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洛陽牡丹甲天下,菏澤牡丹甲洛陽,或者曹州牡丹甲洛陽,出處在哪裡?有何依據?

三月三253978353


這個問題搞的山東和河南開始地域攻擊了 讓其他省的人來回答比較好


臺前劉先生


根據現有歷史文獻來看,既沒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詞賦,也沒有菏澤牡丹甲洛陽的詩句

甲天下“的一詞的說法最早見於南宋王正功的《勸駕詩·其二》,原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因此現在很多地方也把突出的品牌、特產等冠以甲天下的說法。而洛陽牡丹最接近於甲天下的說法是來自於歐陽修的《洛陽牡丹圖》,有名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洛陽王城公園內牡丹:

因此不論是洛陽牡丹還是菏澤的牡丹,在歷史上都沒有“甲天下”一詞的說法,不過在宋代時期洛陽牡丹種植規模確實非常龐大,非常有名氣。

牡丹歷經千年,大規模種植區域不斷演變

牡丹原產於我國西北和秦嶺地區,在甘肅武威的東漢墓中,便發現了關於牡丹用藥的竹簡,在隋唐之前,我國牡丹也是大規模種植在陝西一帶。到了唐朝,洛陽牡丹的種植規模漸漸超過長安,在宋朝時期也達到了鼎盛。到了明清時期,牡丹也在菏澤一帶進行了大規模種植,直到今天。


菏澤牡丹:

因此不論是洛陽的牡丹還是菏澤的牡丹,都是牡丹種植區域不斷演變的結果,也都承載了歷史。

總之,我認為洛陽和菏澤的牡丹難分伯仲,也不用分伯仲,每年在兩地也會舉辦牡丹文化節,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是支持兩地發展牡丹的。不過以洛陽牡丹為背景,古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名篇詩句,提升了洛陽牡丹的知名度,這也是菏澤無法企及的。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央視再次為菏澤牡丹正名!

洛陽牡丹甲天下

曹州牡丹甲洛陽!

菏澤幾十年間經歷“牡丹之鄉”、“中國牡丹城”,以及前幾年剛被國家授予“中國牡丹之都”的稱謂演變,也恰是菏澤這些年不斷進步和發展的歷程寫照。


從牡丹栽培歷史來看,各朝代年代栽培中心不同:

隋581-618洛陽

唐618-907長安

五代907-960洛陽

北宋960-1127洛陽

南宋1127-1279天彭

明1368-1644亳州

清1644-1911曹州(菏澤古稱)

今天,菏澤已經成為中國的牡丹之鄉,也是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和觀賞基地。而洛陽最近幾年也意識到了城市名片的重要性,洛陽及菏澤兩地的地方政府明爭暗鬥,都想以牡丹作為自己的城市名片,各自紛紛投入巨資推出各種大型賞牡丹活動,爭創城市品牌。兩虎相爭之氣氛已經帶動了兩地百姓對各自地區牡丹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如樓主所發之貼明顯帶有兩地百姓之習。呵呵

個人認為,洛陽牡丹為中國牡丹之根本,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菏澤牡丹則屬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源於水而寒於水。”講名氣,洛陽牡丹在世界範圍內更勝一籌。講規模講發展,菏澤牡丹後發而先至。

各有千秋,各領一方風騷。我們就不要非得分辨個子午寅卯的什麼甲天下不甲天下了,各位大蝦,你們說呢??


濟南順子


牡單純以花說,面積品種啥的。洛陽真不行,牡丹花會去菏澤借花就是就是證明,但是僅限於這個範圍,一旦超越這個範圍,菏澤也是真不行,借花只是牡丹花會錦上添花的東西,就是不去借,也影響不了啥。現在菏澤和洛陽都說牡丹,涵蓋的東西遠遠超出了品種和規模,同時兩個城市提出的牡丹表面上是牡丹,實際上是看背後的支撐的東西,吸引人的不是規模和品種,在遊人面前牡丹就是真大,漂亮,基本上都不會關心品種面積(牡丹園4a,洛陽街頭的花也都是牡丹,這就夠了)。牡丹只是個藉口,背後的東西才是吸引人的關鍵。所以說在規模和品種上洛陽真不行,但是牡丹背後的洛陽是中國四大古都,世界文化遺產3項6處,5A景區5個,3A以上景區全國第一,洛陽水席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大石窟之一,佛教祖庭,關林,隴海洛湛鐵路交匯,鄭西高鐵,洛陽機場年流量100w,二廣,連霍,國家級高速交匯,黃河小浪底,國家重工業城市,這些就是洛陽的底牌,這些涵蓋吃住行遊甚至是工作的底牌,菏澤可有?菏澤和洛陽本就是中國兩個城市,牡丹好了兩座城市都好。


