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近代發動去漢字化運動,為什麼如今身份證又開始使用漢字了?

葫蘆讀史


大家好,本人是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博士,長期關注和研究中日韓三國民族和歷史問題。

首先擺明我的觀點:韓國人又開始使用漢字的表面原因是韓國文字自身有巨大的缺陷,無法完全拋棄使用漢字,但是更深層的原因是中國的重新崛起,導致世界和地緣政治格局發生鉅變,韓國人必須為在新的環境下生存下去而重新迴歸中華文化圈。

1. 韓國恢復使用漢字的表面原因:韓文的巨大缺陷

今天韓國人使用的韓文是朝鮮世宗大王創制的,但是一直都無法動搖漢字的主導地位。韓國獨立後分別在1948年和1970年兩次展開廢除漢字的運動。但是隨著漢字在韓國的徹底廢除,各種問題也暴露出來。

《訓民正音》是朝鮮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主導創制的朝鮮語文字,又稱諺文,為純拼音文字


漢字影響了韓國文化上千年,有著歷史悠久的傳承,形成了嚴謹的體系,並不是韓文所能完全取代的。

韓文這個拼音文字有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它只能表示發音,那麼遇到同音異意詞的時候就非常容易出現錯誤。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們都不使用漢字,而只能用拼音了,那麼如果收到有人發來的信息是 shanghai,那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這個詞可以表示“上海”,也可以表示“傷害”。必須有上下文對照看,才能判斷出其準確意思。

在2009年6月韓文的這個缺陷就導致了一次重大事故,當時韓國高鐵第二期發生了枕木龜裂的事件,經過調查發現是因為韓文無法準確表達意思是這次事故的罪魁禍首。在韓語裡“방수”(讀音為“bang su”)可以表示“防水”,但是也可以表示“放水”,而設計要求枕木需要做防水處理,但是製造工廠卻把“방수”這個詞理解為“放水”,於是添置了吸水性材料,造成了全部15萬5千多根枕木成為次品而需要重新鋪設。

由於這種先天的不足,導致韓國在法律、醫學等需要準確表達意涵的領域仍舊必須使用漢字,韓國醫法文史四界都必須通過國家漢字考試。而韓國人在身份證上必須註明漢字名字,就是為了避免因為同音字太多而無法區分姓名。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漢字


也就是說韓國人重新使用漢字是因為漢字的實用性。但是這僅僅是表面原因,這一現象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2. 韓國恢復使用漢字的深層次原因:中國的重新崛起

兩天前(8月31日)韓國文在寅政府宣佈決定儘早收回包括龍山基地在內的26處駐韓美軍基地,而在更早的8月22日韓國宣佈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文在寅政府宣佈將收回26處駐韓美軍基地


很多朋友會問,我們現在在談的題目是韓國人為何開始使用漢字,上面這兩則新聞和這有什麼關係?我在這裡想說這裡面關係大了。因為使用漢字並不是一個教育問題或者信息傳播手段的問題,而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我們回顧一下韓國人拋棄漢字的歷史背景,首先必須明確的是韓國的前身朝鮮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以附庸的身份存在的,從來都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強國。所以在封建時代,由於中華文明一直處於強盛期,作為附庸的朝鮮是必須維持與自己的宗主國的交流暢通,所以必須保持文字的一致性的,即便當時世宗大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但是也無法動搖漢字的主導性地位。


1949年韓國漢城的老照片,到處都是漢字


而到近現代後西方文明崛起,中國國力大幅衰落,完全失去了對周邊民族的影響力。韓國不僅從中國的藩屬變成了獨立國家,而且這個千年附庸又有了新的主人,那就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集團。而當時紅色中國是西方的敵對方,那麼作為美國人小弟的韓國自然要劃清與中國的距離。

於是韓國政府開始推行改革政策,全面去除中國對韓國所造成的歷史性影響,這其中就包括拋棄使用了上千年的漢字,轉而全面使用自己的文字,同時加強英文教育。

但是今天情況又有了改變,曾經一蹶不振的中國在經歷了長期的忍辱負重後又重新崛起了。中國在政治、經濟、科技、軍事、金融等各個層面對西方發起了全面的挑戰,而二戰後美國在亞太地區所建立的統治秩序如今正面臨中國的猛烈衝擊。

