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工業軟件的發展如此困難?

為什麼工業軟件的發展如此困難?

近日,就工業軟件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e-works 記者採訪了 SAP 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彭俊松博士。

當前,在智能製造轉型大趨勢下,全球很多極具實力的大企業都想借勢發展自己的工業軟件,結果大多都折戟沉沙。面對這樣一種困境,很多企業都在反思同樣一個問題:為什么雄厚的技術和資金卻換不來一款成功的工業軟件產品。近日,就工業軟件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者採訪了 SAP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彭俊松博士。

SAP 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彭俊松博士彭俊松認為,目前全球真正擁有比較完整的工業軟件體系產品的國家只有“兩個半”,其中德國、美國各算一個,德國以 SAP、西門子為代表,美國以ANSYS、PTC、歐特克、ORACLE、霍尼韋爾為代表,這兩個可以向全球其他國家輸出從研發、管理到生產的成體系的工業軟件產品。另外半個就是法國,以達索、施耐德電氣為代表,其他的如英國、日本、意大利等工業國家,工業製造能力非常強大,但沒有發展出可以走向全球的工業軟件產品。由此可見,發展工業軟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么工業軟件的發展如此困難?就此問題彭俊松博士進行了專業解答。

他認為,工業軟件的發展要滿足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需求,由於工業企業的需求千差萬別,很難在個性化需求和軟件的重複應用之間找到技術和商業的平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工業軟件開發過程中面對的最大挑戰。

為什麼工業軟件的發展如此困難?

彭俊松談到,經過 40 多年的發展,SAP 已經將自己的工業軟件推動到全球 25 個重要行業以及主流的工業國家,這么多的行業客戶使用的都是同樣的SAP 系統,SAP 用同一套系統解決不同行業千人千面的需求,根本原因就在於 SAP 對不同行業客戶的業務需求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和精妙的設計。SAP

可以從不同行業需求中提取共性部分,並將這部分需求作為核心功能進行高度抽象化,在面對行業客戶的具體需求時再進行針對性的複用開發,即便後續要進行產品迭代或升級也不影響核心功能的使用,而這正是 SAP 的核心競爭優勢所在。

隨著全球工業的智能化轉型,很多巨頭試圖憑藉強大的技術、資金以及多年的行業經驗開拓工業軟件市場,結果大多鎩羽而歸。最重要的一點是缺乏行業積累,對不同行業的企業需求理解不夠深入,無法從核心功能上滿足不同行業千人千面的應用需求。但儘管工業軟件的發展過程艱難重重,但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企業都在積極推動發展國產工業軟件。

對於如何推進中國工業軟件的發展,彭俊松給出了建議。彭俊松認為,改革開放 40 年來,很多國外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中國人最後都做到了,這說明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是非常了不起的。

為什麼工業軟件的發展如此困難?

20 年前,SAP 進入中國感受最深的是中國企業在信息化方面的薄弱,基本上很多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都是一片空白,當時 SAP 的做法是用國外的行業實踐來指導中國企業的信息化實施和應用。這一時期,由於中國沒有發展自己的工業軟件產業,企業的信息化推進基本依賴國外的工業軟件產品。

20 年後,感受最明顯的是中國企業正在在很多領域趕超過國外同行,比如在電商、移動支付等領域,這都是中國企業未來可以進一步引領全球發展的市場。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政府積極推動智能製造轉型以及鼓勵企業發展工業軟件,目前國內很多科技巨頭通過與工業企業的合作打造適用於各種場景的工業平臺,中國企業有技術、有機會、有需求誕生一批屬於自己的工業軟件企業。未來 SAP 將進一步加大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國產工業軟件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