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的產程長嗎?要注意什麼?

家庭醫生在線


一般來說二胎的產程相對來說是減半,初產婦和經產婦的用時有很大的區別,順產的分娩過程中有4個產程,第一個產程就是從規律宮縮到宮口全開,這一個階段,初產婦用的時間10~12個小時,但是經產婦只使用到4~6個小時,第二個產程是宮口全開到胎兒溢出,這個階段初產婦用的時間是4-6小時,而經產婦用的時間是2-3個小時,而第三個產程是胎盤溢出,這個就無法比較,因為胎盤有時候,在胎兒出生之後自動溢出,半個小時之後沒有自動溢出,就需要手剝胎盤,所以用的時間也有不同,而產後兩個小時觀察是一樣的,所以總的來說,第二胎的產程是相對來說比較短。



為什麼初產婦用時比較多

第一、骨盆大小

第二胎相對第一胎來說骨盆是會變大的,因為在第一胎的時候,孕期的過程中身體會分泌很多的鬆弛素,所以孕媽的骨盆會變大,我們的骨盆擴大之後,恢復起來就比較慢,如果懷孕比較快,那麼骨盆的恢復效果就沒那麼好,再一次懷孕,再一次分泌鬆弛素,孕媽的骨盆就會更加的大,所以寶寶更加容易通過。

骨盆的大小也決定了孕婦的分娩方式,如果骨盆太小了,那麼胎兒就無法順利通過,有些孕媽在孕期的過程中說“38周了還沒入盆,是不是不能順產了”,只要骨盆的大小大於胎兒的頭頂徑,那麼就可以順產,孕媽在預產期的前兩週還沒有入盆是很正常的,特別是第二胎,很多孕媽是邊臨產邊入盆。


第二、開宮口速度

1、孕媽在第一個產程的時候速度比較慢,因為開宮口比較困難,首先胎兒有沒有入盆對開宮口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胎兒已經入盆了,那麼對宮頸口的衝擊就比較大,對宮頸口刺激期就會加促進宮縮的力度,所以宮口就開得比較快。

2、第一胎的孕媽,遇見真正的宮縮的時候,孕媽會緊張還有恐懼,因為宮縮規律之後,疼痛感會越來越強烈,很多孕媽都沒有調節好,但是如果經歷過一次之後,很多孕媽都會調節呼吸來開宮口,這樣速度就快了,因為人在過度緊張的情況下就忘記了身體的出力方式。

3、很多孕媽在第一胎的時候,根本不知道無痛分娩的存在,所以很多孕媽在開宮口的時候,特別的痛苦,而且特別的勞累,是懷二胎的時候,就知道了無痛分娩的存在,在開宮口到第3指的時候就可以用上無痛,不僅僅可以緩解孕媽的疼痛,還可以縮短產程。


第三、分娩進行時

第二產程的時候很多孕媽都已經筋疲力盡了,因為在第一產程開工口的過程中真的太累了,用全身的力氣去開宮口,根本沒有想到後面的第二產程更加的艱難,而且第一胎的孕媽沒有第二胎的孕媽有經驗,所以很多孕媽在第一胎的時候都沒有準備好巧克力和紅牛。

巧克力和紅牛是非常的重要的,因為在第一個產程的時候,會流失大量的汗水,而想要快速的恢復人的體力和水分,就是通過甜食和飲料,紅牛是功能性飲料,可以快速的恢復人的體力,而且讓孕媽更加的精神抖擻,巧克力的糖分是非常的高的,可以提高人的血糖濃度,加快血液的流通,很多孕媽在第一個產程之後就會頭暈眼花,就是因為血糖濃度降低了,對於有低血糖的孕媽,症狀更加的嚴重,這時候巧克力和紅牛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產程的過程中,如果有經驗的孕媽,是非常會掌握宮縮的節奏,當宮口來的時候,憋氣拉出來,宮縮過去的時候就可以休息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以為下一次衝刺存儲力量,而不是一直盲目的憋氣,一直的用力的話,這樣不僅僅會對分娩沒有好處,而且還容易消耗體力,我們的體力是有限的,當人的體力消耗完的時候,想恢復體力是非常的困難的。

胎兒在孕媽的產道里面,如果沒有及時出來的話,對胎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長時間的沒有分娩出來,羊水流失越來越嚴重,那麼對胎兒的潤滑作用就會減少,而且容易造成子宮對胎兒的壓迫,太容易造成缺氧和窘迫。