我的朋友也有禿子


洛陽牡丹始見於晉代,東晉畫家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的洛河兩岸已經有牡丹存在。




後到隋唐時期,洛陽牡丹真正開始大面積種植。李世民的《入潼關》第一句: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洛陽作為隋唐時的東京,唐代洛陽人劉禹錫的《賞牡丹》中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以側面反應洛陽牡丹興盛於唐代,而真正甲天下是宋代。









菏澤古稱濟陰、曹州。曹州牡丹最早記載是在南宋,至明朝的嘉靖年間,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興盛,栽培面積已達千畝。從歷史沿革來說,曹州牡丹比洛陽牡丹晚了一千多年。







另外兩地牡丹的側重點不同,洛陽牡丹是文化,曹州牡丹是產業,牡丹對菏澤當地花農來說只是一項經濟來源。去洛陽看牡丹可以順便看龍門石窟、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應天門、關林、白馬寺、周王城、周天子駕六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等等。去菏澤看牡丹之後就沒東西看了。








古代稱讚洛陽牡丹的詩詞很多,加上洛陽是著名的古都,洛陽牡丹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從1983年開始,洛陽舉辦的牡丹花會(後稱牡丹文化節)蕕得了巨大成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很好。為了蹭熱度,菏澤人提出了曹州牡丹甲洛陽的說法。毫無疑問,如果洛陽牡丹名氣不大,影響不大,菏澤人也不會提什麼曹州牡丹甲洛陽。


用戶5911296580485


看大家回答問題都不對主題,關注點都是去洛陽除了牡丹還有什麼好玩的名勝古蹟。去菏澤就沒有了。這裡我要說幾句公道話,菏澤地處黃河腹地,幾次大規模改道,你要什麼名勝古蹟,歷經多年抗戰,能保留什麼古蹟。現在討論的是牡丹,你講什麼景點,天安門春節擺放牡丹是哪裡的,洛陽在國際花卉博覽會展覽的品種有幾個是自己的,還不是去山東借牡丹去展覽嗎?再說掙這個對你洛陽有什麼意義?整天找寫手詆譭菏澤吹捧洛陽,攜手同行對你有壞處嗎?


外交學院發煙人


洛陽從建國初期創建十大廠礦的一片繁榮到現今的衰落、改制甚至破產等,幾代人付出一切。同時也在八十年代響應國家號召打出"以花為媒,廣交朋友",從而把全國各地以及海外人氏吸引到洛陽投資。

但洛陽的底蘊在於有名滿全國的十大廠礦為襯托,古往今來名人詩詞歌賦的文化,以及洛陽九朝古都的名氣等等,牡丹只是一種介體,或兩者結合起來而形成的紐帶,相輔相成。從而使牡丹從一地花束而名揚世界。

而回頭看,在洛陽八十年代報請國家批准市花到國花的路上,何曾看到菏澤或曹州的影子。

牡丹在洛陽如今已形成文化,從文化引導出的文化產業,而曹州僅僅只是種植而已!相信明眼人自知!(自我淺見,勿頂)


龍偉109588116


這些沒有可靠理論依據的言辭是站不穩腳的,而洛陽牡丹甲天下來源於武皇傳奇的故事,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事實。洛陽國家牡丹基因庫,培育出來的牡丹新品種讓世人矚目,並傳播到祖國各地,遊客到此遊玩目不暇接、讚歎聲不絕於耳。到每年的四月洛陽城花海、人海,連成一片熱鬧非凡。要想圓夢到洛陽,親眼目睹雍榮華貴的武皇牡丹花,會讓你流連忘返。


w清清的河水


洛陽人老活在歷史的睡夢裡,睜開眼看到菏澤牡丹早已超越自己後,心裡很不舒服酸酸的難受,咬著牙齒不承認差距詆譭菏澤,然後在繼續睡繼續做他的牡丹夢。就像晚清政府人物天下第一,豈不知世界早已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你洛陽人不承認也罷,菏澤牡丹無論是花色品種還是種植面積確實超越了你,你不認可也成了事實。希望有骨氣再開牡丹花會不要來菏澤借牡丹充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