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渡劫歸來,小紅書情況遠比你想得好。

社區,可能是中國互聯網最“古老”的物種。以1993年中國惠多網“長城”出現為起點,BBS進入PC互聯網時代開始野蠻生長,天涯、貓撲、西祠成為這個階段強社區屬性代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由於支付與物流壁壘被打通,用戶與內容價值被發現,社區產品自帶商業變現能力局面顯現,立刻成為健康又充滿想象力的商業生態系統代名詞,促使各方勢力紛紛跑馬入局,行業瞬間爆滿。

從豆瓣到微博再到知乎、甚至是如今高速增長的“毒”,社區的內容和形式不斷因勢而變,但生命力卻始終旺盛一如往昔。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人”的力量。小紅書也非常懂得這一點。

2018年初,小紅書“發現全世界的好東西”slogan高調變為“標記我的生活”,狠狠撕掉跨境電商標籤,將平臺更加精準定義為“生活方式社區”,進一步增強社區屬性。

打著“標記我的生活”slogan,小紅書對用戶專業度及表達方式要求比知識分享等社區更自由,形式也更多元活潑,於是立刻就在社區圈子裡颳起一股小旋風:據小紅書官方數據,截至今年7月,其平臺用戶量超過3億、MAU超過1億、產生內容曝光每天30億次、估值也超過30億美元。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 時間窗口: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29日

然而當用戶規模和平臺體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很多潛在管理問題就會暴露:筆記造假刷量、產品三無缺德、三觀涉黃拜金……作為以內容為本的分享社區,小紅書生態卻每況愈下。2019年1月1日-6月1日,小紅書數字品牌價值增長速度兩次減緩,而降速時間點均是其陷入上述品牌危機時刻。

就這樣從7月29日起,小紅書“人紅是非多”,終於也沒能逃脫現今社區產品必修課——下架整改。

渡劫77天,

竟沒成殘“紅”敗柳

———

當小紅書下架消息傳出,各方勢力對它評價都不甚樂觀,認為它這次恐怕要“大出血”。然而事件發展方向,卻並非如此簡單。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 時間窗口:2019年1月1日-10月13日

7月29日,小紅書從安卓應用官方商店被下架,數字品牌價值從年初便不斷上漲趨勢立刻被阻斷,開始出現明顯下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8月6日起數據居然開始回溫,呈現起起伏伏、甚至穩中有進局面。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 時間窗口:2019年9月13日-10月13日

在口碑輿情方面,7月29日-9月12日,小紅書正面內容為37,826篇,佔比65.36%(低於全網正面內容均值的68.38%);負面內容為12,240篇,佔比21.15%(高於全網負面內容均值的14.07%)。

而9月13日-10月13日,小紅書正面內容為26,004篇,佔比74.51%(高於全網正面內容均值的71.12%);負面內容為3,988篇,佔比11.43%(低於全網負面內容均值的11.81%)。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 時間窗口:2019年9月13日-10月13日

在用戶參與度方面,7月29日-9月12日在聲量最大的微博平臺,參與小紅書相關話題討論普通用戶佔比為69.48%;而9月13日-10月13日,這個數字竟然上升為81.48%。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 時間窗口:2019年9月13日-10月13日

在受眾好感度方面,7月29日-9月12日,小紅書順意群體佔65.40%(低於全網順意均值的66.82%),逆意群體佔21.59%(高於全網逆意均值的15.17%);而9月13日-10月13日,小紅書順意群體佔74.34%(高於全網順意均值的68.09%),逆意群體佔12.07%(低於全網逆意均值的14.04%)。

下架期間,在短暫出現頹勢後,小紅書全網口碑情況不斷好轉、受眾好感度節節攀升、用戶活躍度更逆勢驚人增長……這一切“違背常識”的數據背後,究竟在發生什麼?

哭笑不得“豬對手”

所謂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從前卸載小紅書的用戶現在又開始想念它,這自然是數據變好的一個原因。不過更多的還是因為小紅書那些“善良”競爭對手的努力。

在小紅書下架整改初期,其聲量一度被動。這本來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結果無數對手卻在不餘遺力“主動”幫它拉抬數據。

比如,垂直社區“媽媽幫”發起孕產聯盟,宣稱打造母嬰領域

小紅書;靠種草經濟起家的“旅拍”,號稱旅行版小紅書融資5000萬;山寨產品趁機蹭小紅關鍵詞做ASO的更層出不窮,個別產品甚至衝到應用商店榜單前十……

而這其中聲勢最浩大莫過於微博新社交APP“綠洲”——界面神似Instagram,內容高仿小紅書。背靠微博流量庫使其輕鬆登上數字品牌榜超新物種點金榜,然而到頭來還是為他人做了嫁衣:在小紅書全線迴歸之前(10月21日),綠洲傳播度為5.58%、參與度為3.60%、好感度為70.22%;而小紅書傳播度為7.15%、參與度為8.25%、好感度為73.79%,各個維度均領先綠洲。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 時間窗口:2019年10月21日

熱淚盈眶自救及時

另一方面,小紅書從今年5、6月開始發力革新平臺管理辦法的姿態,為其積累了不少口碑:升級“品牌合作人”,大幅清洗原品牌合作人且提高認證標準;嚴格控制素人KOL,發佈軟廣、進行引流即限流甚至封號;提高MCN入駐門檻,需提前繳納20萬元保證金;發佈內容推進升級產品“小紅心”,讓用戶擁有監管產品權利。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 時間窗口:2019年5月1日-6月30日

5月1日-6月30日,小紅書順意群體佔77.97%(高於全網順意均值71.60%);逆意群體佔8.97%(低於全網逆意均值13.07%)。且參與討論的普通用戶佔比較大,小紅書與用戶聯結度較高。