在中國弱小的時候韓國可以做到騎牆,也就是政治軍事層面與美國保持一致,在經貿領域與中國合作。但是,當中國逐漸強大後,韓國這種兩邊討好的戰略就沒法走下去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薩德事件。

韓國本打算配合美軍搞薩德系統的部署,稍微安撫一下中國就行了,然後繼續賺中國人的錢。沒想到中國在經濟層面對韓國實行了全面封殺,因為中國是韓國的最大外貿夥伴,韓國的娛樂業、旅遊業、科技和工業遭到了巨大打擊。


因為薩德事件,很多韓國企業遭受重創


自從中國因為薩德事件開始對韓國實施經濟制裁以來,韓國的三星、現代等大型企業的財務數據表現十分難看,市場份額被不斷壓縮,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因此,韓國極力希望恢復與中國的經貿關係。

另外一方面,美國的特朗普政府不僅在經濟上無法支持韓國,還要求韓國提高向美國交納“保護費”的額度。於是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導致韓國決定儘早收回包括龍山基地在內的26處駐韓美軍基地。什麼意思,這就是韓國人在威脅要把美軍趕出朝鮮半島。

韓國人逐漸意識到曾經的兩邊討好的騎牆戰略以及無法再繼續下去,未來他們必須在中美之間做一個選擇。而越往後走,勝利的天平越往中國傾斜,因為韓國如果想要生存,必須依賴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美國人可養活不了韓國人。

中國利用經濟力量對韓國實行的打擊,進一步撕裂了韓國和美國之間關係,而美日韓軍事同盟則是美國亞太安全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礎。現在韓國先是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然後又表示要收回駐韓美軍的基地,這些舉動都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建立的安全體系十分不利。


美韓軍事同盟正在被不斷撕裂


中國的全面崛起必然將美國的勢力逐漸趕出西太平洋地區,而西方工業革命之前東亞以中國為主導的地緣政治格局必然將得到恢復。而韓國的身份也必然將從目前美國人的馬仔,重新迴歸中國的小弟。

其實,韓國人還是比較敏銳的感覺到了這個趨勢,只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當年我還在留學時韓國同學就告訴我,韓國人為了生存必須掌握英語和漢語這兩種外語。


在今天的韓國恢復漢文教育是大勢所趨


所以近些年漢語教育在韓國火的一塌糊塗,會中文已經成為韓國社會的剛需。在這個大背景之下,韓國人恢復漢字也就成為了必然。目前韓國已經推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同時韓國教育部宣佈從2019年開始小學高年級教材將恢復標註漢字。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韓國重新迴歸中華文化圈。

歡迎大家點贊留言,記得關注我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私信,願意與大家分享更多歷史文化類的資訊。


天可汗文化


韓國一直推行去漢字化,但像身份證這種重的證件上一直用著漢字,主要從韓國和漢文化淵源來說,都同屬大中華圈。

一直以來,這個國家都有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對漢文化排斥,一方面要非法搶佔,最典型的就是拿中國的傳統文化申遺,當然也有韓國有學者還聲稱漢字是殷商時期的高麗人發明的,有了這些文化爭執也就有了去漢字化運動。

不管怎麼說,100年前漢字是韓國的主流文化。所以現在韓國人還保持者這種習慣,像在他們的居民身份證、公司名稱、大酒店名稱等等。

至於韓文最早源自於1443年。朝鮮王朝世宗下令創造庶民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文字,才開始了韓文,到了二戰日本侵略朝鮮,進一步開始推行本土文字,後來恢復獨立的韓國繼續使用漢字,在教科書中仍然有漢字的存在,到了1968年,朴正熙總統下令從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

雖然去漢字化,但是在重要的證件上,韓國有不得不使用漢字,這是為什麼呢?那時因為韓文是表音文字,而漢字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最大的弊端就是它好像是中文的拼音,無法表達清楚字的意思,比如說你說姓張,在韓文中“張”“章”寫出來都一樣。只有同譯成漢字的時候,才能代表真正意義的名字。因此,韓國人改名字要先從漢字裡面找出相應的字,然後再翻譯成韓文,這就是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會有中文標識的原因。


葫蘆25


這個說起來就有意思了。話說1948年韓國建國後,把漢字給廢除了。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二,他們認為漢字學起來太難了,不如朝鮮文字學起來方便。