分娩注意事項

  1. 在開宮口的時候,要及時的跟醫生溝通交流,反饋自己的開宮口是否遇見了困難或者體力出現了透支,如果說實在覺得太痛苦了,那麼可以問醫生有沒有解決的辦法,或者可以緩解痛苦,自己不主動一點的話,那麼可能醫生會忽略到你。
  2. 在開宮口的過程中,醫生會給我們檢查開宮口的情況,這個時候孕媽不要太緊張,因為在內檢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男醫生給我們檢查,孕媽太緊張的話,肌肉會收縮,疼痛反而會增強,因為在檢查宮口的時候,宮縮也是在同步的進行,如果我們一直緊張,那麼就是雪上加霜,更加痛苦。
  3. 第一、第二產程的時候,孕媽如果有什麼不舒服,或者有異常的地方,要及時的跟醫生溝通,因為只有跟醫生溝通了,醫生才能從你的表述中瞭解到是否有其他的異常,因為像羊水栓塞這些症狀都是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治療,不然一旦等他們出現的時候就特別的危險。
  4. 去到醫院的時候,醫生會問我們是否有生過孩子或者有習流產、早產,如果有這些症狀,醫生在分娩的過程中會更加的注意,孕媽一定不要對醫生隱瞞事實,因為這關係到孕媽的安全和胎兒的安全。

對於第一胎和第二胎的產程用時,這是無法去界定的,因為我們給出的第二胎比第一胎用的時間比較少,這是一個大數據的統計,不能說第一胎比第二胎一定用的時間少,因為影響分娩用時因素非常多。

比如胎兒的大小。第二胎的胎兒比較大,是一個巨大兒,那麼胎兒在分娩的過程中,用的時間可能會比較多,因為胎兒比較大,在經過產道的時候,阻力就會越來越大,巨大兒容易出現撕裂和側切,出現撕裂和側切多一個縫合的手術,加重孕媽的痛苦,延長了分娩的時間。

還有就是羊水量,孕媽在破水的時候,沒有及時的保護羊水,導致了羊水流失的比較多,那麼在分娩的過程中,羊水的潤滑作用就大大的減小。


所以說影響孕媽在分娩的用時因素是非常多的,只有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用時比較少。


藝跡育兒


很多孕媽媽都會聽說生二胎的時候會比生一胎快很多,其實確實會是這樣的,一般來說初產婦生產的時間要比經產婦長,就比如說在第一產程的時候,也就是說宮口擴張到十釐米那段時間,初產婦一般需要十幾個小時,有些產婦需要20多個小時,或者以上,經產婦一般就能省下很多時間,可能只需要6--8個小時就可以。到了第二產程,也就是宮口打開之後到胎兒娩出來的那段時間,初產婦一般需要1--2個小時,經產婦一般在一個小時內就能完成,按照一般的說法就是,初產婦生一個孩子大概需要一天,經產婦只需要半天就可以了。

但是這些不是絕對的,因為不管是第幾胎,影響產程的長短有幾個因素:

  1. 產婦的年齡和胎次。正常來說,在正常的生育年齡之內,產婦越年輕,體力越好,分娩起來會更快,如果產婦年紀比較大,身體機能自然沒法和年輕時相比,就會延長分娩時間。一般初產婦生產需要時間要比經產婦長,經產婦因為身體有過一次分娩經歷之後,在子宮和產道里面都會存留著一些分娩記憶,在再次分娩的時候這些記憶就會被重新打開,直接縮短產婦的產程。
  2. 胎兒的胎位。胎兒正常的胎位是頭位,是腳朝上頭朝下的姿勢,不過雖然都是頭朝下,如果胎兒的臉對著孕媽媽的背部就是枕前位,是正常分娩的胎位,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朝下,但是卻比較頑皮,臉卻對著孕媽媽的腹部,這種枕後位也是胎位異常的一種,如果胎兒橫位,臀位那就更不好分娩了。所以胎位正確會更有利於分娩,縮短分娩的時間。
  3. 胎兒的大小。在相同的條件下,比如說產道產力,胎位胎次等都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胎兒越小,雙頂徑越小,越容易娩出,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胎兒越大,雙頂徑越大,阻力就會更大,分娩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

  4. 產婦的骨盆條件。骨盆也就是骨產道,正常的骨盆軸的上段是向下向後的,中段是向下的,下段和上段剛好相反,是向上向後的,總之就是彎曲的。一般來說如果骨盆比較寬,比較淺,比較平,那麼胎兒就會更容易娩出,如果骨盆又深又窄,再加上那麼彎曲,胎兒想要順利娩出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肯定是骨盆又寬又淺比較好。胎兒出了骨產道之後就會進入軟產道,也就是會陰,在分娩的時候會陰的彈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會陰條件好,彈性也好,分娩的時候就會更順利,更快,如果會陰彈性比較差,或者有發育不良的情況就會給胎兒娩出時增加了一定的阻力,延長了產程,雖然可以通過側切來加快產程,但是側切之後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縫合。


