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創新,沉澱數據,打通閉環,妙健康在正確道路上“一路狂奔”

時代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熱衷變革的人群在高昂的呼聲中被裹挾著不斷前行。

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醫學和公共衛生的聯手: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更健康更長壽。居高不下的公衛開支使當局意識到,似乎健康領域的高技術回報開始走下坡路了。以治療疾病為核心目的新技術研究成本越來越高,對人類健康長壽的貢獻越來越小。

這意味著我們不應再花這麼大的代價去恢復健康,而應該在維護健康和預防疾病上投資。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美國,出現了大批量的專家和學者開始研究如何讓人們對自己的健康進行管理。

經過60餘年的發展,大洋彼岸的美國已有成熟的HMO等模式,也催生了如聯合健康這樣等巨無霸健康集團。而中國的健康管理產業,卻仍然像襁褓中的嬰兒,等待被看見,等待被喚醒。

有需求,就有市場。在民眾健康意識不斷覺醒之時,精明的創業者們敏銳地嗅到了機會。其中,動脈網從2015年起,即一直關注健康管理領域的“破局者”——妙健康。在其完成C輪融資後,9月成為妙健康核心動作集中發佈的時期,既有保險科技平臺的發佈,又有線下店的落地佈局,從戰略上來看,妙健康已經在健康管理產業閉環中逐漸進入後半程。

回溯妙健康成立5年來的發展歷程,從專注國民健康管理到構建“健、醫、藥、保”閉環,從健康管理產業萌芽伊始,妙健康即為今天的一切做好了準備。

B2B2C模式創新,沉澱健康數據

在醫療創業浪潮最為激盪的2015、2016年,大健康產業毫無疑問是一個最為熱門的投資領域,投資案例不斷,不僅吸引各類創業公司魚貫而入,包括騰訊、阿里在內的互聯網巨頭亦悉數加入。

加上互聯網醫療的興起,平臺化時代的浪潮,讓許多創業者的第一步都是以互聯網為技術載體,以平臺化的產品形態切入醫療這一在當時還以傳統服務手段為主的剛需行業。

而在傳統醫療的掛號、問診、醫生社交、醫藥電商等全流程內,已有微醫集團、春雨醫生、丁香園、天貓醫藥館等平臺型公司入局,互聯網醫療平臺的市場格局已初步成型,初創公司基本沒有機會,但在互聯網“大健康”領域,平臺級市場屬於“尚未開墾的處女地”。

在大多數創業者還在想方設法研究AARRR模型,想著如何以各種激勵獲客、沉澱更多的用戶到自己的APP上時,妙健康CEO孔飛已經以B2B2C模式最大限度發揮平臺優勢,最大限度向“用戶”開放。

這一模式中所指的用戶既包括普通個人和家庭,也包括如保險、體檢、銀行等企業客戶以及他們的最終用戶,妙健康可以根據企業用戶的需求定製健康管理產品及服務,一方面降低行業用戶進入移動健康市場的門檻,另一方面在滿足企業最終用戶需求的同時強化用戶粘性。

以B2B2C商業模式主攻健康管理,妙健康為後來的發展積累了第一批原始用戶,沉澱健康數據,此後用戶數水漲船高,截至2019年,妙健康在5年間已收穫7800餘萬用戶。成為互聯網健康管理領域的名副其實的“頭馬”。


模式創新,沉澱數據,打通閉環,妙健康在正確道路上“一路狂奔”

圖:2015年-2019年妙健康用戶量變化(單位:萬)

“一邊犯錯,一邊成長,但速度不能慢。”也許是遊戲行業出身的領軍者氣質,註定了妙健康在一開始就深耕於積累用戶,在孔飛看來,“大健康管理平臺是一個類似10年前網絡遊戲產業一樣的風口”。

從妙健康此後的發展來看,則更加印證了孔飛的這句話。

數據驅動服務,妙健康的AI轉向

資本的嗅覺向來先於市場,早在2016年初,還是初創公司的妙健康就獲得了陽光保險集團旗下融匯資本領投的A輪高達1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彼時的妙健康成立不過數月,但平臺用戶基數卻已達到700萬。

在當時,國內外諸多知名的可穿戴設備廠商均已向妙健康開放數據接口。基於此,妙健康搭建了數據接入平臺“妙+”,開發了健康醫療大數據分析平臺“妙雲”,並開始對用戶的健康行為進行人工智能干預。同時,妙健康也逐漸與多家保險機構、醫療機構、體檢機構等形成深入合作。時至2017年,除妙健康APP外,妙+、妙雲平臺的同步發展,使得妙健康可以從外部獲取更多的健康數據。

