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石料開採製作技藝簡介~浙江岱山縣級非物質遺產

雙合石板開採工藝始於17世紀中期,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經過幾十代雙合開採人的辛勤勞作,形成了雙合境內南北兩座山由開採石板所留下的石塘群遺址。

一、開採條件

1、實地勘察:考察山體陡度(不得超過20%的陡度)、植被和岩層的厚度、山體的整體性。

2、石質定性:開採石板的石質必須是“凝灰岩”,而且“磨氏度”也必須在4.5-6.5之間,才能具備岩漿“浦流”。

二、開採工具:羊角大錘、手錘、鐵撬棍、直尺、掃帚、蠟筆、錘子(分為混錘、方梅錘和填眼錘)、巖睛、盛睛、皇錘、槓棍、繩子

三、開採工序(下面的叫法是按當地開採人的方言)

1、座巖頭(擺巖頭):必須朝南方向,也可東南、西南方向,決不能朝正東、正西、正北方向座巖頭,石板塘必為長方形、正方形。

2、打“段”:指的是石塘左右兩邊,深度按石板或石材所需厚度而定。

3、打“後落段”:指的是石塘的北端,所錘的厚度為石材所需的一半。

4、打“孔”:是決定石材好壞的關鍵所在,打孔為每13釐米間隔排列。

5、打“盛”:“盛”的間隔為25-30釐米,其目的是為了石板開裂,能夠移伸到後面石板的中樞工藝。

6、墊“眼”:指石斧通過扁錘使勁撬打孔與孔之間的連接部位,迫使山體部分與所需石板脫離的程序。

7、打“銷”:指整個石塘面積大的石塊與山體脫離開來。

8、裁“墨”:指按建築所需的規格石材進行裁割。

9、出“銷”:指把裁割的石材從石塘搬運到固定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