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為什麼有妙玉?

蘿蔔紅了


類似的問題以前答過,再答一次。

《紅樓夢》書中對妙玉交待的不多,筆墨很少,但她卻是金陵十二釵之一,並排名第六位。

妙玉的出身:是蘇州人氏,祖上是讀書仕宦之家,父母雙亡,因從小身體不好,聽從了和尚的建議出家帶髮修行。

妙玉的人物特點: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孤僻高傲,目無下塵,有潔癖。她的判詞說: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說她雖身在空門,實際上對寶玉是有情的。

她的結局是: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即受到了她所不能忍受的屈辱。並且與寶玉無緣。

再看林黛玉:

出身:蘇州人,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父母雙亡,從小身體不好,有和尚勸她出家,不見外姓人,不流淚病才能好,但她沒有聽從和尚的建議。

黛玉的人物特點:比西施還美三分,才華橫溢,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深愛寶玉。

結局是: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掊淨土掩風流。

妙玉幾乎所有地方都與黛玉相同,所不同的是,黛玉沒有聽從和尚的建議,留在紅塵,寄居賈府遇到並愛上寶玉。和寶玉的結局是: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

妙玉聽從了和尚的建議踏入空門,最後也是寄居賈府遇到並愛上寶玉。她和寶玉的結局是:無暇白玉遭泥陷,王孫公子嘆無緣。

因此,妙玉其實就是黛玉的另一個結局。黛玉沒出家,遇到寶玉,並和寶玉產生了愛情。妙玉出家了,遇到寶玉也對寶玉產生了愛情。這是說明,愛情本是人的天性,跟出不出家沒關係。智能兒和秦鍾也是這個道理。另外從結果看,黛玉不出家結果是為了愛情淚盡而逝,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掊淨土掩風流。黛玉如果出家就是妙玉,結果就是汙淖陷渠溝。怎麼都沒有好結果。因此作者的意思就是強調黛玉悲劇結局的必然性,就是為了說明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里,黛玉無論是在紅塵還是在空門,結局都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這就是作者塑造妙玉這個人物的目的所在。




楓林雨苑品紅樓


《紅樓夢》十二釵中為何有妙玉?要談這個話題就得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說起。在裡面有寶玉和警幻仙子的一段對話,大體意思是寶玉說,金陵極大怎麼只有十二個女子?如今單我家裡,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個女孩子呢"。警幻仙子說,貴省女子固然很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邊二廚則又次之。餘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從這段對話裡可以看出十二釵是緊要者,是整個《紅樓夢》中女子裡最出類拔萃的人物,而並沒說非得是賈府的女子,只所以讓讀者產生了誤解是因為除了妙玉外剩餘的都是賈府有裙帶和血緣關係的女子,而妙玉是不是賈府的女子其實無關緊要,緊要的一點是她是金陵十二釵中一位緊要的女子,和寶玉以及其它十一釵都有密切的來往,而且也是在作者心目中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物,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沒有她寶玉的生活中會失去很多浪漫,所以說她是否是賈府的人已不重要。話又說回來,妙玉寄居的尼姑庵不也是歸賈府管理的嗎,也可以算作是賈府的人了,只不過是沒有血緣關係罷了。妙玉在作者的心目中早已被視為同大觀園眾姐妹一樣來看待了。″可憐金玉質,終陷泥淖中",說明作者對她的最後遭遇是抱有極大同情和感觸的。在作者的心靈中是有極大震撼的。


飛紅影下


首先金陵十二釵正冊所有人都是和賈府有密切關係的。

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唯一可疑的是妙玉。妙玉在太虛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居第六位,卻與賈府看起來毫無瓜葛,既不是賈府的親戚,也不是賈府的小姐,更不是賈府娶進門的媳婦,她的身份神秘,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排名讓人疑惑。

或許她和寶玉的特殊關係能說明問題!

