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兒媳婦,才學比肩蔡文姬,事蹟寫入《三字經》

王羲之兒媳婦,才學比肩蔡文姬,事蹟寫入《三字經》

謝道韞

說起中國古代的才女來,雖然幾乎每個朝代都會出現,但整體印象是星星點點,而正史中能夠列傳的,就比較少見了。

像宋朝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中記載的“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這樣記載的,更是鳳毛麟角。東漢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辯琴聲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

她們雖是女子,一個懂音樂,一個會作詩,尚且如此聰穎,身為一個男子漢,更當時時激勵警醒自己。

王羲之兒媳婦,才學比肩蔡文姬,事蹟寫入《三字經》

謝安

謝道韞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這裡頭講了一個故事,當謝道韞很小的時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們在一起玩耍,適逢下雪,當朝宰相謝安興致大起,指著洋洋灑灑的雪問孩子們:“現在滿世界白雪紛紛,你們準備用什麼恰當的詩句來描述呢?”

這時侄兒謝郎立即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

同在一起的侄女謝道韞思索一下,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她將飛雪比喻成柳絮,就是這樣一段吟詩偶得的佳話,成為後世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典故“詠絮之才”。

唐朝詩人劉禹錫有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就是說的魏晉時期的謝氏與王氏是兩大望族。

王羲之兒媳婦,才學比肩蔡文姬,事蹟寫入《三字經》

雪景

等謝道韞到了出閣的年齡,叔叔謝安做主,給她選了門當戶對的王家,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做了她的生活歸宿。

但謝道韞嫁王凝之為妻,婚姻並不幸福。婚後不久,謝道韞回到孃家,整天悶悶不樂。謝安感到奇怪,就問道:“王郎,是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為什麼不開心?”

謝道韞這才答道:“我們謝家一族中,叔父輩也好,兄弟輩也好,個個都這麼有名氣,為什麼單單出了王凝之這個蠢才呢?”

王凝之善草書、隸書,深信五斗米教,做官還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但從她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對王凝之的學識是十分看不上的,可見眼光之高。

但古代講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入了王家,那就要從一而終。所以謝道韞在王家平淡地過了數十年,倒也沒有發生什麼變故。

王羲之兒媳婦,才學比肩蔡文姬,事蹟寫入《三字經》

王凝之手書

在這平靜的日子裡,謝道韞唯一展露才華,是有一次王家主辦一場重要的辯論賽。

當時辯論的一方是謝道韞的小叔子、大書法家王獻之。王獻之在辯論賽中漸漸落了下風,抵擋不住“對方辯友”的唇槍舌劍。

要知道,王家在東晉是何等地位,要是輸了,那還不臉面丟盡?

正在尷尬的時候,謝道韞派了個貼身丫鬟,款款地走到論壇前,遞給王獻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願為小郎解圍”。

意思就是,我可以幫小叔子繼續辯論。王獻之一看,求之不得啊,馬上在辯論賽場掛了一面簾子。

大家只看到簾子後面一位風姿綽約的女子,聽到她一連幾個小時侃侃而談,讓本來氣焰囂張的“對方辯友”硬是找不到還擊的機會,最終由裁判宣佈,此次辯論由王家獲勝。

這一次,謝道韞終於為王家保住了臉面。

但這種平靜的日子終有結束的時候,隨後的變故,把這一切都打破了。

王羲之兒媳婦,才學比肩蔡文姬,事蹟寫入《三字經》

孫恩

東晉末年,爆發了孫恩、盧循起義。當時王凝之任會稽太守,他死活都不相信跟他一樣信仰五斗米教的孫恩會謀反,面對強敵進犯,不是積極備戰,而是閉門祈禱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塗炭。

謝道韞勸諫了丈夫幾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謝道韞只好親自招募了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

結果城破後,篤信宗教的王凝之,到這時候還仍不相信同一教派的孫恩會殺他,並不逃走。結果被一刀梟首,死得糊里糊塗。

謝道韞目睹丈夫和兒女蒙難的慘狀,手持兵器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但終因寡不敵眾被俘,此時她還抱著只有三歲的外孫劉濤。

她對孫恩厲聲喊道:“大人們的事,跟孩子無關,要殺他,就先殺我。”

王羲之兒媳婦,才學比肩蔡文姬,事蹟寫入《三字經》

叛匪

事情也真是巧了,王凝之求神祭拜的結果是一刀要命,謝道韞這擲地有聲的呵斥,反倒震懾了孫恩等人。

他此前聽說過謝道韞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女子,今日又見她如此毫不畏懼,頓生敬仰之情,非但沒有殺死她的外孫劉濤,還派人將他們送回會稽。

從此謝道韞寡居會稽,足不出戶只是打理本府內務,閒暇時寫詩著文,過著平靜的隱士生活。

《世說新語》南朝·劉義慶

《晉書·列女傳》唐·房玄齡

《太平御覽》北宋·李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