在這一時期,國家的政策也開始慢慢將重心由“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預防為中心”,“健康管理”一詞逐漸為民眾熟知。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長曾強教授曾指出:從定義上講,健康管理是以現代健康概念和新的醫學模式以及中醫治未病為指導,通過採用現代醫學和現代管理學的理論、技術、方法和手段,對個體或群體整體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檢測、評估、有效干預與連續跟蹤服務的醫學行為及過程,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獲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檢測、評估、有效干預與連續跟蹤,這一連串的關鍵行為,離不開人體健康數據的支撐。AIoT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物與物之間以網絡為介質,產生了一種奇妙的關聯,同時也讓數據能夠順著軌跡流動,產生更大的價值。彼時,妙健康在市場上的角色更像是一個數據端的獲取方,簡單來說,就是健康數據的“入口”。

在妙健康推出健康行為指數“M值”,以遊戲化的方式塑造用戶良好的生活習慣等一連串與健康數據有關的創新模式出現後,妙健康的戰略方向已經開始由強調“數據入口”轉變為強調“數據算法”。持續的監測跟蹤能力與海量的健康數據庫、強大的算法成為妙健康的主要核心競爭力。

具體而言,在各大場合,孔飛一直對外強調妙健康的三大核心能力分別是:

1.數據跟蹤能力,提出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後,通過數據跟蹤瞭解用戶的執行情況和效果,從而形成閉環,不斷改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2.人工智能健康干預的能力,通過人工智能將醫生的智慧轉移到以機器的方式輸出從而給出更多的干預解決方案提升效率,也為高效的健康管理帶來可能;

3.遊戲化運營,將遊戲化運營手段運用到健康管理中來,可促使用戶主動進行健康管理。

此時,數據價值、服務價值及生態鏈價值,是妙健康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他們不斷獲得大額融資的核心驅動力。

模式創新,沉澱數據,打通閉環,妙健康在正確道路上“一路狂奔”

圖:妙健康主要融資一覽


科技+服務雙輪發展,妙健康的保險版圖如何開拓

妙健康用戶主要是20-45歲的群體,相對來說這群人健康管理意識沒有那麼強。但是45歲以上的群體,有強烈的健康管理意願,卻沒有付費意願。長期以來,健康管理被看作是反人性的行為,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是採取遊戲化運營的方式解決用戶粘性問題,健康管理也很難在C端獲得收入,這是孔飛踩過坑後總結的教訓,因此,妙健康把客戶定位在B端——保險端和企業端。

回顧美國健康管理發展的歷史,在政府為人民健康買單的大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初衷不外乎提前介入診療行為,實現醫療控費。

橘生淮北則為枳。生長土壤不同,也註定了健康管理在中國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公立醫院為主的診療環境為以商保為支撐的健康管理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妙健康合作的對象並不是公立醫院,他們選擇完全繞開“診療”的這一條線。早在2016年,妙健康就已經開始拓展各大保險用戶。

孔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階段的健康管理,具體到個人,剛需慾望並不明顯,反而因為政府醫保基金壓力越來越大、商業保險公司沒法把控健康險出險概率、企業老闆更希望自己的員工身體素質過硬,健康管理成了企業的剛需。”通過做B端生意服務C端用戶,是健康管理行業在國內起勢的普遍做法,也是放眼全球的通用模式。

然而,在2018年9月,就在所有人還在爭論,健康險到底要不要加入健康管理服務時,美國的人壽保險巨頭John Hancock(恆康保險)對外發布的一封公開信,提前宣佈了健康管理成為健康險標配的時代來臨。

對於保險企業來說,其盈利模式主要來自保費收入加上實際投資收入與未來實際成本支出之間的差異。因此,其就可以藉助於妙健康的大數據挖掘和分析,對國民未來的健康發展趨勢和狀況有更深入的瞭解,從而制定出更能夠滿足用戶未來需要的產品險種,最終使其受益。

在變化來臨時,誰的準備越充分,就越容易在擁擠的賽道中率先奔跑出來。反觀妙健康此前的動作,在組織架構上,妙健康設立有保險業務部,專門服務保險公司客戶。同時,妙健康旗下擁有的同人保險經紀,一直致力於為保險公司提供定製化產品。

一直以來,保險公司也是妙健康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陽光保險是第一家和妙健康合作的保險公司,此後,妙健康與泰康保險、北大方正人壽、百年人壽等陸續展開合作。

4月23日,太平洋保險旗下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妙健康在上海共同發佈了全新移動健康管理服務品牌“太保妙健康”,同時妙健康協助太醫公司打造的國內首個“健康互動保險計劃”也正式上線。對外宣傳了許久的互動式保單迎來正式發佈。

