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才女貌美無比,卻不幸被婆婆折磨死,留下幾首詩,流傳千古

明末·陳繼儒之語說:“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法無天的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舊道德規範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但在明末清初的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很明顯張岱才是否對這句話的,真正有思想的人是不會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

但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傳承中,男卑女尊是普遍認為的,即便是獨掌大權如武則天,當大多數的人內心還是反對的,只有少數有思想的人會覺得女子也可以有才,女子也可以不輸男子。

清朝有一位才女,名叫賀雙卿,後世對於她的評價絲毫不吝嗇,稱她為我國曆史上最有天賦、最具才華的女詞人,尊其為"清代第一女詞人",但就是這樣一個令人"驚為神女"的賀雙卿,她的命運卻是坎坷悲慘,遭受到了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鬱鬱而終。

清朝一才女貌美無比,卻不幸被婆婆折磨死,留下幾首詩,流傳千古

康熙五十四年秋天,江蘇金壇四屏山下的一戶姓賀的農家迎來了家中的次女,二女兒從小就懂事乖巧,知道家中生活不易,父母為生計奔波勞累,她極少哭鬧。稍稍長大後,因為舅舅在鎮上的學館做雜役,她也時常會到那裡,耳濡目染,小小年紀的她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能夠迅速模仿讀書,就連先生都認為這個小姑娘聰明好學,特地允許她能夠旁聽,漸漸地,她就學會了吟詩填詞,成長為了一個才女。

雍正十年,此時她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古代女子很早就可以結婚了,在母親和叔父的撮合下,十八歲的的她嫁給了綃村周家,“門當戶對“,周家男人周大旺是個農民,他不知道詩詞歌賦,不知道談古論斤,只知道埋頭種莊稼。

清朝一才女貌美無比,卻不幸被婆婆折磨死,留下幾首詩,流傳千古

這與纖弱俊秀的賀雙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或許少女讀書過程中,也曾幻想過浪漫唯美的愛情,但如今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賀雙卿始終是個傳統女子,她平淡地接受了自己的婚姻,收起筆墨,侍奉丈夫和婆婆。

或許周大旺是個樸實憨厚的男人,夫妻二人的婚姻也能過得很幸福,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奈何家中有個強悍潑辣的婆婆,楊氏年輕時候就守寡,一個人將兒子帶大,孤兒寡母,可想而知楊氏這些年來受到的苦難冷眼。可憐之人自有可恨之處,楊氏固然可憐,但她並不應該將自己的苦難加到另一個女人身上。

小夫妻倆剛成婚,自然是濃情蜜意,可楊氏卻認為自己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是賀雙卿勾引了自己的兒子,仗著自己長輩的身份,她開始刁難折磨賀雙卿。賀雙卿下廚給她做了一碗糖心湯糰,但楊氏故意挑錯,說糖放多了,就大發怒火,斥責賀雙卿。從小被楊氏帶大的兒子根本不敢反抗母親,只能看著妻子受苦受累,最終甚至是站在楊氏這邊,一同斥責折磨賀雙卿。

清朝一才女貌美無比,卻不幸被婆婆折磨死,留下幾首詩,流傳千古

有一天,她打掃了屋裡屋外,洗完一大盆衣服,喂完雞和豬,又被婆婆驅使著把籮谷給舂了,但她實在沒力氣了,抱著石杵一動也不動,丈夫回來後,以為是她偷懶怠工,不分青紅皂白地就將她推倒在石臼旁,石杵正壓在了她的腰上,賀雙卿痛得好半天都爬不起來,但沒人心疼她,她只能忍著眼淚,不然又會被丈夫斥責。

古語“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賀雙卿雖然在婆家受盡苦楚,但她一個人默默忍受著,將心中的思緒通通寫在紙上,無人能夠理解,心神憂懼,身體勞累,她得了嚴重的瘧疾,可週家根本不給她調治,她的身體始終好不了,整個人變得面黃肌瘦,憔悴不堪,與剛進門時的皎若桃花形成反差,周大旺對她也失去了興趣,越來越討厭。

清朝一才女貌美無比,卻不幸被婆婆折磨死,留下幾首詩,流傳千古

她從孃家帶來的紙都用完了,然後就在蘆葉、竹葉、桂葉和破布殘片上寫,筆磨禿了,她就用炭棒和白粉代替,這樣的行為在婆婆眼中看來是矯揉造作,多次將雙卿的筆折斷,詩稿燒燬,但賀雙卿不管不顧,仍然在寫詩寫詞,這是她僅有的生活激情了,她不在意是否能夠留下傳世之作,她只是為自己枯萎的生命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久病不愈後,賀雙卿去世,大約於雍正末年或乾隆初年,在清代史震林的《西青散記》記載,她到婆家不久後,就去世了,"事舅姑愈謹,鄰里稱其孝。夫性益暴,善承其喜怒,弗敢稍忤。"字裡行間也可以感受到賀雙卿生活的不幸,一代才女的去世,留下一段千古遺憾,讓後人嘆惋不已!

清朝一才女貌美無比,卻不幸被婆婆折磨死,留下幾首詩,流傳千古

她的詞有十四首,現錄入幾首,給大家賞析賞析——

《浣溪沙》暖雨無晴漏幾絲,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麥上場時。 汲水種瓜偏怒早,忍煙炊黍又嗔遲。日長酸透軟腰肢。

《望江南》春不見,尋過野橋西。染夢淡紅欺粉蝶,鎖愁濃綠騙黃鸝,幽恨莫重提。人不見,相見是還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無淚可沾衣,山遠夕陽低。

詩一:

妾住衡門傍綵樓,夜香吹下隔簾愁。

袖開落盡秋紅句,衰草殘陽夢遠遊。

詩二:

冷廚煙溼障低房,爨盡梧桐謝鳳凰。

野菜自挑寒自洗,菊花雖痛奈何霜?

從她的大部分詩詞中,都可以感受到她所經歷的艱難因厄,卻沒有被磨掉才氣,可惜蕙質蘭心,並不適合鄉野村夫,所嫁非人,最終香消玉殞,令人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