在良好口碑基礎上,下架期間小紅書此前整改計劃逐步落地,社區生態逐漸恢復,開始重新博回老用戶好感,實現數字品牌價值回升。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這場大刀闊斧的整改背後並非沒有隱憂。

整改需求與利益失衡,

小紅書煩惱有點多

———

今年5月以來小紅書做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其實引發諸多不滿。

現在在小紅書上,所有品牌賬號需官方認證後才可進行推廣,而每次認證均需交300元審核服務費,否則沒有與小紅書KOL合作機會。而如果要在主頁展示商品,還需另外繳納2萬元保證金,以及交易佣金15%。

同時在KOL方面,小紅書對素人KOL並不友好——除非與平臺指定MCN機構簽約,否則就會被限流,一不小心更是封號下場。而與MCN機構簽約就意味交易佣金將被抽成10%。

而MCN機構日子也並不好過。不僅在入駐品牌合作人前需繳納20萬保證金,且懲罰力度成倍上升,只要被發現旗下博主私下接單便直接扣除全部保證金。這種管理辦法小紅書並不是第一例,但金額如此高的,它的確是首家。

小紅書整改舉措似乎有些激進。

而更讓它飽受爭議的是,營銷門檻提高了,流量算法運作機制和規則卻不透明。再加上小紅書指定KOL可簽約的MCN中,有一家泓文文化傳媒赫然屬於小紅書旗下,立時讓人覺得小紅書似乎在“一邊當裁判,一邊做運動員”……這些不僅讓小紅書備受“人治”質疑,更被許多人解讀為,它正在以規範社區環境為名,實行商業化。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

10月14日,小紅書正式開始迴歸,至22日已全線恢復上架。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 時間窗口:2019年7月29日-10月29日

而回歸後的小紅書,是下定決心做內容淨化模樣:內容審核部門已增加近三分之一體量,且還在持續擴張。同時據鳳凰網科技報道,現在小紅書每一條筆記都會進入審核流程,而在下架之前並非如此。這些努力促成其10月24日單日DB值高達11,612,416DB

的結果。此後,小紅書數字品牌價值開始呈現持續穩定上升趨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單日數字品牌價值,亦或是內容傳播度、參與度、好感度,在小紅書迴歸後都未能爆發高增長,增速明顯放緩。這便是嚴格審核機制產生結果的另一面。

現在從小紅書上你能看到的,要麼是官方認證的品牌號合作內容,要麼是千方百計逃過審查的軟文,素人評價位於二者之間則由於被限流,越來越少。而尷尬的是,很多用戶想看的恰好就是最真實的素人筆記。由於“誤傷”情況大面積出現,原本以UGC內容為主的調性減弱,小紅書增速自然變緩。

不過這未必是壞事。比起增速,小紅書現在更需要的是可以“沉靜”思考出路的時間。

“從古至今”,幾乎所有UGC社區在需要商業變現時,都會陷入用戶體驗與商業訴求之間的矛盾。小紅書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小紅書的slogan已經悄悄變成“找到你想要的生活”,明顯多了幾分向PGC、PUGC內容和行為傾斜的意味。看起來是想通過這種方式連接消費者和品牌,實現平臺內交易閉環,嘗試創造盈利增長點。

然而這是一個正確方向嗎?歷史曾留給我們“參考答案”。

“失戀77天”,小紅書都經歷了什麼?

■ 如果你是一名95後,我估計你不認識它

2004年,伴隨著2003年淘寶網成立、電商市場火爆卻假貨氾濫現象,我國第一家涉獵購物經驗分享的女性消費社區——55BBS上線了。通過挖掘淘寶網高品質正品好店、分享如何購買正品心得體驗,55BBS火得一塌糊塗,至2007年僅在北京便已積聚34萬名註冊會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尚未到來之時,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

然而遺憾的是,在2008年網站發展關鍵時期,其創始人卻將公司和業務一起打包賣給了CNET中國(CBS前身)。此後55BBS被整合為CBSI(CBS互動媒體公司)旗下城市消費群組的一支業務,媒體性質開始壓過社區性質,購物體驗平臺逐漸成為“廣告公司”。

此後,55BBS也並沒有抓住移動互聯網時代機會,在中國互聯網風起雲湧、瞬息萬變之時,它卻還在以網站形式維持業務。於是不出意料地,發展情況每況愈下的55BBS在2015年再度易主,而交易對價僅為675.75萬元。一代霸主,結局竟是“甩賣”。

很顯然,作為一種社區屬性極強的商業模式,如果把“接廣告”作為商業主基因、進而傷害用戶體驗,那小紅書最終也只能走上它“老前輩”走不通的商業變現路。

至於變現速度把控方面?從豆瓣來看,如果堅持不傷害用戶體驗,那麼商業探索能力就會被影響,從而成為一家“慢”公司。不過有趣的是,你經常可以看到那些瓣友到處為豆瓣和阿北如何賺錢而操心;而微博則是一家典型“快”公司,把一個相對小眾社區堅持做成了如今社交巨頭模樣。不過也很有趣的是,微博當初的過度商業化至今還在遭到詬病。

至於小紅書究竟要如何選擇,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已知的是,目前它最強的對手還是它自己,要思考和改變的也依舊很多。至於未來能否走出陰霾、突破壁壘?關鍵還在於能否發展出真正成熟、規範且適合自己的內容生態和審核規範。

到那一天,或許我們還能再度看到從前那個小紅書:每個人都在認真分享,每一篇筆記也都是認真在讀,不存在刷單更沒有假貨……還是那個存在無數女人,卻能讓她們相親相愛的“小”社區。

*本文所使用的統計理論、技術、算法和內容版權歸北京數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引用均須註明來源於『數字品牌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