  5. 產婦的產力。產力就是產婦分娩時的力量,包括腹部肌肉的收縮力,肛門部肌肉的收縮力和子宮收縮力,在生產的時候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子宮收縮力。在每一次子宮收縮的時候,這種力量都會在產道發生,非常強烈,用力的擠壓著產道,迫使胎兒從產道中娩出。產婦的產力越足越能擠壓胎兒往外走,如果產婦的產力不足,子宮收縮乏力了,對於胎兒來說是比較危險的,因為長時間在產道內無法分娩有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
  6. 產婦的狀態。產婦的狀態也能影響分娩的快慢,在胎兒發動之後,產婦的身體就會開始分泌一些催產素,這些催產素會促進子宮收縮,幫助宮口擴張。不過這些催產素的分泌是有條件的,只有產婦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才會分泌更多,如果產婦過於緊張,焦慮就會影響催產素的分泌,影響產程。

需要注意什麼?

  1. 隨時觀察分娩前症狀,及時入院待產。第二胎的產程一般都會比第一胎快,所以孕媽媽就不能像第一胎的時候那麼淡定了,如果發現了見紅,破水或者宮縮的情況就要抓緊時間去醫院待產。本來每個人的產程就不一樣,經產婦的話會更快,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孕媽媽在有了分娩前的徵兆之後就應該及時去醫院了。

  2. 運動幫助加快產程。一般在第一產程的時候都需要好幾個小時,第一胎的產婦需要的時間會更久,在等待宮口擴張的這段時間其實產婦也可以自己適當的做一些運動來幫助宮口擴張。比如說走樓梯,下蹲,這些都是通過利用胎兒的重力來迫使宮口加快擴張的速度,有些孕媽媽就會通過坐瑜伽球來促進宮口的擴張,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加快產程。但是因為這已經是在待產了,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產婦一定要和家人一起。


  3. 不要亂浪費體力,隨時補充能量。大家都知道生孩子是非常需要力氣的,所以在待產的過程中產婦一定不要隨便浪費體力,比如說宮縮的時候大喊大叫,其實這對於分娩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還會影響到其他產婦,當然了,如果實在太痛了,忍不住,可以適當的釋放一下,在能堅持的時候就儘量堅持。因為已經是經產婦了,宮口擴張得可能要比初產婦快,所以在每次宮縮間隔的時間裡,也就是說不痛的時候就讓儘量補充一些能量,其實也沒有那麼高大上,就是多吃一點東西而已,也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功能性的飲料,到了分娩的時候就會更有力。
  4. 配合醫生正確用力。正確的使用力氣是非常重要的,那樣能省下很多力氣,如果沒有在需要用力的時候才用力,那麼這些力氣很有可能就浪費掉了,起不到什麼作用。其實在分娩的時候子宮會進行強而有力的收縮,這就是產力,在收縮的時候產婦就應該先吸一口氣,再閉著嘴巴慢慢呼出來,同時慢慢的用力,配合產力把胎兒擠到外面來。這個過程不宜過快,如果太快的話有可能會因為胎兒娩出太快,胎頭過大的話醫生來不及幫產婦側切而造成撕裂,這樣的話,對產婦來說傷害更大。不過產婦也不需要太擔心,在分娩過程中,醫生都會指導產婦用力,所以就算自己什麼都不懂也不要緊,好好跟著醫生說的做就行了。



產程長不長還要綜合各方面的原因,如果各方面的原因相差不遠的話,那麼二胎相對於一胎來說是會快一些的,畢竟已經有經驗了,知道怎麼做會更有利於分娩,更能縮短產程。也有一些媽媽二胎是比一胎需要更多時間的,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來定。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瞭解更多。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二胎產程長嗎?恰恰相反,一般來說二胎產程要比生一胎時要短4~6小時左右。

初產婦雖然體力較好,但是缺少分娩經驗,心理又比較緊張,再加上初產婦會陰組織硬韌比較緊,產道擴張慢,所以初產婦產程一般在14~18小時左右,而經產婦往往只需要8~12小時。

初產婦和經產婦的產程差別,主要體現在第一產程上。第一產程是宮頸擴張到10cm的過程,初產婦第一產程一般需要10~12小時,經產婦則通常只需6~8小時。第一產程可分為2個部分:宮縮潛伏期和宮縮活躍期。


宮縮潛伏期,是指規律性宮縮開始階段一直到宮頸擴張到3~4cm,平均用時大約需要8個小時。一般醫生內檢的指標,是宮頸開到3~4cm才能上產床待產;而宮縮活躍期,是指宮頸由3~4cm一直擴張到10cm,時間一般需要4~8個小時。