韓國文字是表音文,中國漢字是表意文。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嗯,我打個比方吧。假如某一天,咱們不用漢字書寫了,通通改用漢語拼音,而且還不標聲調,你讀起這麼一大堆的漢語拼音文是什麼感覺?韓國廢除漢字後,就如同我們看沒聲調的漢語拼音文那樣,寫出來的文章、詞句,如果你不從頭到尾看,你恐怕都看不明白它的意思。更要命的是由於它沒有聲調,很容易“表錯意”。就拿漢語拼音來舉例,比方說fangshui,你可以將它理解為防水、放水、防誰、放誰、房稅五個意思。如果你不從頭到尾的看,當你看到這個fangshui的時候,你就不能正確的理解它是什麼意思了。正因如此,所以這些年韓國人在自己的身份證上標上漢字,防止出現將人弄混的情況。

另外,由於韓國積極推行去漢字教育,如今韓國懂漢字的人越來越少。這就造成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後果。由於韓國的歷史典籍、文獻都是用漢字書寫的,但在廢除漢字後的今天,很多韓國人如果不看翻譯,根本不知道自己老祖宗在寫什麼。反倒是去韓國旅行的中國人,看著韓國的歷史典籍、文獻,不需要找人翻譯,只要你懂得看文言文就能看得懂是寫啥。想想這個被網友戲稱為“宇宙第一強國”的國家,天天和我們搶四大發明、李白、杜甫、屈原、端午、中秋……,卻連自己老祖宗寫的東西都看不懂,實在是可憐可氣又可笑。這也是為什麼韓國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恢復漢字的原因。


血染戰旗紅


內因:韓國自身需要

自從他們的爛世宗大王頒佈《訓民正音》後,韓國文字開始了獨立之路。

但是,韓文本身是表音文字,表達經常會出問題。比如:

“李哥,您可真是個講究人。”

用韓語表達出來就成了“李哥,您可真是個jiangjiu人。”

這裡的"Jiangjiu",意思是講究,但是還有可能是將就。

所以大家懂了嗎,韓文只是表達發音,並不能準確表達意思。

所以這麼多年來,韓國人自己也認識到了韓文的侷限性,一直有人呼籲恢復漢字。國內有知識的人大部分都會寫漢字,而且漢字在韓國的地位本來就高,而那所謂的“韓文”,只不過是韓國本來的方言,相當於粵語,然後拿粵語的發音,做出來的文字。

外因:中國的崛起

外因就是中國的崛起。

漢字之所以被周邊很多地區拋棄,跟中華文明的近代衰落密不可分。

古代,周邊國家因為需要從中國獲取文明,生產資料,生產技術,同時中國也是周邊文明的交流中心,對周邊文明擁有強大的吸引力。

而近代中國的衰落,導致周邊國家開始思考國家衰落原因,也認為中華文明不是那麼優秀。

甚至我們自己都曾經認為應該廢除漢字,用羅馬文字。

這特別像一個loser,失敗了,然後想,哎呦,我是不是,這不對,那不對...

然後呢,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導致中國的政治制度和中華文明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同時中華文明也愈來愈強勢,韓國只不是受中國影響的眾多國家之一。

這個理由就像為何現在世界上英語被普遍學習一樣。

哦,說個題外話。韓國是確確實實的發達國家,就像國外人認為中國還依舊落後一樣,還有很多人依舊認為韓國不是發達國家,或者認為韓國只是接近發達國家,然而

韓國是真真正正的發達國家。


用戶3683077430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話說大宇宙帝國——韓國,它就是個錘子。就這麼一句話估計就有人反駁了:“這韓國不是高麗棒子嗎?咋就成錘子了?”你快拉到吧,趕緊得,把那棒槌收起來,趕明個這老不要臉的又要整過去申遺去,你還不得帶一肚子氣。

亞洲這幫子老鄰居里,不要臉的人海了去了,這最屬高麗棒子那叫個臉皮厚,吃著大華夏的飯,端著大華夏的碗,回頭吭哧吭哧的就把大華夏做飯的鍋給你砸了。跑到聯合國,嚷嚷這也是他的,那也是他的,那叫一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過去韓國那官方語言是咋回事呢?

