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2019年5月16日,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走完了他102年的人生。世人對建築巨匠悼念的餘溫還未消散,在11月、12月,貝聿銘及其夫人盧愛玲生前的收藏將進行展出和拍賣,消息一出,立馬成為熱點。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行走建築江湖近百年,貝聿銘的“朋友圈”集結來自全球各地的名流,這其中也包括很多閃耀的藝術“群星”。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夫婦在2005年3月22日在紐約愛馬仕畫廊舉行的馬克·里布(Marc Riboud)“凝視:50年攝影”展覽開幕現場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貝聿銘夫婦能擁有如此令人羨煞的“收藏寶庫”,與強大的藝術朋友圈脫不開干係。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刷刷看吧!

有藝術共鳴的“朋友圈”

20世紀30年代,紐約漸漸取代巴黎成為了新的藝術之都。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波普藝術紛紛在這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對於剛到紐約不久的貝聿銘來說,正值當代藝術發展的蓬勃時期。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對藝術的熱愛,離不開他太太的啟蒙。盧愛玲出生名門望族,曾在衛斯理學院學習藝術史專業,是個 “擁有極強的策展人眼光”的聰慧女性。1940年代,夫婦二人的約會就是到紐約五十七街逛畫廊。也正是得益於那段時光,貝聿銘的“藝術細胞”逐漸生長了起來。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1950年代,貝聿銘夫婦被風頭正勁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所吸引,開始收藏威廉·徳·庫寧和弗蘭茲·克萊恩的作品。

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是抽象表現主義的靈魂人物,他十分推崇畢加索,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糅合了立體主義、表現主義藝術。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德·庫寧(De Kooning)在自己的工作室裡,1961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棕與白》是德·庫寧風格形成初期的探索之作,因此十分具有收藏意義。畫面被一些幾何圖形所分割,從中可以看到立體主義對他的影響,這與他後期粗獷的筆觸和充滿激情的色彩風格形成強烈的反差。

貝聿銘夫婦將其收入囊中也顯示了他們敏銳獨到的收藏眼光。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 (中上)威廉·德·庫寧(1904-1997)《棕與白》,約1947年作。(右下)弗裡茨·沃特魯巴(Fritz Wotruba 1907-1975)《小型坐像》,1952至1953年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弗蘭茲·克萊恩 (Franz Kline) 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另一位代表,這些看似簡單隨意的筆觸都是經過藝術家精心構思後創作的。他曾說:“我畫白色和黑色一樣,白色同樣重要”。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弗蘭茲·克萊恩 (Franz Kline)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並不關注作品表現的主題和內容,而是深入的研究黑色、白色在畫布上所形成的“正負”空間關係。同時,他的作品讓人聯想到東方的水墨和書法,卻是用十分現代的手法來表現。或許貝聿銘夫婦看到了作品所呈現出東西方文化融合的面貌,從而產生了共鳴,因此對其青睞有加。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弗蘭茲·克萊恩(Franz Kline)《無題》c.1955 貝聿銘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70年代,貝聿銘夫婦從摯友巴內特·紐曼(Barnett Newman)的遺孀那裡購入他的作品《無題 4,1950》及《無題 5,1950》,大大豐富了他們的藝術收藏庫。紐曼除了是著名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還是“色域繪畫”的先鋒。早期受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後期卻走上了與之背道而馳的極簡主義道路。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巴內特·紐曼(Barnett Newman) 圖片來源於網絡

紐曼的作品常常採用一種被人們戲稱為“拉鍊”的垂直線條將畫面和色塊分割開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拉鍊”又將所有的顏色聚攏在一起。看似晦澀難懂,畫面背後包含的卻是藝術家對文化與哲學的深刻思考。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巴內特·紐曼(Barnett Newman)《無題 4,1950》c.1950 貝聿銘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繪畫,貝聿銘還十分關注雕塑藝術。在他看來,建築是一種藝術形體,他不斷尋找立體派藝術與建築之間的共同點。為此他去到立體主義雕塑家雅克·利普茲的工作室,兩人後來成為了朋友。下面這件陳列在貝聿銘家中的作品《彈吉他的男人》便是利普茲早期創作的立體主義風格雕塑。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雅克·利普茲(1891-1973)《彈吉他的男人》c.1925 貝聿銘夫婦收藏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始性”對貝聿銘有著極強的吸引力,這也難怪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作品也成為他的收藏目標。杜布菲年近40歲才開始創作,被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法國藝術家”,近些年來他的作品在拍賣場上也是藏家的寵兒。杜布菲的作品常常顯得原始而幼稚,在他看來,與學術藝術或偉大的繪畫作品相比,日常的簡單生活包含著更多的藝術和詩歌。他希望尋找到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在自己的工作室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62年,杜布菲開始了他的轉型之作“烏爾盧普”(L'Hourloupe)系列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兒童塗鴉。與早期的“原始狂野”風格全然不同,這些流暢的線條與色彩結合的十分和諧,從而產生了一種運動感。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手推車》(La Brouette)c.1964 貝聿銘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手推車》(La Brouette)是杜布菲熱衷的日用物品題材,雕塑則將這些塗鴉元素放在抽象結構上顯示。夫婦倆將這些雕塑陳列在自家的樓梯口,它們與童年記憶裡獅子林中的太湖石有幾分相似。在他們看來,這些藏品不僅僅只是藝術,更是一份情懷。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在紐約家中留影,右下角是讓·杜布菲的雕塑,牆上是莫里斯·劉易斯 (Morris Louis)的繪畫作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貝聿銘夫婦的收藏中也不乏來自東方面孔的手筆,如到巴黎追逐藝術夢的趙無極。趙無極曾是一箇中國傳統繪畫的“反叛者”,在移居巴黎後,漸漸又成為了中國元素的“迴歸者”,他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當代中找到了某種平衡。他的作品一直都是拍賣會上的座上賓,深得藏家喜愛,此次拍賣的《27.3.70》正是一幅融合了東方水墨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風格的典型之作。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趙無極 《27.3.70》 貝聿銘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一位雕塑家野口勇,他是最早嘗試將雕塑和景觀設計結合的人,作品深受康斯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影響。在貝聿銘家的客廳,這兩件作品被擺放在一塊,十分應景。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中上)趙無極(1920-2013)《27.3.70》,1970年作。(中下)野口勇(1904-1988)《地上框架》,1962年構思,1974年鑄造。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此之外,貝聿銘與一些中國傳統藝術大師也有深交,例如張大千、李可染等。在他的收藏列表中,這些中國書畫作品也佔有重要的份量。下面這幅《不老松》就是李可染送給貝聿銘62歲壽辰的禮物,見證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李可染 《不老松》c.1979 貝聿銘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些藏品都用來裝點貝聿銘夫婦在曼哈頓和卡託納的家。