妙玉原本是仕宦人家的小姐,她美麗、博學、聰穎,但也非常孤傲、清高,因此顯得不合群。妙玉因為家道敗落,不為世俗所容,假修行之名,投奔賈府,居於大觀園中櫳翠庵。

從妙玉請黛釵二人吃茶用的古玩珍器以及與寶玉對話中可以看出,妙玉生於世宦大家,並與賈府有世交,可能由於父親戴罪、家破人亡遂藏匿於賈府。

妙玉對賈寶玉有特別的情愫,可以說是愛慕,因為她拿自己以前吃茶用的綠玉斗給寶玉倒茶。

妙玉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每一次出場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黛玉有著非常相似的形象。

不管是後來妙玉送生辰賀帖給寶玉"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還是寶玉去妙玉的櫳翠庵討要紅梅。都顯示她和寶玉算是很好的知己!

雖說後40回失傳,但曹公給她的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暗示了妙玉最終落入汙濁紅塵的悲慘結局。


小安觀世界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正冊為什麼有妙玉呢?

而妙玉又是紅樓裡的"四玉"之一,她是林黛玉的老家的老鄉,寄居過攏翠庵,紅樓夢裡稱"一尼一幼"的一尼!

那麼她為什麼能入選金陵十二釵的正冊呢?

這與賈寶玉有關,對賈寶玉產生過感情,在紅樓夢80回後面的發生的事情,妙玉為救賈寶玉而被強人搶走,這是紅樓夢中把妙玉拿為正冊的主要原因吧!

《紅樓夢》是現實主義的代表作,打破以往的傳統觀念,對於女性來說大唱其讚歌,描述女性偏正面,就搞了個"金陵十二釵"正冊:三絕四春三媳一尼一幼。

三絕: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

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三媳:王熙鳳、秦可卿、李丸

一尼:妙玉

一幼:巧姐。

還有金陵十二釵正副冊為:尤二姐、薛寶琴、尤三姐、香菱、李紋、李綺、邢岫煙、夏金桂、嬌杏、齡官、小紅、秋桐,;

金陵十二釵偏副冊:襲人、晴雯、紫娟、鴛鴦、鶯兒、平兒、玉釧、彩雲、芳官、麝月、司棋金釧。

巜紅樓夢》中女性大多命運悲苦,在封建社會里女性是沒有地位的!她們的悲慘人生是值得同情的!她們生活在那樣的社會環境很無奈!


吉祥雙桂


個人介紹:

妙玉,《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一,蘇州人氏,是一個帶髮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為尼。賈府建造大觀園,妙玉入住櫳翠庵。她在賈母、王夫人面前從容自若,不卑不亢;在大觀園的日子裡,她與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惜春、邢岫煙結下友誼;她美麗聰穎,心性高潔,卻遭人嫉恨,舉世難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學上卻大愛莊子,感情上又塵緣未了,不潔不空;她才華馥郁,品位高雅,櫳翠庵品茶,刻畫她茶藝精湛,中秋夜聯詩,塑造她為"紅樓詩仙"。寶玉丟失通靈寶玉,岫煙請妙玉扶乩。賈母病危,妙玉不請自來,探望病情。賈母出殯次日,妙玉被賊人擄走,寶玉悲傷嘆惋。再後來,賈府傳聞她在海邊遇害。

紅樓夢中對妙玉的判詞: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個人對妙玉的看法(有借鑑劉心武先生的部分):

妙玉生在讀書仕宦之家,本該是大家閨秀千金小姐般人物,只是在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的無可奈之下做了尼姑。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她的身份應該更像是某些成名後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名人。非要拿什麼金蟬轉世,玄奘復生,癩頭和尚、跛足道人、方正大師、滅絕師太們的修為來要求妙玉,這是失之偏頗的。甚至就連妙玉本人都從來沒有以一個純粹出家人身份自居過,聯句一回張口即是“咱們的閨閣面目”,看客們又何苦庸人自擾,非要生搬硬套的逼她出世、逼她放下、逼她看破?