咋說呢?咱大華夏自打有了人開始,那文明的圈子一圈一圈的擱外頭激盪,亞洲這嘎達受到咱大華夏文明的薰陶那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燻也能把他們燻死。

而韓國充其量這就是咱大華夏文化圈子裡的一個附屬物而已,讓他掐著腳指頭去算,攏共小一千年的歷史,他再想往前扣扣都扣不出啥花活來。

您如果溜達到他們那國家圖書館,瞅瞅他們的歷史書,一眼瞅過去,您還以為自己個呆在大華夏的地界,全是用咱那方塊字——漢字寫成的。

這要是擱滿清之前,韓國那官方語言他就是漢語,就那平頭老百姓想整點回去,根本就沒有那資格。

所以擱過去韓語,您可以把他想象成一種聽不明白的方言就成。您要是想和俺要證據,您回頭查查他們的歷史。那會他們也是學咱大華夏搞啥科舉制,那科舉考試的卷子一水的全是漢字,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當然他們到是想要用自己的語言答題,但問題是根本就沒有,你說這事弄的,尷尬不!

其實要俺說漢字的使用權,咱就應該收取他的版稅去,這都多少年了。

當然咱也不在乎他那三瓜兩棗的,就是瞅著他來氣。

為嘛他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呢?

這事說道根子上是民族的強大造成的必然結果。

所以說真的韓國擱近代開始去漢字化運動,這事本質上講,都是滿清這扯大腿的鬧騰的。

為嘛這麼說呢?大傢伙也知道滿清整個小三百年的統治,咱大華夏別說是進步了,整個就是一個文化的大撤退,世界之林老大的寶座拱手就讓人了。結果被大鼻子老外掐著脖子的打,打的那叫個鼻青臉腫的還的跪地上給人家賠禮道歉,割地賠款的,就那小樣一提起來就心口疼。

咱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大他不僅僅是拳頭的大小,而且他的表現是一種文化和文明的傳播。

咱舉個例子,你比方說美國,為嘛好萊塢的電影那麼的暢銷。第一個他確實製作精良,第二個您沒有覺得他那電影裡沒有夾帶私貨,崇尚啥個人英雄主義,他那電影裡,裡裡外外講的不就是最後美國佬拯救了地球的事?

您瞅瞅人家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帶停電的,那網絡嗖嗖的快。

啥這科技,那科技啦,這不明裡暗裡的說他們的強大。那會把俺們這些個小青年那叫個嚮往。

所以打那個時候起,啥萬聖節,啥聖誕節各種也樣的老外節日湊熱鬧一樣的往咱大華夏地界溜達,那個小時候小青年那叫個來者不拒,全盤接受,感覺過這節日就咋樣咋樣了,洋氣的不得了啊!

整個刀叉吃飯,還得給胸口上整一條白綾,嚯!這叫個時髦啊!這要是過咱大華夏傳統節日,那叫個嫌棄,認為土的掉渣,那叫個啪啪的掉啊!

可翻過來擱現在,咱大華夏強大起來了,但相比較美國來說,咱還是差點,這咱得承認!畢竟咱用了五十幾年的時間去追趕一個領先咱好幾代的國家不是!

但您瞅瞅,最簡單的,清明節咱燒紙錢給老祖宗享用,就這民族傳統習俗,都整到國外變成了祖先錢,一大幫子老外也想嚐嚐鮮,你燒一把俺燒一把,那模樣比俺這大華夏的人都虔誠!

還有那中餐,擱過去那也就是在一小部分老外裡邊流傳,可您到現在,中餐?那也是高檔享受,老外吹牛皮,說自己個吃過啥模樣的中餐,那嘚瑟勁,你都感覺不可思議。

所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大,對外表現就是文化和文明對外的傳播。而這種傳播意識不是你故意的,而是他專門的去接受。

咱把話撩這裡,過去老外過情人節,隨著咱大華夏的強大,老外應該開始過起了七夕節,而且咱現在認為都老的掉渣的節日勢必會被他們撿起來,過的比咱還像回事!

話說回來就滿清那慫樣,還文化傳播?你快拉到吧!

