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家庭孩子的3千萬詞彙差距,真的是普娃無法逆襲的鴻溝嗎?

貧富家庭孩子的3千萬詞彙差距,真的是普娃無法逆襲的鴻溝嗎?

看點

三千萬詞彙鴻溝,是美國不同階級孩子四歲左右所存在的詞彙量差距。這巨大的差距,真的是由經濟體條件造成的麼?下文中,外灘君將會為讀者介紹:“三千萬詞彙鴻溝”的來龍去脈;親子交流中應當注重詞彙數量還是質量;並尋找其他能提升孩子詞彙量與交流能力的方法。

文丨程陶然 編丨Travis

根據美國一些學者的調查,美國不同階層的孩子,長到四歲左右,彼此之間積累的詞彙學習差異高達3200萬個之多。

更明確地說,在經濟條件中上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其積累的詞彙學習量遠遠超過了在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

這一研究結果聽上去令人震驚。當這項研究被介紹到國內,更是引發了許多家長的關注

孩子的語言能力,真的是由家庭的經濟條件來決定的嗎?這些研究到底揭示了怎樣的秘密?外灘君梳理了相關的研究,帶大家一起看看孩子的語言能力的成長,學習能力的提升,究竟和什麼最相關?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三千萬詞彙鴻溝”

到底是怎麼來的?

上世紀7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遜發起了著名的“對貧困的戰爭”,其中一項著名的舉措,就是研究如何優化貧困兒童的教育問題。

對此,美國國家教育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們靈光一閃:“我們能不能通過電視來幫助貧困孩子獲取知識呢?”

在這樣的設想下,1968年,著名的兒童教育類節目《芝麻街》正式上線,發展至今,這檔節目成為了美國乃至世界各地學齡前兒童消遣娛樂、學習知識的良師益友。

作為一檔劃時代的新節目,《芝麻街》在當時的美國引起了轟動,開播一年多,政府與學術界都迫切的想知道這檔節目是否達到了它所設立的初衷——即幫助貧困兒童更好的適應將來的學校生活。

帶著這樣的問題,明尼蘇達大學的社會學家蒂奇納和他的同事們開展了針對《芝麻街》收看效果的研究,然而結果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根據蒂奇納小組的調查,儘管同樣收看《芝麻街》,但家庭收入情況較好的兒童從中獲取的知識和信息,超過了那些家庭較貧困的孩子,因而《芝麻街》的播出不但沒有縮小貧困兒童與其他人的智識差距,甚至還使兩者之間學識的“溝壑”越來越大!

蒂奇納認為這種現象的來源是家庭經濟水平的差距,還為這種由經濟差帶來的智能差取了一個著名的名字——

“知識溝”現象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1970年,第一篇關於“知識溝”現象的論文由蒂奇納團隊發表,此後SES(Socioeconomic status,即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成為了研究兒童學習情況繞不過去的重要指標。

八十年代,研究孩童學前語言能力培養的美國學者Betty HartTodd R. Risley經過調查後發表文章,得出了更令人震驚的說法。

在調查中,他們根據SES的不同,將孩童的家庭劃分為高SES背景、中等SES背景、低等SES背景救濟家庭四類。

根據他們的調研和計算,在兒童四歲進入幼兒園小班之前,高SES家庭的孩子,至少比低SES家庭的孩子,多積累了3200萬的詞彙學習差異。由此誕生了著名的“三千萬詞彙鴻溝”這一概念。

為了跨越這“三千萬的鴻溝”,美國社會各界做了各種各樣的努力,從各式各樣的公益學前教育機構到類似於“計步手環”的記錄父母與子女交流頻度的“計語器”,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然而,教育學術界一股反對的聲音也在不斷的研究中發展壯大——學齡前兒童語言能力的差距,真的是由家庭的社會經濟情況造成的嗎?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半個世紀以來,對於SES的抨擊在學界從未停止過。

有的學者從理論角度批評“知識溝”假說把學習模式看的過於單向和絕對,也有學者通過實驗,總結數據得出了與上述結論大相徑庭的結果。

到了最後,連蒂奇納自己都公開承認自己當初的實驗具有片面性,把階級和學習兩者直接聯繫起來是盲目的,在綜合各種複雜因素後,能歸結到經濟因素上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了。

目前,大部分沿著“知識溝”理論做研究的學者都承認,相比於經濟差異,方法和動機,對孩子的學習有更深遠的影響

細化到語言學習上,對於學齡前兒童而言,父母的言傳身教,毫無疑問是絕對的主導因素,而究竟怎麼做,則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近期,來自UIUC、波士頓大學等院校的研究顯示,父母引導孩子說話、閱讀的方式對3-6歲兒童將來語言能力的提升的作用,