對於妙玉而言,尼姑更似‘職業’而遠非‘身份’,而這兩者間的落差與矛盾才是妙玉一生所表現出的孤僻怪誕的源頭。

作為尼姑的她,要清虛寂寞、要空;然而骨子裡的她卻不甘寂寞、未必空。

所以她會因為尊貴而放話不去那侯門公府;

所以她會因為賈寶玉的雅皿俗器說與之爭持;

所以她會因為嫌棄而拒絕回收劉姥姥用的杯子;

所以她會讓抬水來洗地的小么留在山門外頭牆根下...

而這些,都可以理解為一個敏感的人在巨大的身份落差後激發出的過分到變態的自尊,她那歇斯底里的孤僻怪誕執拗可能只是不想讓別人忘記,更或許是不想讓自己忘記——她不僅僅是一個尼姑。

妙玉是冰封的火焰,於她視線之外的人看她是冰冷刺骨、銳利無比、無法親近的,但她對視線之內的人她也會敞開懷抱,只不過她能給的溫暖裡,多多少少,還是帶著外殼上的寒氣的。

自小多病,非要親自遁入空門方好。

在我看來,妙玉和黛玉在某些層面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和關係。她們倆的性情和才氣又何其相似,都是一種面對易碎剔透的美、在眼前將要碎成齏粉而卻又無能為力的哀傷。在紅樓夢開篇黛玉初見賈母時就有說,兒時有個和尚要化了她去。

進入空門的那個叫妙玉,留在外面的那個叫黛玉。








戈兀


紅樓夢寫的什麼?賈府是誰家?

紅樓夢到底寫的是什麼內容呢?真相就在第十二回,脂硯齋說了兩句顛覆性的話,徹底顛覆了對紅樓夢是風月小說的定性。也徹底讓什麼江寧曹事,像皇帝的新裝般裸奔了!脂硯齋說的第一句是:“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脂硯齋說的第二句是:“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

第三回:“自上了轎..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只進了西邊角門。”寧國府是五個東西走向的大門,榮國府是三個大門,還都是皇帝下旨建造的,而且寧國府和榮國府是挨著的,中國大地上獨一無二的建築,就是故宮也!

第一回:寫到甄士隱“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 【甲戌側批:本地推為望族,寧、榮則天下推為望族,敘事有層落。】甄士隱只是一個本地的望族,而賈府則是天下望族!試問誰家敢稱是“天下望族”?那就再也明白不過了,分明是大清皇家!

脂硯齋用了“此書表裡皆有喻也”、“誰人識得此句?”、“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記之”等語句,赤裸裸地揭露“風月情濃”僅僅是紅樓夢表面的假象,實際上紅樓夢還有背面的故事。也就是說紅樓夢是雙面鏡。而且它的背面才是真相,才是作者為什麼哭成此書的原因。

恐怕很少人知道紅樓夢其實是用兩條線寫的。一條叫明線,一條叫暗線。明線就叫“假語存”;大旨談情!暗線就叫“真事隱”。刀光劍影,皇權之爭!這個在開篇的序言,就已交代得一清二楚。明白什麼叫“滿紙荒唐言”。作者還特別強調:“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甲戌側批: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甲夾批: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林黛玉和薛寶釵這兩個大活人,為什麼會裝在寶盒裡呢?林黛玉和薛寶釵她們根本就不是人,是皇家寶璽的化身!薛寶釵和林黛玉,是兩枚冊立皇太子和皇帝登基大印,宣告了愛新覺羅的子孫覬覦寶璽,爭奪帝位的序幕。只要擁有了這兩枚大印,賈雨村(愛新覺羅·胤褆)就可以高坐在龍椅上,令“人間萬姓仰頭看”!所以這才是真相。

其實,賈寶玉、金陵十二釵和金陵副十二釵這25人,全部都是“清二十五寶”化身。沒錯,25人對應25枚寶璽,剛剛好!清二十五寶:乃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國寶的總稱!妙玉,諧音廟玉。下面這枚便是妙玉,位列“清二十五寶”中的第七位。“皇帝尊親之寶”的化身。《交泰殿寶譜》記此寶為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徽號,及上尊號、諡號、廟號之用,祭祀用璽。