韓國去漢字化

咱說一個甲午海戰就把滿清的懦弱給撕扯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小鬼子那叫個得意,把朝鮮一腳給踹趴下了,這就開始在朝鮮的地頭上去漢文化教育。

過去朝鮮那世宗大王創造的訓民正音,就是為了平民使用方便創造的一種拼音文字,這就摻和到了朝鮮官方所使用的漢字裡頭,這就形成了最開始的朝鮮文。

這到了二戰結束後,那朴槿惠的老爹朴正熙整出個漢江奇蹟,這一傢伙把自己個嘚瑟的,在加上這朴正熙本身股子裡頭就認為自己個是個日本人的緣故,這就開始一本正經的去漢字化。

誰讓那個時候的韓國他的經濟確實牛,韓國人老有錢了,這一傢伙眼珠子就長腦殼頂上了。這朴正熙就發出了政府令,從小學開始,那教授的文字裡頭就不允許出現漢字。請大傢伙注意是不允許。

這把朴正熙一傢伙就開心壞了,嘚瑟的不要不要的,回頭他就發現,他們的憲法如果把漢字全扣了,這就不是個東西,根本讀不出個所以然來。

咋整?這就允許憲法裡頭有漢字,回頭又發現這一傢伙改完之後,新一代人根本就沒辦法瞭解他們的歷史,畢竟他們的歷史都是漢字寫成的。

當然在朴正熙的眼睛裡,這就不算個事,畢竟他們的歷史也沒幾年不是。

在有,名字的混亂,擱大會上一叫“朴正熙!朴正熙!該你了!”

咔嚓一下,您就瞅吧,啥票證系,飄真系,嫖鎮西都竄出來了。畢竟他那所謂的訓民正音就是個拼音而已。這頓嘚瑟的把臉都給打腫了。

得咧,1990年韓國人就又開始允許在姓名當中使用漢字,還一本正經的做了規定,只能使用二千八百五十四個,其他的就不能使用,使用了就是犯罪。

就這嘚瑟勁就別提了,他這麼規定使用了幾年下來,韓國一幫子人又開始嚷嚷要恢復漢字,這一傢伙名字當中使用漢字這就膨脹到了八千一百四十二個。

這數據是啥概念,咱漢字大約認識五千個字,您讀個書看個報就沒啥問題。他這都趕到了八千多個了,這也沒誰了,當然他們僅限於使用,至於是嘛意思韓國人並不明白這些個漢字的意思。

所以大傢伙能看的出來,這是個自尊心極強,但又很自卑的民族。

韓文說穿了,這就不是一種成熟的語言,現在聯合國想要給這文字劃分一下語系,一幫子專家都快打破腦殼了都沒辦法確定這物件是啥語系的。

要俺說這就是一種不入流的方言而已,還嘛語系,照他們這麼折騰下去,得咧,這就得到派出所整個證明文件,證明你爹是你爹的文件,因為他們那文字根本就區分不開,是不?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韓國古代官方文書一直用漢字書寫。後來雖然發明了韓文,但只表音,不表意。韓文只能用做口語交流,書寫的還要是漢字。


韓國去漢字化多年之後。與2019年,重新恢復小學的漢字教育。寫說明韓語是種不完善,有重大缺陷的語言。

下面就列舉一個只表音,不表意得實例:韓國棋手李世石如果用韓語,與李師師完全相同。

所以,韓國是無法廢除漢字,並重新恢復了漢字教育。

我建議,為了滿足棒子的虛榮心,他們可以把漢字申遺,這樣就是韓國人發明的漢字。他們就不自卑了。



楊朱學派


韓國身份證上為什麼標準漢字名?應該從三個角度來說。

首先,我們從韓國文字歷史角度來說。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很長一段歷史上,朝鮮都是中國的附屬國。100年前,韓國還是一個僅限於使用漢字的國家。不僅公文如此,日常文字也是同樣,統治階級以用通曉漢字為榮,史書用漢字來書寫的。至於韓文的出現,始於1443年,由朝鮮王朝世宗下令創造,被稱為"訓民正音",但當時貴族不同意使用,只能主要給庶民使用,統治階級依然使用漢字。

其次,我們從韓國去漢化弊端說起。1950年韓戰,韓國首先在軍隊中統一使用韓文,後擴展到全國。到了朴正熙時代,為從根源清除漢文化對於韓國的影響,韓政府從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漢字,首都漢城也是此時改名的。但出現了大量弊端,因為韓國傳統歷史文化以前全部都是由漢字書寫的,大部分人看不懂本國文化了。迫於社會輿論批判壓力,僅隔兩年,韓國重新恢復中學、高中的漢字教育。1974年確定學習1800個基礎漢字,並允許漢字在國語和國史教科書中加到括號內使用。如此看來,韓國人身份證在括號中標註中文名並不足為奇了。