遠大於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影響。

注意與孩子交流中詞彙的多樣性、改善說話方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未來在學習中的語言能力的增益,甚至可能比孩子天生的語言能力與天賦都來得關鍵。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交流中詞彙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UIUC)在2015年開展的一項實驗,他們一共邀請了二十位年齡在1-3歲的孩子與他們的父母,觀察親子之間的交流情況,並跟蹤參加實驗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語言學習情況。

他們發現:在親子交流中,父母所使用的詞彙的多樣性與準確性,對學齡前兒童的語言能力的提升呈現出緊密的正相關性。

在過去的研究中,學者們一般認為,在孩子兩歲半之後,父母在與子女交流中應當多多注意詞彙的變化,即詞彙多樣性;而在兩歲半之前,父母使用詞彙的質量並不關鍵,更重要的是數量,即父母應儘可能多的和孩子交流,不管交流的質量如何。

然而,UIUC的專家通過實驗,駁斥了這一結論。

他們發現:在孩子一歲半時,父母在交流中所使用的詞彙質量,直接影響了孩子在兩歲半時的語言應用能力。

相比起交流詞彙量較少的孩子,與父母交流質量更高的兒童在兩歲半時的詞彙量要高出30%

並且,這種差異會持續產生影響,父母的多樣詞彙使用,直至四年級,依然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產生著具有相關性的正向影響。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那麼,父母使用詞彙的質量是否是由父母本身的教育、社會、經濟背景所決定的呢?實驗組依然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事實上,在與1-3歲的兒童交流過程中,考慮到孩子的理解力,並不需要使用那些艱澀難懂的生詞。同時專家也發現,父母使用的語法、句型是否多變,對孩子的語言能力並沒有什麼顯著提升。

如何將簡單的單詞說的準確、靈活,是交流的關鍵。

以動詞為例,在實驗中,有九個動詞被全部二十位家長使用到,分別是“do, get, go, have, look, play, put, see, want”,實驗組把這些動詞歸類為“輕動詞”

這些動詞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現,然而它們都缺乏精確性,表意含糊,就像中文中的“做作業”和“做大人”中的“做”字的不同含義一樣,這類詞在使用中往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才能推導出實際的意義。

專家認為,“輕動詞”雖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表達形式,但對於孩子來說,卻不夠具體,會增加語言的模糊性,使他們無法更準確的表達自我。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將這些詞稍稍轉變一下,就可以讓孩子更精確的理解詞與詞之間的不同與差別。

例如,在實驗中,20位家長共175次在孩子玩耍時使用“play”一詞,而僅有三位家長在孩子玩耍時,把“bounce(跳), lift(舉起), toss(扔)”等遊玩中的具體動作當做和孩子交流的一部分。

具體的動詞的使用,也顯著地提升了孩子對相應文字的理解力與詞彙量,使得孩子在之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表達意思更為精確、靈活。

實際上,對於1-3歲的孩子,詞彙量的積累,同樣也是思維和理解力的訓練,單純的“背單詞”並沒有顯著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詞彙的學習與生活體驗相結合,用學會的語言去精確地表達。

而這就要求家長用更精準的方式去與孩子交流,這種轉變並不要求家長有何等高超的知識水平,更多的是一種思維和意識的轉換。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用語之外的說話方式同樣重要

對於三歲之前的兒童而言,積累詞彙,用多樣準確的單詞描述問題,是語言能力培養中更為重要的因素。

但是到了孩子三到五歲這個階段,較為複雜的句子描述和事項交流,就成為了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不過2016年波士頓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很多時候父母並不知道在和孩子交流時,究竟什麼樣的說話方式是對的。

該實驗組共邀請了32位三歲至五歲之間的兒童與他們的家長參加,實驗的方法是讓孩子和家長一同面對一面電腦屏幕,屏幕中每次出現六個物體,家長要通過描述讓孩子選擇屏幕中被實驗組指定的某樣物體,通過攝像機對孩子目光方向的捕捉和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該兒童是否理解、以何種速度理解父母所描述的物體是什麼。