順應科技改變保險的變化,妙健康早已做好準備成為保險變革的驅動因子。

動作頻頻,妙健康已打通“健、醫、藥、保”服務閉環

正如孔飛所說,“今天只要我們不犯錯,接下來就是狂奔的狀態”。

在一個人人都在宣揚資本寒冬的時期,妙健康在2019年4月逆勢拿下由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投資、太平洋醫療健康、翕然資本共同投資近5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後,一切的發展似乎快了起來。

妙健康、妙+、妙雲的三角業務版圖結構開始演變成“妙+”、“妙雲”、“妙健康APP”、“妙保”、“妙醫”、“妙藥”、“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國)”七大事業部,分別就智能硬件的連接、院外健康大數據的跟蹤、健康行為方式干預、保險業務、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藥品商城、線下健康管理共同發力。


模式創新,沉澱數據,打通閉環,妙健康在正確道路上“一路狂奔”

圖:妙健康品牌矩陣演變

在2019年,尤其是在保險與AIoT健康管理落地線下部分,妙健康通過一系列密集的發佈印證了孔飛此前所說的:“中國的健康管理行業暫時沒有大公司,一開始我們一頭闖進來,第一想法就是,沒有大公司,那妙健康有機會成為最大的公司。”

8月28日,妙健康揭曉了基於自身發佈的“妙保”品牌及科技保險平臺。妙保品牌正式推出兩個平臺計劃:保險用戶健康管理平臺和智能核保系統。

保險用戶健康管理平臺是一個幫助用戶進行慢病管理、風險保障、就醫服務等一站式健康風險解決方案。可以真正實現“健康促進”“就醫服務”“保險保障”,迴歸“保險保健康”的本質。同時,通過打造“管理服務閉環”,“健康數據閉環”以及“商業模式閉環”三個維度的閉環,更好的適應當前AIoT時代用戶升級的健康需求及支付環境。

同樣是9月,在技術手段方面,基於“妙雲”的升級,妙健康首個“AI健康管理師”通過來自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等機構的專家組成的評審會審評,這意味著,其“AI健康管理師”已經具備參加並能通過健康管理師考試的能力。

健康管理師專業人才稀缺。科學技術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下一步即是對如何落地的疑問。目前,妙健康線下AIoT健康管理中心已經率先植入了AI健康管理師的能力,在C端,妙健康的AI健康管理師重疾病預防,包括院外動態的監控、持續的追蹤和反饋,而非疾病治療環節。用戶是自己的健康管理第一責任人,AI健康管理師負責提供主動且個性化的服務。

在一直“蒙著面紗”的線下“健康新物種”方面,9月4日,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聯合妙健康共同打造的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國)怡生園中心正式開業。

2019年10月,妙健康旗下的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國)先後達成與十堰市太和醫院、寧波杭州灣新區綠地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合作。

至此,妙健康已經完成了地產、醫院行業的鏈條打通,進一步實現了AIoT生態體系在健康管理領域的開發與應用,對形成健康數據驅動的包括健康管理、康復醫療、慢病預防和養老為一體的線上線下醫、養、健創新服務模式具有重大意義。

既有線上的妙保平臺,又有線下的健康管理中心落地,妙健康在設想中的“健、醫、藥、保”閉環已逐漸成型。妙健康也由單一的移動健康管理平臺逐漸發展為多元化的大健康生態閉環。

小結

付費意願弱、商業模式單一、服務能力差、行業良莠不齊,健康管理行業在經歷了市場教育、商業模式、產業聯結的考驗後,來到了互利互惠的下半場,這一切的發展模式也似乎與領先我們幾十年的美國市場更加接近。

反觀市場情況,2019年初,網絡上流傳著一份移動醫療創業公司“死亡名單”,筆者粗略統計後發現,超過33%的企業均屬於大健康領域,通常具備心理健康、體重管理、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務屬性,而這些企業,又不外乎“死於”不可持續的獲客和沒有突破性的運營模式。

健康管理相對診療,本是高頻行為,但難也難在“高頻”二字上,由心理、營養、睡眠、行為方式等組成的科學健康管理,經常被人們粗略的理解為“體檢”、“健身”、“養生”等單一維度的服務。行業標準亟待規範,市場教育需國家政策引領,健康管理行業還很年輕,同時也充滿了時代的需求賦予的機遇。

目前市面上還能標榜自己是健康管理企業,並具有一定規模的初創公司聲量漸小,而妙健康卻正在一步步嶄露頭角,實現它的“大公司夢”。

在每一年動脈網舉辦的未來醫療100強論壇上,總有妙健康的身影,從一開始孔飛打趣地說道:“大家總喜歡問我‘健康管理’到底是什麼?”到後來到“再也沒有人問我‘健康管理’是什麼了!”

“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妙健康的第一個5年計劃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在下一個5年,它還將怎樣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