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佔了三個,這個王朝可真不一般。專家:他確實有資格

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思想家鄒衍提出的“五德終始說”深受各個諸侯王的追捧,他提出五行的運行規律完全符合王朝的更迭,一個國家必然會受到上天賦予“五行”中的一德,進而“受命”於天成為天子。當其“德”勢衰微,無法統治天下時,必然會被“五行”中相剋制的“德“取代,“革命“於天而重新受命。在我國的歷史上就有這樣的一個王朝,五德之中竟佔了三個,讓我們來看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五行中佔了三個,這個王朝可真不一般。專家:他確實有資格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

公元前202年,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等諸侯共同上書擁護漢王劉邦稱帝,自此劉邦建立起屬於他的大一統王朝,走上了與楚霸王項羽截然不同的路。

劉邦登基伊始,便以他獨特的“魅力”和“精準”的戰略,快速收攬民心,昭告天下,採用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宣佈漢王朝以承氺德之姿,取火德之國“周”而代之。將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撇在一邊,以承接者的姿態宣誓了漢王朝的實至名歸,天賦皇權。

五行中佔了三個,這個王朝可真不一般。專家:他確實有資格

劉邦

漢文帝十四年,天災頻發,大地震動。魯人公孫臣上書稱漢帝國應享為土德之運以應天時,不久的將來上天就會降下黃龍祥瑞以應其真偽。以丞相張蒼為首的朝中重臣極力反對,聲稱大漢的“氺德”乃是漢高祖劉邦的祖制,以妖言惑眾之罪請求皇帝將其罷官免職。當時天災頻發,公孫臣的這番言論使得長安百姓更加惶恐,皇帝的天賦皇權受到了極大威脅。漢文帝只得下令貶黜公孫臣。不曾想剛過了一年,在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泰安縣)果真降下黃龍,於是漢文帝快馬公加鞭地召回公孫臣,封他為博士,並在雍縣(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郊外設壇祭天,自此漢帝國正式改氺德為土德,以示天賦神權,安撫民心。

五行中佔了三個,這個王朝可真不一般。專家:他確實有資格

黃龍祥瑞

後西漢天下被王莽所篡,王莽自稱舜的後裔。遠古時期的“堯”禪讓於他的祖先“舜”,與自己通過“禪讓”得來的大漢天下類似,加之戰國時期鄒衍提出的“五德終始說”太過暴力,與自己“溫和”的稱帝多有不符。遂採用當時劉向父子提出的“五行”相生理論,倒黴的大秦帝國再次被王莽拋棄,而西漢王朝像“堯”一樣,不得不成為了“火德”。而他一手建立起的大“新”帝國理應同他的祖先“舜”一樣為土德之國。不過,他的鬧劇很快就倒在了漢光武帝劉秀的開掛人生之下,最終劉秀成功光復了漢朝,建立了我們熟知的東漢王朝。

五行中佔了三個,這個王朝可真不一般。專家:他確實有資格

漢光武帝“劉秀”

時過境遷,天下早已不是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戰亂年代,劉秀需要找到一個符合自己繼承劉邦衣缽的說辭,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我們就找到了這一問題的關鍵佐證,據《史記·漢高祖本紀》中記載“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鬚,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此次暗合朱年赤帝火德之數)。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我們都知道,劉邦起義之初,逢人便說自己手提三尺劍,斬白蛇起義,都與當時氺德命數的事實相悖,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為我們揭開了這一謎題的答案,他認為《史記》、《漢書》中提到的這些,應該是當時王莽為了自己的“土德”杜撰出來的,竄入《史記》,班固不察,加之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也附會火德神靈來神化自己,於是班固體察上意抄錄成文。就這樣,漢代就莫名其妙的擁有了“五行“中的三個的“德”行。

五行中佔了三個,這個王朝可真不一般。專家:他確實有資格

歷史上帝國的興盛與消亡如同那滾滾長江般週而復始,前仆後繼。在這之後,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也多依據秦漢的先例,在榮登大寶之始就從事改正朔,易服色等符合承接“五行”的“改革”。而作為總結這一理論的先驅——鄒衍,也該含笑九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