消極,明顯觀望;楚國則被張儀所謂名叫六百里而實際為六里的土地給忽悠也沒有從南面出兵,可憐屈原是楚國此時唯一的主戰派;趙國懼怕再次被魏國攻打,再加上秦國一旦滅吞併韓魏後自身也難保而被迫重新入盟三晉,所以首次攻秦實際只有韓魏趙三晉出兵,三國攻打到函谷關,張儀和白起一個用兵力威逼韓國首都,一個用歸還一座城池的代價迫使韓國撤退回防,第二年秦國大破三國聯軍,三國慘敗。

五國合縱表面看來是天時地利,實則不可控變數太多,張儀的強橫之策發揮的淋漓盡致,聯軍在伐秦之前魏國就先後攻打過趙國韓國,趙韓2國的軍力財力早已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殆盡,特別是韓國申不害的5萬新軍,本次合縱也是為了解決目前的危機,一旦秦國使2國不再受威脅,加上三晉之間的戰爭疙瘩短時間不能徹底消磨,聯盟也就迅速破裂,一個破裂的聯盟豈能不敗?張儀也是充分利用了這些,此後的幾次合縱也幾乎是同樣劇本,包括秦國後來攻打巴蜀義渠統一後方也不見合縱救兵,還有長平之戰。


海參皇


合縱連橫是戰國時期外交史上最為精彩的一幕。山東六國合縱抗秦,秦國連橫策略瓦解對方同盟。為何合縱抵不過連橫,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糧草,山東六國攻秦一般是有臨近國先提供糧草,再由其他國家慢慢送還。這就和貸款消費一樣,還有死賬的存在,韓魏離得最近,經常被借貸,後期還不還賬,有了怨恨。國力太小,還不敢抱怨,打贏了還好,打輸了,其他國家離得遠,捱揍的還不是韓魏。

第二,世仇,春秋戰國數百年,各國相互攻伐,殺過對方祖宗的不止一點。魏國稱霸時哪個沒被打過,當時講究的可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第三,私心,都想保存自己的實力,讓對方上,然後撿便宜,反正還沒到最危險的時候,打打醬油也沒什麼,結果,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而秦國方面。六國聯盟,地十倍於秦,兵力百倍於秦。對秦來說,不勝就是滅國。上下一心,同心同力。

離心離德的合縱抵不過上下一心的連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