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新三峡:“高峡出平湖”,库首秭归县境壅水目击记①

畅游新三峡:“高峡出平湖”,库首秭归县境壅水目击记①

初期蓄水的三峡大坝(2003)

写在前面

2003年6月1日,是三峡水库开始蓄水至135米的日子!

这—天,是谁推算出来的?我想,在三峡大坝落闸蓄水的瞬间,我会屏住呼吸。许多中国人伫立现场或凝眸央视直播,都会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5月31日,我约伴前往库首第一县湖北秭归,打算在大坝开始挡水的时候,亲眼看看老县城归州、香溪、沙镇溪、郭家坝、九畹溪等地库岸及支流壅水后出现的“平湖”景观。临行前,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首诗:

“横空出世史超前,高峡平湖现眼边。但愿无愁更无恙,巫山神女总开颜“。

这首诗,是著名的三峡工程反对派代表人物一一李锐先生2002年初夏造访三峡留下的。它寄托着85岁老人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待,字里行间,还隐藏着一些担忧。

我是李锐三峡行唯一采访者。实话实说,他能在44年后再访三峡,行动便诠释着一种改变。但他的现点、他的言谈,要想改变,唯有三峡大坝蓄水、通航、发电后的历史结论。

我没资格给历史做什么,但可为现实作目击者,当发言人!

于是,我急切地赶赴大坝上游的茅坪港一一

江水涨潮,心海涨潮

畅游新三峡:“高峡出平湖”,库首秭归县境壅水目击记①

三峡大坝上游,近前乃秭归新县城

新建的永久码一一茅坪港顶部平台,与直线距离只1公里的雄伟大坝几乎平行。居高临下,坝前水位自60多米己壅至90多米,上个月还在使用的旧码头位置己在水底了。南岸135水位线下坡地上的桔树,仿佛不知数天后被淹的厄运,依旧郁郁葱葱。附近的山谷内,江水裹着库岸漂浮的垃圾己无情地拥塞其间。放眼望去,北岸三峡船闸引航道入口处,伍厢庙小河口水涨河宽,让人想起峡江的原貌,顿生许多感慨。

9点30分,我与文友魏启扬、韩永强、韩永明等一行8人登上快艇,朝老县城归州进发。

船行似箭,犁浪飞奔。同行者过去都有乘坐快艇的经历,无论逆水还是顺流,只要江水有落差和流速,巅簸则是无法避免的。今天呢,我与友人都站在后甲板上,不抓扶手似也能稳若磐石一一哦,原来江水上壅,非回水区迎水面有流速落差,涨水区内已初现“高峡平湖”,在视觉上,“湖”水己波平如镜!

快艇奔到九畹溪口,北岸过去只可抬头在岩壁上仰望的“牛肝马肺”,一下子在平行视角映入眼帘。承蒙主人关照,快艇在此停留了几分钟。友人举起相机,争着拍照。我则端立船尾,向这一处永远消逝的著名景观行注目礼,与之诀别。眼下,“马肺”隔水只两三米,“牛肝”亦不过六七米。几天之后,人们便再也见不着它们了……

畅游新三峡:“高峡出平湖”,库首秭归县境壅水目击记①

“兵书宝剑”峡

再往前,便是“兵书宝剑”峡了。

江水上涨30多米,过去我们无法辨认的“兵书”,今天居然可用肉眼见到:原来历代神传的诸葛亮去蜀时遗留此处的所谓“兵书”,实际上只是“岩棺”而己。定睛观瞧,洞内叠有6具岩棺。同样在北岸右前方隐于岩壁之中的“宝剑”,因地势较低,,1日尚留剑梢,1日便无影无踪了。

快艇急速穿行于著名的新滩古镇遗址(该镇毁于1984年6月的大滑坡)附近时,我特别留意观察位于南岸著名天险“链子崖”新貌。

提起这链子崖,就得交待一下背景。它是秭归县境内最大的危岩体,高数百米,体积大得惊人。倘若发生崩塌,其危岩体轰然垮入长江,后果肯定比1984年该地北岸的新滩大滑坡严重得多(新滩历史上的名字叫青滩,就是因滑坡毁镇,堵江断航几十年后缓慢发展起来新镇,故曰新滩)。上世纪70年代,该危岩体即向东西方向开裂张开,从长至下近百米。起初,人还可从顶部裂缝处跨过,尔后年复一年伸张,裂缝愈来愈大,形成了人人见缝色变的危险局面。

畅游新三峡:“高峡出平湖”,库首秭归县境壅水目击记①

链子崖原貌

畅游新三峡:“高峡出平湖”,库首秭归县境壅水目击记①

治理后的链子崖

三峡工程上马后,治理链子崖危岩体变得紧迫急切,国家有关部门投巨资采用喷锚、岩体穿索加固、崖底灌浆等高科技手段,硬将巨大的V型裂缝紧紧锁住。此三峡水库壅水,船近该危岩体时,非知情者莫能辨认出这儿曾是耸人听闻的“定时炸弹”一一链子崖也!

当快艇冲出相对逼仄的高山峡谷后,香溪宽谷展现在我们眼前。

右边亦形成宽谷的支流,便是闻名遐尔的香溪河了。当年昭君入宫就是走水道从上游至河口从峡江上路的,可怜王嫱在溪河一路抛洒香泪,从此整条小溪常年溢流香气……后人为了纪念昭君,便将这条河命名为香溪了。

北岸乃香溪古镇。现己是一片废墟。快艇在此停留片刻,有人下船。沿江一条长街不见了,沿江去老县城归州的公路大部分被埋水底。仔佃观察才发现,昔日下河去码头的斜坡尚有半米残存,似乎是有意让人追忆香溪镇和香溪码头的风采哩。过去从码头东向长江观摩,是游人赏景和画家写生之绝佳处,吾辈早年亦曾携文朋诗友在此吟哦。

正是:年年岁岁峡相似,时至癸未大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