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阿拉伯軍隊的三大誤會 騎兵起家、彎刀砍人、善於騎射

中世紀阿拉伯軍隊的三大誤會 騎兵起家、彎刀砍人、善於騎射

阿拉伯軍隊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於中世紀阿拉伯軍隊最典型的三大誤解就是他們以騎兵起家,而且騎兵喜歡拿著彎刀砍人,用騎射技術作戰。

中世紀阿拉伯軍隊的三大誤會 騎兵起家、彎刀砍人、善於騎射

阿拉伯軍隊

阿拉伯帝國的基礎是烏瑪(社團,理論上要儘可能地排除部落影響,實際上嘛.......),早年的阿拉伯人最看重的財富也不是馬匹,而是駱駝,每一個能從敵對部落那裡偷到駱駝的人都被當成是英雄。最早的阿拉伯人也不是遊牧民族,而是農民、商人的結合。在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混戰的年代裡阿拉伯人向交戰的雙方提供步兵(步射手和重步兵)為收入來源,磨練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默罕默德及其繼任者打破了部落的界限,把所有的男性信眾都變成了戰士。他們讓信眾組成步兵軍團,征服並駐紮在城市裡,一個個城市就是帝國下一步遠征的大本營。阿拉伯重步兵經常以密集隊形作戰,使用矛與大盾作為主要作戰武器。公元635年阿拉伯帝國征服了巴士拉地區,在那裡建立了軍營,在次年建立了城市。整個巴士拉就是阿拉伯帝國東征得大本營,曲底波征服中亞的4.7萬大軍中有4萬人來自巴士拉。在城市軍營中居住的阿拉伯軍人是全職拿工資的戰士,他們不能佔有土地耕種,因為這會影響真神的征服事業。直到阿拉伯帝國征服了中亞、北非等地後,收編了大量當地民眾,騎兵才成為和步兵分庭抗禮的力量。

中世紀阿拉伯軍隊的三大誤會 騎兵起家、彎刀砍人、善於騎射

阿拉伯軍隊

在阿拉伯帝國的鼎盛時期,阿拉伯騎兵實際上靠直刃長劍和長矛作戰,騎射也不是他們擅長的武藝,彎刀和騎射則被他們當成是野蠻人的武藝。一寸長一寸強,阿拉伯帝國的騎兵最喜歡用的兵器是騎矛,他們的騎矛長度可以達到5.5米。這個長度的騎矛長度遠超中世紀的騎槍,在12世紀之前歐洲的騎槍長度大多在2—3.5米,直到傭兵時代波蘭才出現了類似的空心長槍(翼騎兵長槍的長度也是5.5米)。阿拉伯騎兵最喜歡的格鬥武器是長劍,這從阿拉伯帝國最著名的征服者哈立德的外號上就可見一斑,他的外號可是"真主之劍"不是"真主彎刀"。

中世紀阿拉伯軍隊的三大誤會 騎兵起家、彎刀砍人、善於騎射

阿拉伯軍隊

真正讓阿拉伯軍隊裝備和作戰技術改變的人是穆斯塔西穆(阿拔斯王朝的第八位哈里發),他從中亞招募了大批突厥奴隸充當禁衛軍,試圖挽救分裂的帝國(打贏了怛羅斯之戰的阿布穆斯林也是呼羅珊叛亂的幕後BOSS,在公元九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就陷入分裂狀態,而且是至今沒有統一的那種)。奴隸禁衛軍軍官被派往各地充當總督,這反而加劇了帝國的分離。在阿拉伯帝國分裂的過程中,各個說著突厥語的部族反客為主,成了穆斯林社會軍隊的主力,阿拉伯人反而成了輔助部隊。

中世紀阿拉伯軍隊的三大誤會 騎兵起家、彎刀砍人、善於騎射

阿拉伯軍隊

也正是因為這種反差,突厥部族使用的彎刀,善用的騎射騷擾戰術成了穆斯林軍隊的主流,真正的阿拉伯人組成的軍人裝備戰術反而不為人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