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七公里,八公里的名字由來

作為一個李家沱的人,以前從解放碑回李家沱的時候坐公交車,經常就聽到,4.5.6.7.8公里到了,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些以公里命名的地名是啷個來的,今天我給大家隨便講哈嘛,科普一下重慶地名知識。

我們講這些地名的由來還是先講一段歷史比較好,因為這段歷史跟這個地名有很重要的關係的,其實這段歷史是指的的抗戰時期,中國被日本封鎖了所有物質進入的線路,當時的國民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修一條公路,這條公路叫“中緬公路”,那麼既然是公路,公路的起點肯定有,所以當時的起點就是海棠溪車站。

從海棠溪車站到車渡渡口(海棠溪民生碼頭),冬天枯水季節有一公里,夏天洪水季節就只有五百米左右。所以中緬公路的零公里是從海棠溪車站開始計算的,到羅家壩糧站是二公里,已此類推就有了三公里(羅家壩)、三公里半(海德下方)、四公里(重慶教育學院)、五公里(重慶工商大學)、六公里(二塘)、七公里(重慶交通大學)、八公里(傢俱市場)、九公里(龍凼溝)、十公里(岔路口)、十一公里(大石包)、十二公里(炒油場,80年代後出現的地名)。

重慶的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七公里,八公里的名字由來

重慶工商大學

(附上一張重慶工商大學的照片,當時這個地方是5公里車站,382路公交車的起點站)

歷史小常識:中緬公路,從重慶海棠溪出發,經貴陽三橋,雲南,最後到達昆明,為當時中國抗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不要覺得這些名字土,其實他們也是我們的歷史文化中的一部分。

重慶的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七公里,八公里的名字由來

中緬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