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陸豐人物—溫源寧到底有多厲害?看錢鍾書寫的書評就知道了

導語:大師溫源寧到底有多厲害?看看錢鍾書寫的書評就知道了。

溫源寧這個人大家相對不太熟悉,書籍上有關他的記載是少之又少,大多以“生卒不詳”、“事蹟待考”等詞搪塞過去,很難看得大師的“廬山真面目”,今天小編斗膽從大師溫源寧的生平事蹟中,瞭解一下溫源寧在當時民國時期到底有多厲害。

說到溫源寧,就不得不說文學大師錢鍾書,因為錢鍾書是他最得意的門生。在清華大學讀書的時候,錢鍾書曾在溫源寧門下學習。

溫源寧簡介

溫源寧(1899年-1984年),廣東陸豐人。英國劍橋大學法學碩士。1925年起,歷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教授兼英文組主任、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教授、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外國文學系講師等職。1935年起,與林語堂、全增嘏、姚克等合編英文文史月刊《天下》。1936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37年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國際處駐香港辦事處主任,1946年被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6年起任國民政府駐希臘大使。1968年以後定居臺灣,直至去世

汕尾海陸豐人物—溫源寧到底有多厲害?看錢鍾書寫的書評就知道了

錢鍾書大家都知道,一生恃才傲物,自己飽讀經書,對課堂上一些講解不對的地方,直接指出來,當年大師吳晗就被他在講臺上糾正過錯誤。可以說讓錢鍾書佩服的人不多,但是卻對當時的北大教授溫源寧十分崇拜和親近,平時課下經常找老師探討一些文學上的東西,溫源寧對錢鍾書自然是特別器重,曾評價錢鍾書“日後必成大器”。

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溫源寧當時已經大名鼎鼎,在近十年的時間裡他先後擔任英語系院長、外文系院長和英語組組長,尤其擅長英語文章和點評。當時的北大還有徐志摩、林語堂等人,他們同在一系,需要溫源寧管著,由此可見,在語言方面的造詣頗深的溫源寧絕對等閒之輩。

汕尾海陸豐人物—溫源寧到底有多厲害?看錢鍾書寫的書評就知道了

他對文字的拿捏運用的特別好,1934年,他在英文《中國評論週報》上連續刊載了數十篇文章,都是有關對中國文化名人辜鴻銘、胡適、徐志摩。梁遇春等人的“評頭品足”,引得文學圈好一陣熱鬧,那些文章可謂是妙語連珠、筆下生花,氣壞了好多人,同時也有人捧腹大笑的。例如他寫丁文江,稱他是一個聰明伶俐而富有觀察力的人,但是不大聽進去別人的建議,他這樣說:

他能搜尋各種信息,卻不善於將其化為自己的東西,不妨把他看作一本百科全書,可從中汲取知識,不過要想學到智慧,恐怕不如去請教一位知識可能比丁博士少些而幻想和沉思比丁博士多些的人。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既保留了對丁文江的尊重,又不失風趣地道出了他身上的缺點。當時文章是沒有備註署名的,人們都以為這樣的話語定然是錢鍾書所為,為此錢鍾書還寫了一首七言詩澄清。

汕尾海陸豐人物—溫源寧到底有多厲害?看錢鍾書寫的書評就知道了

錢鍾書當時卻給溫源寧的《人世間》寫過這樣的書評:

我們看過溫先生作品的人,那支生龍活虎之筆到處都辨認得出,輕快、乾脆,漂亮中帶些頑皮;從側面描寫人物,同樣地若嘲若諷,譏諷中不失公平,公平中不失有趣。本書原是溫先生的遊戲文章,好比信筆灑出的幾多墨花。

汕尾海陸豐人物—溫源寧到底有多厲害?看錢鍾書寫的書評就知道了

從這些評論中可以看出錢鍾書對溫源寧文章的評價之高。其實仔細對比下錢鍾書先生和溫源寧先生的寫作筆法,不乏有異曲同工之妙,錢鍾書先生的文字那真的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小編有幸拜讀過先生的《圍城》,裡面那精彩絕妙的句子真的讓人拍案叫好。而溫源寧是錢鍾書的老師,說不定錢鍾書是受到溫源寧的影響,寫出的文章才那樣的獨具一格。

但也有人說,錢鍾書很早就形成了那樣的筆法,不存在受溫源寧先生的影響,這點小編不好下結論,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