提醒注意:第一產程主要依靠宮縮力刺激宮頸開全,這個階段的產婦是不需要用力的。不過產婦要稍微忍受一下陳痛,注意節省體力,保持良好的心態,到第二產程才需要用力。

第二產程是胎兒娩出期。當宮頸開到10cm時,胎頭前方的前水囊在胎頭下降過程中發生破裂,胎頭下降至盆底會壓迫媽媽的直腸產生“排大便”的反應。所以“解大手”是正確用力的方式,這一點寶媽們可以提前感受一下。

第一和第二產程,要伴隨胎兒在產道內不斷髮生體位變化,才能讓胎寶寶順利地通過產道。大致順序為:俯曲→胎頭旋轉90度並枕骨向前→然後仰伸、復位和外旋轉。如上圖。

第二產程用時通常不會超過2小時,初產婦一般1~2個小時,二胎媽媽則一般只要1個小時。在第二產程,請產婦要聽醫生和助產士的話,宮縮間歇期適當深呼吸和換氣,保持體力,不要用力;宮縮來臨時醫生讓用力,你再用力。

第二產程時一般醫生和助產士全程指導,胎頭娩出時醫生一般會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部控制分娩速度,另一隻手會保護產婦會陰避免嚴重撕裂傷。所以這一點請媽媽們放心,只需聽醫生的口令用力即可。第三產程是胎盤娩出期,一般只需15分鐘左右,不講了,見下圖:


順產分娩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第一產程是宮頸擴張期,產婦可以通過走動、坐彈力球或者產前孕婦操,有利於宮頸擴張。

二、產前或宮縮間歇期及時補充高熱量、而且是易消化的食物,儲存較充足的體力。

三、建議產前間隔2個小時排便一次,排空大小便,避免膀胱和直腸充盈,能減少分娩尷尬,也有利於胎兒順利通過產道。

四、不要過度緊張,心理緊張會抑制宮縮。放鬆心態,多做深呼吸吸收較多的氧氣,不要憋氣和提前用力,聽醫生的話就對了。

五、同期分娩的產婦較多時,多與醫生或助產士溝通,有疑問請及時請教。大小便時,請尋求醫護人員的幫助。曾經就有二胎產媽將寶寶生到廁所的例子,所以經產婦要注意。


爸爸不講理


  女性生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僅僅對女性個人來說極其重要,而且對家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很多女性生育二胎的時候都選擇了採取順產,這樣的話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生育完畢。

  那麼,二胎的產程長嗎?

  每個人的產程長短各不相同,具體很難估計一個人的分娩的全程時間。一般的情況下,從孕婦感覺陣痛到胎兒娩出的時間,生第一胎的初產婦大約需要13~17小時,而生第二胎之後一般平均需要7~9小時。但是有個別準媽媽,年齡偏大或者精神緊張,畏懼分娩,還沒有正式臨產,就打亂了自己的生活節奏,吃不好,睡不好,結果消耗了體力,到正式臨產時則疲乏無力,因而產程延長了。如果準媽媽孕前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懷孕後又堅持做孕期體育運動和孕期體操,腹部肌肉發達,體質良好,那麼分娩時產力一定比較強,分娩的時間也比較短,反之,時間就比較長。

  其實,產婦的分娩時間的長短,也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兩個:

  一,是產婦的產道因素:即產婦骨盆和陰道及會陰的彈性等情況。

  二,是產婦的產力:也就是配合子宮收縮,將胎兒排出體外的力量。這兩因素互相影響。比如還有,有些產婦雖然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好,卻由於分娩時的恐懼焦慮、緊張等不正常精神因素影響,致使產力不足而造成產程延長。

  另外,二胎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重視產前檢查。有許多孕婦及家庭,認為自己生育過一個健康的寶寶,經驗豐富,此外,家裡大寶年齡尚小,需要媽媽的照顧,往往忽略或耽擱了孕期檢查。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會導致二胎高危孕產婦發病率不斷上升。因此,規範的產前檢查,是及時篩查高危孕婦,預防妊娠合併,降低孕產婦及新生兒不良結局的重要途徑。

  二、營養均衡,合理運動。如果您的第一個寶寶出生時體重較大,二胎請您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避免二胎寶寶過大,增加自然分娩的難度。同時,飲食控制及身體鍛鍊,可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

  三、加強自我監測。同第一胎一樣,二胎媽媽仍然需要自我監測。除此之外,第一胎為自熱分娩的孕媽,二胎產程短,分娩快,所以,當出現不規律的腹部緊縮感或下腹墜脹感,就應及時入院檢查;第一胎為剖宮產的孕媽,不僅要規範產前檢查,如果出現不規律宮縮,特別是刀口部位疼痛,請及時就診。

  四、注意休息,勞逸結合。二胎媽媽高齡化是目前最常見的現象,多數二胎媽媽年齡超過了35歲,體能的下降,會讓媽媽們感到力不從心。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這樣才能以最好的心態孕育健康的寶寶。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