妙玉原型:金陵十二釵正冊者,都是賈府的家人也。唯妙玉一個外來人,憑啥能上金陵十二釵正冊?蘇麻喇姑在皇宮裡戴發修行,而妙玉也是在賈府裡戴發修行。並且,蘇麻喇姑的墳丘,真真切切就像個土饅頭。印證了妙玉口中的“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蘇麻喇姑,本是孝莊太后的一名侍女。一生卻與清皇室有著不解之緣,被皇室成員視為至親。所以妙玉作為蘇麻喇姑的影子,名正言順地上了金陵十二釵正冊第六位。

脂硯齋一語道破:“無材補天,幻形入世”這八字,是作者一生慚恨。而這天不是普通人所能補的,無不表明作者曾是離皇位很近的人,他最終失之交臂,成了那塊廢棄的“補天石”。無材可去補蒼天,【甲戌側批:書之本旨。】大清皇家的子孫為了爭奪寶璽(皇權),亦是落不了俗套。全然不念手足之情,互相殘殺。作者是“九子奪嫡”事件的受害者,方用血淚哭成此書。

《紅樓夢》裡,脂硯齋更是多處明確指出作者是“王孫公子”和“清種”。比如:第五回,脂硯齋指出:“蓋作者正因古今王孫公子”。第五回,[紅樓夢引子]開闢鴻蒙,誰為情種?【甲戌側批:非作者為誰?餘又曰:“亦非作者,乃石頭耳”】。情種,諧音“清種”。脂硯齋在“情種”後批曰:“非作者為誰?”,這幾個字直指作者是“清種”。第十二回,脂硯齋再次指出:“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青冢,諧音“清冢”、“清種”。

紅樓夢三大鐵證,分別是乾隆的“清二十五寶”和大觀園就是“圓明園”、“乾隆兒子的名字”三大完整證據鏈。“只有真金才是不怕火的”!紅樓夢作者是康熙之孫!胤禵之子:愛新覺羅·弘暟!1759年1月28日 乾隆23年戊寅12月30辰時(死於壬午除夕),紅樓夢作者弘暟淚盡逝世,終年52歲。乾隆親堂兄!










伯仲679688


分析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便可以看出正、副、又副是按人物地位一級一級劃分的,而不是按筆墨、戲份多少來分。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都是主子。你比如元春、可卿等等的筆墨就遠少於襲人、平兒等人,可卻是十二金釵正冊中人物。曹雪芹畢竟是清代作家,思想中封建的、正統的等級觀念還是很強的,《紅樓夢》中這樣的信息隨處可見。就連吃飯也是一級一級下去的。

第十七、十八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妙玉的出場中王夫人便視其為“官宦小姐”:

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足的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伏侍。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蹟並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庵住著。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他師傅臨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有你的結果,所以他竟未回。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說:“既這樣,我們何不接了他來。”林之孝家的回道:“請他,他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應了出去,命書啟相公寫請帖去請妙玉。

附錄:

十二金釵

三知己: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

四春姐妹:元迎探惜

出家:妙玉

已婚(出場時):李紈(夫:賈珠,子:賈蘭),王熙鳳(夫:賈璉,女:巧姐兒),秦可卿(夫:賈芸)

晚輩:巧姐兒


愚公的無神論


這不僅是作者看重妙玉的人品,更是她本人的特殊地位和在女兒中的獨特功績。

她本人能詩會畫,並懂得茶道、醫理,更懂賈寶玉的心。這樣的尼姑誰不願意接近?世態炎涼,人心不辜,作者在貧病交加的境況下,還記得幾個奇女子,她們的生存狀況、喜怒哀樂,才是他活下來並寫作的希望,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有妙玉。

我們讀《紅樓夢》,就是要了解作者的初心,他的寫作目的和人文關懷,我的一點看法,不知道對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