專家們首先發現:孩子能否理解父母說的話,與父母與孩子交流的頻率並無明顯關聯。

經過數學模型的計算後,父母發言量的多與寡幾乎不會對孩子理解某樣事物的概率與難易程度造成任何影響,而與此同時父母描述物品的方式和用語,則決定了孩子的理解與否。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首先,是父母與孩子交流的語速問題。專家們驚訝的發現,大部分家長在與學齡前兒童交流時,保持著他們和成年人交流中相同的語速,而並沒有針對孩子的理解力與信息處理能力相應地降低描述物品時用語的速度。

其次,則是家長常常把複雜的形容詞與定語放在目標物品前去描述它,尤其是當屏幕中的目標物體與其他物體較為相似時(如印著斑點圖案雨傘與印著條紋圖案的雨傘同時出現),這一點更加嚴重。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大腦尚不具備處理這樣的長難句的能力與習慣,這使得他們在面對這類描述時往往會困惑不解。

實際上,要改變這些並不困難。研究人員的建議是,家長應當改變已有的表達習慣,用更適應孩子思維與能力的表達方式與之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孩子理解家長語言中表達的內涵,從而學會其中的語義。

一方面,在與三至五歲兒童交流時,家長最好相應地

降低自己的語速,適應孩子的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當面臨涉及到多個修飾詞的複雜事物的描述時,家長應主動改變自己的描述方式。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實驗發現,同一樣物體,家長描述語序的改變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理解,比起穿靴戴帽的前置描述,先說出物體的具體內容,再添加修飾條件更方便孩子的理解。

例如,相比起“長方形的桌子”的描述,“這是個桌子,它是長方形的”的交流方式更能獲得孩子的理解。

專家解釋稱,形容詞與名詞的搭配,在語法上更為複雜,讓孩子難以抓取詞語中的主要部分,而先將物品的主幹拋出的做法,則能更明確地表達出意思的核心,讓孩子首先理解目標是“桌子”,此後才是“長方形”這一限制條件。

這樣的表達也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對於形容詞與物體之間關係的理解,從而為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方能良性循環

日常交流中的用詞用語,對學齡前兒童積累詞彙,鍛鍊表達與理解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想要在學校的語文學習與文學練習中佔得先機,僅有口頭表達是捉襟見肘的。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芝加哥大學的學者們發現,在兒童1-6歲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將來的語文課堂學習有著良性的促進作用。

根據他們的統計資料,父母是否花時間帶領學齡前兒童培養閱讀習慣,與孩子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呈現出明顯的正向關聯性。

那些在上學前,就在父母的引導下進行閱讀的孩子往往在詞彙量、閱讀習慣與能力以及學習興趣上更為突出。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專家們發現,學齡前閱讀對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1. 書本能提升家長與孩子交流的質量

專家們發現,由於兒童本身並不具備獨立進行閱讀的能力,幼兒讀書實際上是在與家長的互動中完成的,本質上也是一個孩子與父母交流的過程。

相較於面對面的口頭交流,與書本相結合的互動,往往能起到更好的語言學習效果。

父母通過解釋書本中的插圖與故事,能更好的讓孩子理解書中的表意,而書本的內容相較於口頭對話往往更規範、更抽象,這樣的內容也更符合之後的課堂學習的要求與範式。

經過父母的口頭解釋,孩子能更早懂得這些未來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與知識,是簡單的日常交流所做不到的。

2. 讀書習慣對孩子內在學習動力有著促進作用

研究表明,相較於閱讀量較少的兒童,在學齡前養成了閱讀習慣的孩子,在課堂中會展現出更強的閱讀意願與學習動力。

這是由於在1-6歲的閱讀中,孩子能更早地獲得閱讀所需的技能和意識,由此,這些孩子也會更早地通過閱讀在同齡人中佔得先機,享受到成功的滋味,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自己閱讀的意願與能力,從而形成“馬太效應”的良性循環,使他們可以不斷擴大自己的語言優勢。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在《不平等的童年》中,美國社會學家安妮特-拉魯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文化資本”的概念,即孩子的教育成功與否並不取決於父母有多少資金、人脈等“金錢資本”,而是取決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態度

這一“文化資本”。

語言的學習既不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也不是之乎者也的學術論文。事實上,從語言誕生開始,它的價值就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同樣地,能否學好語言的關鍵也在於能否貼近生活的實際。

對於蹣跚學步的幼童而言,打好語言和學習的基礎,並不需要父母有多淵博的學識,有時需要的只是一個思維的轉變。

“3000萬詞彙的鴻溝”並不是階級的鴻溝,也不是能力的鴻溝,跨越它所需要的,有時只是更科學的交流手段和更合理的思維方式。

贫富家庭孩子的3千万词汇差距,真的是普娃无法逆袭的鸿沟吗?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