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華縣鹹中六六級的快樂生活

快樂的初中生活

作者 楊國超

華縣鹹林中學是有名的陝東學府,是著名的教育家楊松軒先生創辦的。我們上鹹中時,學校門在東邊,面對三門巷。宮殿式的東大門古樸典雅,蒼勁有力的“鹹林中學”校匾懸掛在校門上。

我在華縣鹹中六六級的快樂生活

華縣“鹹林中學”東門 劉合心供

進入校門就看到正氣凜然的正義樓。校門和正義樓中間是教師宿舍,右側是排列整齊的女生宿舍。通過正義樓,就是那筆直的風景路,直通西邊寬敞的大禮堂。路兩邊排列著整齊的教室、圖書館、閱覽室、理化實驗室、音樂教室、以及學生宿舍。大禮堂的西邊是教工食堂、學生食堂。開水灶在禮堂東邊。大操場要上一個大坡,在學校的南邊。操場上有足球場、籃球場、跑道、單雙槓、吊環等體育設施。學校的西北角是農場、果園。蘋果樹、柿子樹到了秋季,碩果累累,香氣四溢。農場中的試驗田、育種地就在這裡。

我們是鹹林中學初中六六級,當年只招收兩班。每班學生五十人左右。開設的課程有政治、語文、數學、俄浯、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音樂、體育。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都相當高,老師教的好,學生學的認真。每學期考試,不及格者都要補考,成績不合格者留級。連續留級兩次可能就要勸其退學。所以那時的學習風氣相當好。學生吃住在校,晚上還要上晚自習。當時學校有學生灶,吃商品糧的學生,即城市戶口學生每天吃飯可在學生灶上吃。而大部分農村來的學生,每星期要背兩次饃,星期日和星期三。背的饃主要是玉米麵饃、高梁面饃,麥面饃很少。夏天還好些,到了冬天玉米麵饃凍的像磚塊,可以在開水灶上將饃託熱,用開水泡一下,放點鹽或蔥花,就點鹹萊,便是一頓飯了。當年我們家有三人在鹹中上學。姐姐楊茹麗在高中六六級一班就讀。她是城市戶口,是直接從陝北綏德一中轉來的。大弟楊國樑,在初中六八級三班上學。他和我屬農村戶口,靠背饃上學。姐姐有時買灶上饃接濟我們。

鹹中校長是趙玉璣,他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教育質量和教學質量大幅提升。他曾出席全國文教衛生群英會。教育主任是原端生。我們的語文老師是王景奇、卜釗先;數學老師是教代數的何中渠、教幾何的袁敬偉;地理老師馬振瑞;俄語老師業敏芝;化學老師曹永斌;音樂老師羅春生;生物老師賈文舉;體育老師楊金城;班主任是邢鎖老師,年青的共產黨員,兼我們的物理課教學。

那時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學校不僅重視德育、智育教育,像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請老紅軍作報告,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經常辦板報講形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非常重視文體活動。那時鹹中文藝演出很活躍。迷胡、秦腔、歌舞、話劇表演經常不斷。像教師排演的話劇《年青一代》在大禮堂演出。全校師生排練的大型歷史歌劇《東方紅》演出規模宏大,震動華縣。陝西省廣播文工團曾在鹹中大禮堂為全校師生精彩表演逛新城、臺灣老兵的自嘆、等節目。省廣播文工團團長是華縣人,我班同學黃娟肖的父親。他們的表演贏得了陣陣掌聲。在體育方面,學校成立了各項運動代表隊。像田徑隊、籃球隊、足球隊、乒乓球隊。各隊都有教練老師具體負責,單獨訓練。我們乒乓球隊的教練是劉琦、高步漢老師。各運動隊經常組織校際之間、班際之間的比賽。六五年全縣召開了中學生運動會,球隊派賀樂平、楊金海和我代表鹹中參加了乒乓球團體比賽,拿到了團體冠軍。我還參加了與渭南瑞泉中學代表隊的友誼比賽。

總至,三年的初中學習生活還是很快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