貝聿銘親自設計的卡託納郡私人別墅,內部裝飾簡潔,藝術品卻琳琅滿目,就像一座小小的美術館。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夫婦位於卡託納郡的私人別墅(內部客廳),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貝聿銘夫婦的小女兒貝蓮看來,父母的收藏行為“十分低調而自然”,他們“並不在意藝術品的價值,也不會為得到一件作品而特別興奮,更不會以物主的身份討論所收藏的藝術作品。他們不過是收藏能引起他們共鳴的作品”。

是建築,更是藝術

貝聿銘認為“建築是藝術和歷史的融合” ,無論是歷史還是當下,藝術和建築始終保持著水乳交融的關係,收藏與交友的過程也是他從藝術作品中尋找“建築密碼”的過程。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設計的卡塔爾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貝聿銘建築風格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立體主義藝術。在他看來,立體主義的出現是建築發展的轉折點,從畢加索、柯布西耶、再到利普茲,他一直學習、追尋著立體主義在形與空間關係中的經驗,並不斷探索。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於1956年設計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於1964年設計的艾弗森美術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一種探索方式是與藝術家合作,例如採取現代雕塑與公共建築的“組合”形式,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項目便是這類合作的集中體現。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於1978年設計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貝聿銘還委託亨利·摩爾、安東尼·卡洛等好友為這一建築創作雕塑。亨利·摩爾(Henry Moore)一件重達5噸的銅雕作品《刀鋒、鏡子》被擺在了入口處,造型與建築主體相得益彰。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委託亨利·摩爾為國家美術館的東樓設計的雕塑《刀鋒、鏡子》(1977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亨利·摩爾是貝聿銘合作次數最多的藝術家之一。 1938年亨利·摩爾創作了一件33釐米高的小型側臥像,後來在貝聿銘的傾情邀請下,這件作品被“放大”成7.6米的巨型雕塑,如今安放在新加坡華僑銀行中心入口處。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亨利·摩爾《Reclining Figure》c.1938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貝聿銘夫婦十分喜愛這件作品,在他們的家中也收藏了這件雕塑的另一個版本。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亨利·摩爾,《側臥像》(Reclining Figure)c.1983,貝聿銘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雕塑之外,大型繪畫也成為貝聿銘關注的建築裝飾元素。與摯友兼老鄉趙無極的三次合作均是繪畫在建築中的應用範例。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左一)與趙無極(右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

趙無極先後為貝聿銘設計的香山飯店和新加坡萊佛士大廈(Raffles City)創作繪畫,還為新建成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捐贈了六張版畫作品。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趙無極為北京香山飯店創作的作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趙無極為新加坡萊佛士大廈(Raffles City)創作的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以5億1037萬港元成交,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貝聿銘為蘇州博物館設計的“片石假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回顧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每一條“動態”都是他用東方的靈魂追逐前衛美學體驗的腳步和印記。這些珍藏既展現了他獨特開闊的藝術眼界,又真切地體現了一位藝術家對不同文化的包容。

正如陳大衛在《貝聿銘全集》序中評價的那樣:“先生深受儒學影響,文化底蘊融貫中西。其人身經歷和‘藝術與歷史相融合’的創作理念,使建築作品濃縮著東方哲理、碩儒品性和特立獨行的西方觀念,不僅體現出古老東方文明的現代價值,也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人類為詩意棲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建築藝術的一顆巨星隕落,但他身上所散發的“光芒”將永存於世。

貝聿銘的“藝術朋友圈”是追尋建築藝術融合的人生

監製:大G小r迷你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