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滋市委宣傳部:愛心助力,不讓貧困有“遺傳”

打贏脫貧攻堅戰,眾人拾柴火焰高。市委宣傳部注重借力社會力量,愛心助力,合理規劃,短、中、長結合,培育內生動力,竭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助力結對幫扶村——省級貧困村土橋村脫貧摘帽。

松滋市委宣传部:爱心助力,不让贫困有“遗传”

短期規劃“吹糠見米”。找到結合點,破解“有想法、沒辦法”的燃眉之急。

村民姚明貴家有養雞、養豬條件,結對幫扶人黃振亞從資金技術上給予支持,還主動幫他聯繫銷路,將產品賣到了武漢。

村民陳啟波有一塊10畝地的低窪田,籌資挖起了蝦塘,可是再無資金購苗。駐村工作組跟銀行對接,結果遭遇障礙。工作隊員丁勇比他更急,私掏腰包給他借了5000元,小龍蝦如願養起來了。

村民向常燕有養雞技術,沒有啟動資金,結對幫扶人通過建設銀行爭取到5000元貸款,養起了200只土雞。

愛心助力,激發內生動力發展產業,貧困戶實現當年脫貧。

松滋市委宣传部:爱心助力,不让贫困有“遗传”

中期規劃循序漸進。將著力點放在貧困戶在讀大學生身上,為脫貧奔小康增後勁。

村民楊兆成身患肝病,妻子殘疾,女兒讀大學。幫扶責任人陳熳與其女兒楊巧玲建立了深厚感情,求學期間不間斷地交流生活、學習情況,幫其順利地完成了大學學業。去年楊巧玲畢業後,在武漢一家賓館就業,自給自足的同時,也逐步擔起了家庭的責任。

村民鄭名華的兒子鄭永軍在讀建築類學校,幫扶幹部程葆春發現鄭永軍性格內向,不僅在年節時候與他面對面交流,平時還經常電話聯繫,引導他打開心扉融入社會。如今他在工地打工,融入了新的團隊,有了穩定的收入。

村民張倫新身有殘疾,兒子張安陽光開朗,幫扶幹部艾松與其結為兄弟,無話不談,無忙不幫。去年張安畢業入職中建四局,工作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去年11月父親張倫新截肢,他貼身照顧還承擔了部分費用。

通過二至三年的“愛心接力”,中期規劃落地開花,貧困家庭迎來曙光。

松滋市委宣传部:爱心助力,不让贫困有“遗传”

長期規劃“培育希望”。脫貧的根本就是阻斷代際傳遞。市委宣傳部咬住難點不放鬆,先後聯繫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市愛心公益組織,一對一幫扶貧困孩子健康成長。

以“六一”為切入點,組織大型聯歡活動,既豐富了孩子們的節日,又開展愛心結對,面向下一代開展“愛心助力”。12名留守兒童中有4個孩子是貧困戶的子女。

結對的“愛心媽媽”每月至少聯繫一次,主動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人生學習的引路人、健康成長的保護人。“媽媽”們將留守兒童接到城裡,到圖書館一起博覽群書,到電影院一起觀看影片,到溼地公園、遊樂場開心遊玩,幫他們添置換季的衣服,購買學習用品,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努力上進。

愛心綿力,點點滴滴,澆灌希望,不讓貧困有“遺傳”。(來源:松滋政府門戶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