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細作 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做貢獻——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精耕細作 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做貢獻——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天山網訊(記者 任春香 王娜 通訊員 楊磊 白雪晴 周呂餘 胡益彬)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發佈,立刻在我區各族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要盡心履職勇於擔當,精耕細作、積厚成勢,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做貢獻。

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期間,我區幹部群眾一直關注會議情況,並第一時間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認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系統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為我們在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指明瞭方向與道路。

全會公報用“13個堅持”系統總結了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極大提振了天山南北各族幹部群眾的信心。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黨委黨校教師布魯克·吐熱表示,全會作出的決定,對於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勝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3個堅持’,更加堅定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布魯克·吐熱表示,他今後將繼續立足自身職責和崗位,深入研究相關課題,為推進我區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貢獻。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烏魯木齊市政法委副書記、市司法局局長張景春讀到這些內容時,倍感振奮。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張景春表示,司法行政工作者要學習傳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精準地做好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當看到全會公報中的這句話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市曙光里社區主任吳會玲心中湧起濃濃的幸福感。

“我們社區裡的老年人比較多,以前因為沒有合適的活動場所,他們只能在門口打打牌、曬曬太陽。後來,社區成立市民大學,開設聲樂、舞蹈、攝影等課程,老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每天都樂呵呵的。”吳會玲說。

吳會玲表示,作為基層幹部的她,深刻體會到近些年黨和政府在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她要和社區幹部一起,充分發揮社區在社會治理中的“前線”作用,在細節處深著墨,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駐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前進鎮亞貝希村第一書記張鑫表示,亞貝希村黨員幹部要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目標,瞄準打贏脫貧攻堅戰、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改善人居環境等問題,尊重農民意願,聽取農民意見建議,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到基層一線,特別是落實到鄉村振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