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解放公園八景之曲榭清音

武漢解放公園八景之曲榭清音

武漢解放公園

解放公園在國際園林大師的設計下進行了大手筆改造,提升造園理念,蔚然而成市內最大生態溼地公園,有半世紀曆史的一代名園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詩篇。市民踴躍而往之,步桂嶺梅山,遊憩園塔林,聽潺潺流水,觀汀蒲岸葦,不亦樂乎,宛然鄉野別業之行矣。有道是造園如作詩文。美園美景,當因文而彰,即當代園林藝術家陳從周所言,文借景成,景借文傳。有坊間熱心之人,遵舊例為公園八景命名,我有幸代作文案。延請德高望重的著名建築師張良皋先生潤色推敲,果然讜言儷詞,振作精神。斯景初定,創開園之先例,顯園林之亮點,既有利遊客之品賞,更期待社會之珍惜焉。 時當金秋,寥廓江天,葉紅萬里。我暢遊園林,得以對解放公園整體認識一番,愉悅之中有所領悟。所謂八大景名者,或承繼舊說,稍作翻新;或追求工對,刻意置詞;難免以偏概全,未能狀公園之原貌也,然不失超凡脫俗之浪漫,有推陳出新之創意。宋代畫家郭熙論山水畫:“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同樣,對一座園林,有行走者、有遊樂者,也有觀賞者、陶冶者。 存乎一心。對於景點之認識,一在於視角,二在於心情,也是因人而異,所謂見仁見智,不求一律而言。況園林之美並非天生,乃園林藝人精心打造、孜孜以求,此中講究,並不為所有人瞭解。遊玩者也不需要知道那麼多,好玩即可,沉醉也行,外行看看熱鬧,內行看看門道。那麼,我的遊園觀感,亦僅為一孔之見而已。

即是遊園,何必步履匆匆。其實在你不經意地踅入大門時,就會聽到一陣樂音從左側傳來,那是管絃之聲,京胡一拉盡國粹。唱的是前朝故事,抒的是當今情懷。票友們的選擇不錯,繾綣於鬧市間這一隅幽園。琉璃綠瓦,白灰花牆,亭廊堂榭,秀竹修篁,江南園林正與傳統劇目匹配。此園久藏深閨人未識,昔為盆景園,近期拆牆洞開,人們的眼睛為之一亮。

園名曾為“擁翠”,有陳義經先生所題之“薈萃堂”,然主體建築則為數丈之曲榭。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多為臨水建築,或建於花畔。此榭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地岸,曲折有致,形制隨環境而異,摺疊出多樣風景。《老子》曰“曲則全”,園林之妙貴在曲徑通幽。

走進這園中曲榭,如臨紹興之蘭亭,羲之佳句隨風送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若將“崇山峻嶺”改為“崇樓峻棟”,倒是差強相似。憑欄移目,觀奇石數尊,荷池半畝,有咫尺巨幅之感。前人道,石令人古,水令人遠。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心騖四野八荒,渾不知市廛之近。

武漢解放公園八景之曲榭清音

武漢解放公園

此園誠為漢上舊時園林之翻版,雖由人作,宛之天開,深得造林三昧:“庭除檻畔,必以虯枝古幹,異種奇名,枝葉扶疏,位置疏密。或水邊石際,橫偃斜披;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獨秀。草木不可繁雜,隨處植之,取其四時不斷,皆入畫圖。”若論特點,首推林奇,不僅有常見之桃李,紅楓銀杏,還有那垂枝榆、垂枝櫻,那盤槐、龍桑,皆虯勁披拂,如傘如蓋;對節白蠟,傳千年之韻;無皮紫薇,開百日之花。還有石奇,有太湖石、靈壁石、石灰石、硅化木,或象形狀物,惟妙惟肖;或靈瓏剔透,皺透瘦漏。園中一石頗有來頭,即漢白玉方臺中那尊聳立的靈芝峰山石,此石原在漢陽江園,是明末文化名人李笠翁廢園之物。“竦仄其貌,嶙峋其骨。宋氏編木筏載而沂吳楚,庋置其園。後廢數百人力,始徙此。”1957年漢陽公園籌建之前運到解放公園,當為武漢現存最古老之賞石。

“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園林就是這樣發人遊思,有奇石、異木,有美亭、曲廊,環繞其間的是如琴流水、如縷清風。在小橋流水間盤桓,於質樸、清逸、幽深的境界中,或能寄情山水,使自己的心靈獲得休憩,人格得到昇華。即使琴聲遠去,票友作鳥獸散,曲榭空落,那瞬間的靜謐,更臻完善,誠如魏晉左思言:“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武漢解放公園八景之曲榭清音

長按二維碼,關注不懂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