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大家好,我是seven。很多小夥伴在找工作時都喜歡講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今天我想告訴你們,這句話真是一個大坑,以後千萬別講。

接下來就告訴你們為什麼,以及在確實缺乏經驗的時候,應該如何準備。

文 | seven

01“我不會,但我願意學習“,是最拙劣的謊話

最近幾天室友的證券實習申請接連失敗,她頻頻找我訴苦,“我真的很喜歡那個公司,我對這個崗位充滿熱情,他們為什麼不要我”。

原本我也替她打抱不平。但聽了她轉述的一次面試過程之後,我便覺得她的被拒是必然。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面試時,被問到對公司的瞭解程度,她根本答不出來,因為從來沒有提前瞭解過。而被問到有沒有股票操盤經驗時,她的回答是,“雖然我沒有相關經驗,但我願意接下來努力學習”。

看似誠意滿滿又謙虛好學的態度,卻被HR嗆聲,“如果你真的願意努力的話,先把最基本的面試準備做好吧”。

比起同情室友,我更加同情那個HR。如果換做脾氣不好的HR,可能會直接翻白眼吧。

但其實,我也是從和室友一樣的階段過來的。最初找實習的時候,我也常說“我願意學習”。只是面試和實習經歷相對豐富之後,如今我已經明白:

用行動說話才是硬道理,沒有人會相信你許諾的未來的努力。

我不會,但我願意學習”,是我們說過最拙劣的謊話。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02“我不會,但我願意學習”,是弱者的藉口


為什麼說“我願意學”是謊話?

身經百戰的HR們,應該最懂職場上的博弈。“博弈論”有個觀點是:承諾要麼需要聲譽等軟約束,要麼有失信懲罰等硬約束,才能稱為可置信承諾。

我們假設一下,你應聘時許諾的未來的努力沒有兌現:一方面,“不努力”似乎也不是多大的聲譽破壞;另一方面,最嚴重的失信懲罰也就是你被辭退,但企業辭退員工一般還要客觀理由,總不能說你不夠努力。

總而言之,對一個軟、硬約束都不具備的口頭承諾,當然是不可置信的謊話,那麼精明的HR怎麼會相信。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那天跟室友聊完後,我試著總結了一下,自己以前都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說“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最終發現,這句話,通常是眼看著自己的能力與崗位匹配度相差十萬八千里,為了再做最後一絲掙扎,情急之下找來的藉口,目的是掩飾自己的能力不足和心虛。

講出這句話時,我心裡分明在想:“只要先矇混過HR這一關,學不學將來有空再說”。

其實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抱有或者曾經抱有這樣的心態。

求職時他們說,我願意學,只要你答應錄用我;

生活中他們說,我願意努力減肥,只要能瘦成一道閃電;感情中他們說,對不起我願意改,只要你答應複合。但你真的回去了,才發現他一點都沒改。

願意學、願意減肥、願意改,都是在自己能力與期待的結果極度不匹配時,情急之下的謊言。是心虛,也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假如前面提到的室友提前做了面試功課,有過實習經歷,有過股票操盤經驗,她絕對不會說“我願意努力”,只會坦然講述自己在實習中的收穫,和曾經操盤的心得。

假如前男友真的改掉了不溝通只冷戰的毛病,甚至只要他表露出一點點“我在改”的跡象,我都不會選擇分手。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真正有底氣、有實力的人,絕不說“我不會,但我願意努力”,只會說,“我會”和“我也會”。

說了不做,和做了再說,甚至做了也不一定說,哪個更酷,人心自有答案。

03 讓“我不會,但我願意學習”,成為你開始行動的標誌

當然,我不是完全否定“我願意學”的謙虛態度,但是,HR要招聘,不是招生。公司根本的目的是要員工為自己創造價值,而不是為員工提供學習輔導。

“我不會,但我願意學”不該成為掩蓋你沒有能力的免死金牌,而應該成為你開始行動的標誌。對於想要應聘自己確實沒有相關經驗的崗位的小夥伴們,我總結了一些乾貨。

  • 1. 先完成一個小目標

就拿我最熟悉的新媒體行業來說,沒有實習經歷,沒讀過新傳類專業,沒系統學習過新媒體,這都沒有問題。

但你可以立刻註冊一個公眾號,發一篇推送,完成這一系列操作的過程中,你自然會掌握公眾號申請、排版、用戶數據及文章數據查看等相關經驗;

如果想了解作圖,可以立刻下載PS,將日常生活中拍的照片拿來進行簡單的摳圖、拼圖。

在完成小目標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的短板,將來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同時也能發現自己的優勢,更加清晰目標崗位的選擇。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 2. 舉例說明你都做過什麼努力,能拿出成果最好

不過,也有很多完成了小目標的夥伴,並不會將自己的努力展示給HR看。很多小夥伴覺得,只有持續了兩三個月以上的實習經歷才能被寫到簡歷上,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繼續舉新媒體的例子,個人公眾號、微博的運營,學校社團、學生會的官媒運營,或者平時對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關注,都可以展現在簡歷/面試中。

當然,如果能在面試時就拿出自己做的成果是更好的,這就像考試剛開始幾分鐘,你就能提前交卷一樣酷。

我有個做新媒體的朋友,就曾經因為在投簡歷時,主動附上了給應聘企業設計的公司logo而順利入職。

尤其像文案編輯和設計這類需要作品的崗位,完全可以在遞交簡歷或者面試之前,就準備一篇符合應聘企業以往作品風格的推文,或設計一幅海報。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 3. 提前瞭解應聘企業及其競爭者

這裡面其實包含兩步。

首先,瞭解應聘企業,是最能表現你對這份工作的興趣,同時也最容易做到的準備。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網上隨便找找就能獲取大量信息。尤其是新媒體企業,提前瞭解其往期推送的選題、調性、排版規律,是必做的功課。

但是,想要在大量應聘者中脫穎而出,還應該瞭解企業的競爭者。可以對比一下你想應聘的企業與其競爭者,相似在哪、比競爭者做的好在哪、不足又在哪。

比如用戶畫像、產品功能、內容定位,或者排版風格、價值立場等等。

給出自己獨立思考後的見解,是在已經足夠優秀的一群人中,顯示出你獨特性的小技巧。

畢竟勤奮只是慣性,獨立思考才是真的能力。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 4. 請教前輩

對於那些真的一點經驗都沒有的小夥伴,可以採用一個討巧的方式:直接找有相關經驗的同學朋友、師兄師姐詢問,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即使不是你的親身經歷,只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挖掘一下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借鑑別人的經驗,能讓你對要應聘的崗位、企業和行業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和準備,總好過毫無準備。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寫在最後:

告訴小夥伴們這些技巧,不是要你們拿著套路出去騙HR的。技巧只能偶然救急,長期使用不僅會讓HR產生免疫,更會讓自己失去強大起來的機會。

我還是一直堅信,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深情得人心。

還是希望大家努力提升自己,早日成為有底氣、有實力的人兒。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刺蝟大學”,每天分享職場乾貨、技能學習、能力提升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