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出土的鹰形金冠

1973年,在杭锦旗红巴拉和阿鲁柴登发现春秋晚期和战国晚期的匈奴墓葬,出土有以各种动物纹为特征的金银装饰品和铁器。

鹰形金冠有“草原瑰宝”之誉,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王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出土的鹰形金冠

金冠由冠项和额圈组成。冠顶高7.3厘米,冠带长30厘米,周长60厘米,共重1394克。冠顶做半球形,花瓣状,浮雕四组狼吃羊图案,上面傲立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用绿松石作鹰头和颈,尾部可以活动。额圈由三条半圆形的绳索式金带并合而成,带头分别浮雕伏虎,卧羊,卧马。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出土的鹰形金冠

与其一起同土的还有,黄金长方形牌饰4件,上面刻着虎、牛争斗图。牛居中间,四肢平伸,身体平卧。4只猛虎咬住牛的颈部及腹部,牛虽然被捕杀,但依然顽强不屈,用牛角刺穿了虎的耳朵。此物造型逼真,极为少见。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出土的鹰形金冠

据资料记载,从战国时期起,活跃在这一带的匈奴有林胡王和白羊王两支,这两支匈奴一直在此地活跃,长达百年之久。

是否是他们的某一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