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貓大小的蜜狗,捕食比自己大的動物,敢掏馬蜂窩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貂一般生活在極寒地帶,也才有了一身令人垂涎的禦寒皮毛。但有種貂,卻喜歡溫暖,廣泛分佈在我國南方。它就是黃喉貂。

家貓大小的蜜狗,捕食比自己大的動物,敢掏馬蜂窩

黃喉貂,又叫青鼬,貂亞科動物。黃喉貂極愛蜂蜜,每次看見馬蜂窩,兩腿就釘在地上,再也挪不開腳了。於是,人們又叫黃喉貂為“蜜狗”。

蜜狗體型和家貓差不多大小,腦袋呈三角形狀,四肢短小,但強健有力,爪子鋒利,行動敏捷,善於攀爬,是個捕獵好手,和貓科動物有得一比。蜜狗有和黃鼠狼一樣有臭腺,關鍵時刻放臭屁來保命。食譜非常廣泛,有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獸類,伙食非常闊以。

蜜狗:格格不入的貂

貂一般喜歡獨來獨往,除非到了發情季節,按耐不住心中的寂寞和躁動才會找個異性過幾個月日子。但蜜狗卻喜歡結伴出行,一起打獵過日子,從這點來看,蜜狗顯得和貂科大家族格格不入,更像是灰狼和鬣狗一樣。

家貓大小的蜜狗,捕食比自己大的動物,敢掏馬蜂窩

大多數貂都生活在緯度比較高的冰雪地帶,甚至很多貂都是環北極洲分佈的,東北三省已經是貂生活的最難端了,所以南方很少看到貂。更多時候蜜狗卻不這樣,它更喜歡溫暖的氣候,在雲南西雙版納,廣西,甚至海南都可以見到蜜狗子的蹤影。

為了吃蜜,蜜狗敢捅馬蜂窩

蜜狗對蜜的喜愛深深刻在了DNA裡。有些地方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候,因為蜜狗經常會到蜂農家裡偷吃蜂蜜,人們自然而然把蜜狗當做是對人類有害的“害獸”,進行各種捕殺,還有學者專門研究防治蜜狗偷蜜的課題。

家貓大小的蜜狗,捕食比自己大的動物,敢掏馬蜂窩

野生的蜜狗在到人類家裡進行偷盜之前,會先選擇吃野生的蜂蜜。野生的味道好,風險也比較低,到人類家裡門口有獵犬守著,一不小心玩脫了,就成火鍋料了。而野生的蜜蜂,似乎奈何不了蜜狗,即使是我們聞風喪膽的馬蜂。

蜜狗一旦看見馬蜂掛在樹上那圓圓的巢穴,那就必定不能錯過飽餐一頓的機會。蜜狗迅速竄樹梢,用它鋒利的牙齒把掛著馬蜂窩的樹枝咬斷。馬蜂窩做了個自由落體運動,硬生生砸在地面上,開了花。憤怒的馬蜂“嗡嗡”地傾巢而出。

蜜狗眼裡只有蜂蜜,沒有馬蜂。它麻利地下了樹,快速把豐巢扒開,開始吸食蜂蜜。馬蜂不斷叮咬蜜狗,但蜜狗似乎能免疫馬蜂的攻擊,一點事沒有,就像它的遠親平頭哥能免疫毒蛇的攻擊一樣。馬蜂的攻擊化為一堆灰色的“miss”,蜜狗飽餐一頓,揚長而去。

家貓大小的蜜狗,捕食比自己大的動物,敢掏馬蜂窩

蜜狗能捕殺比自己大十幾倍的動物

貂亞科中最強有力的當屬“金剛狼”貂熊,敢和狗熊搶肉吃。蜜狗雖然體型小,但也是坐三望二的存在,能和它競爭二當家的也只有漁貂了。

很多比蜜狗大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動物都在蜜狗的菜單裡。像獼猴,比蜜狗大了整整一圈,蜜狗能單殺它。有人拍攝到視頻,蜜狗一擊必殺,咬斷獼猴的喉嚨,乾淨利索。

家貓大小的蜜狗,捕食比自己大的動物,敢掏馬蜂窩

像斑羚這樣的身長一米多,體重40多公斤的“大型獵物”。蜜狗選擇多人打配合,團隊取勝。三五隻蜜狗結伴出行,分工合作,採用不斷騷擾,抓住破綻給出致命一擊,這對於一隻食草動物來說是很致命的,有點像非洲鬣狗的存在。

多數鼬科繁殖季節到了才會組建臨時家庭。但蜜狗夫妻是固定的,經常雙入雙出,加上自己的兒女們,經常是三五成群地一起獵殺獵物。最多的時候可以看到十幾只蜜狗一起行動。

家貓大小的蜜狗,捕食比自己大的動物,敢掏馬蜂窩

蜜狗現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看見它,最好的做法是拍個照,發個朋友圈,然後默默地離開,別去打擾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