最後,我們還應該從如今中國的影響力來說。為什麼朴正熙時代要廢除漢字,甚至不惜韓國曆史文化斷層?這主要是當時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相比落後的中國,可謂自信心爆棚。而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領域國際影響力不言而喻,韓國作為中國一水相鄰的鄰國,在旅遊、經濟等方面享受了大量紅利,所以僅僅是為了利益,漢字文化在韓國重新抬頭也正常的。


葫蘆讀史


韓國證件上的姓名,一直都有漢字,這也是韓國唯一還在繼續使用漢字的地方,而不是韓國將要恢復漢字的舉動。

韓國使用漢字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比日本、越南等國都要久遠。韓國在明朝以前,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完全使用漢字的。在古代歷史上,韓國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是儘可能地朝著中原王朝的文化靠攏,同時生怕有什麼地方和中原王朝做得不像。

明朝以後,朝鮮發明了諺文,也就是韓國現在使用的文字。不過,從諺文的發明,到二戰結束以前,諺文都沒有在官方正式使用過,而僅僅在韓國民間有著少量的影響。在那幾百年的時間裡,漢字依然是韓國唯一的官方文字,地位難以撼動。而諺文,則一直是一種“備胎”身份,從來沒有登上大雅之堂。

二戰結束以後,韓國開始逐步廢除漢字。經過長達三十年的努力,韓文(諺文)終於替代了漢字,開始成為韓過唯一的官方文字。而漢字,則僅僅存在於歷史古蹟、古代文獻,或者年老的學者之中了。到上世紀70年代,韓文取代漢字,已經基本完成,漢字被韓國徹底邊緣化。目前的漢字,在韓國的地位不僅不如韓文,同時在外文中,也低於英文、日文、阿拉伯文等文字。

不過,由於韓文是表音文字(類似於我國發明的拼音),因此,韓國在使用韓文時,不可避免地會遇見部分東西無法準確表述的現象。尤其是人名、地名等,由於一些相似的讀音,往往會導致韓文的寫法相同,但想要表述的意思卻完全不一樣。因此,作為過渡,或者說是解決措施,韓國的正式證件姓名,往往都會加上漢字,以示區分。這也就造成了現在的韓國證件上,依然還有漢字存在的情況。

當然,韓國的證件上雖然還存有漢字,但是韓國人卻未必識得這些漢字。


蘇綻


我們老祖宗曾喊韓國人為“高麗棒子”,這個稱號不是白來的。遠的不說,自漢字廢止後,韓國就遇到不少尷尬事。

百節年為首,春節可以說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但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春節也是韓國最重要的傳統佳節。

韓國人過年的習俗幾乎和我們相同,不管在哪裡工作,過年都必須回家團聚。三十晚上關門吃團圓飯,大年初一也出門要給長輩拜年。

除了這些,韓國人過年前也貼春聯,而且都是漢字書寫。但每年這個時候韓國人都會遇到尷尬的事。

小孩子一般都不認識這些字,然後滿懷疑惑問他爹:“阿波機,這寫的是啥啊?”這個時候阿波機也是一臉懵逼,因為他也不認識。

這個醜丟在家裡,還不算太尷尬。前兩年韓國問小日本要二戰時被搶去的國寶——《妙法蓮華經》,這是中國古代皇帝賜給高麗王的。

日本人還倒是還了,但日本網友嘲笑說:“說是你們國寶,但你們韓國人能看得懂嗎?”

說起韓國身份證上有漢字,其實也是尷尬事之一。日本在也是二戰後廢止漢字的,不過日本人經過反覆考證,保留了常用的1850個漢字。

還有不少是漢字和日文的混同字,真正摒棄的是頻率低又複雜的漢字。

但韓國不同,它採取的是一刀切,全部改用了諺文的拼音文字。這問題就來了,拿人名來說,全智賢、全致嫻、全志閒,誰是誰,按拼音你能分得出是誰?

另外,韓國和朝鮮雖然都使用諺文,但很多詞彙表達的意思不一致,而他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都不認識,以後還談何統一?

綜合這種種原因,韓國人現在非常後悔。於是教育部宣佈,自2019年開始,韓國全國小學五到六年級教材將標註漢字及其讀音和釋義,意思就是韓國又開始全面學習漢字了。


花木童說史


在韓國,一個文化人的標準之一,就是懂漢字!有文化素養的家庭會把識漢字寫漢字當成不可缺少的必修課,《千字文》是韓國小朋友學漢字的基礎科目。有不少韓國家長以孩子識漢字多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