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種植業的災害:古代發生桑災、蠶災是如何處理的?

中國是歷史上種桑養蠶最早的國家,種植桑樹也已經有了7000多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進程中因為統治者制定了關於促進桑、蠶業發展法制,人們在種桑養蠶的實踐中總結和傳播的種桑養蠶技術的方法和社會的需求,等等因素,讓桑、蠶業也在中國古代的發展十分的積極。並且在時間的流逝中也沒有被歷史所淘汰。

在這樣的發展中,廣大聰慧的古代種植者們也總結並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對桑、蠶災害的描述和對其防治的方法。本篇文章將對桑、蠶的災害和其防治的方法分別進行分析和論述。

中國古代種植業的災害:古代發生桑災、蠶災是如何處理的?

一、桑災、蠶災

據史料記載,桑災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一因為天氣的寒冷,溫度太低不利於植物的生長而造成的災害;二蟲吃桑葉,因為蟲害而造成的桑低產甚至不產在桑、蠶業引起的災害;三大風或者大雨等一些自然災害對桑樹帶來的許多打擊。此類災害主要發生在春夏兩季,春季蟲類繁殖,大量蟲類開始出現。大風天也極其容易在春季出現。夏季雨水充足,十分容易造成暴雨的天氣。除去自然災害外還有少量的人為原因,因為人為的縱火、故意破壞等原因而造成的對桑的毀滅性打擊。但這樣的人為事件有政府的條令管制,如若有此類事情發生會有相對應的條令對他進行懲戒。

中國古代種植業的災害:古代發生桑災、蠶災是如何處理的?

蠶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大雨造成溼度、氣溫的一些變動,從而引起蠶進食卻不飲水,這樣的現象十分容易造成蠶死亡或是吐絲的量不高;亦或因為大雨或其他自然災害對桑引起了災害從而導致了蠶的事物來源減少,無桑葉可吃;也有因為寒冷蠶不能承受溫度過低的環境引起的死亡現象,此也為蠶災。這些災害大多都發生在春季和夏季。如上所見,在中國古代對桑、蠶造成的災害大多為自然災害,是無法抗拒的災害,但從各類史書中可發現古代人們在對此類災害亦有許多的防治方法,來減少災害帶來的影響

中國古代種植業的災害:古代發生桑災、蠶災是如何處理的?

二、桑災、蠶災的防治

在桑、蠶業的發展過程中,種植人員與養殖人員們總結出了很多的對桑災、蠶災的防治辦法。首先,桑災最直接的後果是蠶無食物,蠶的產量減少,從而對整個絲織品產業造成巨大的影響。因為政府對桑、蠶業的重視,因此政府也出臺了許許多多的法令關於幫助遭遇桑災的農民度過難關,並有設立有專門的救濟款。此外,政府還可以資助種植戶新的育苗讓能夠他們再次養殖。除政府的資助外還有其他的一些針對自然災害的治理。1、對低氣溫的防治,溫度過低,對桑、蠶的影響都十分的大,在中國古代就有多本農業類書籍介紹關於如何預防低溫對桑、蠶帶來的災害。有在寒冷的冬日在桑樹旁鋪滿糞草,待到晚上時就點燃它,用點燃糞草所散發出來的熱煙來升高空氣的溫度,從而達到對桑樹禦寒的作用。對蠶的預防方法也類似如此,待到天氣十分寒冷時,在養蠶的地方點火把之類的可以增高溫度的東西,讓蠶周圍的溫度也稍稍升高。用這樣的方法後再飼養蠶則大大的降低了蠶的生病概率。

雨水的防治,當桑樹遇上雨水過於充足的這樣的天氣時,桑樹十分容易因此根系腐爛。所以種植戶應該及時的疏通積留的雨水,防止太多雨水的浸泡。在防治蠶的災害方面,早在北魏時期所著的《齊名要術》中就記載了,當養蠶者遇到大雨天時需要在慘屋內本箔蠶槌下面的地面上安簇,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夜晚或天氣變涼時,則將門窗關閉,用牛糞火來取暖,使屋內溫度增高。此類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防治雨水方的結晶,在蠶、桑發展過程中對其的防治方面是有著一定的作用。

中國古代種植業的災害:古代發生桑災、蠶災是如何處理的?

各類害蟲的防治。害蟲自古以來就一直是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勁敵,這類害蟲一班為食桑葉的害蟲。在中國古代人們就知道了害蟲的大量繁殖可能與植物周圍生長的雜草有關,因此在許多農業書籍裡面就記載了植物旁的雜草應該將它除掉。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的關於一些植物的汁液有殺蟲的功效,所以大家就收集這寫植物的汁液用來製作成殺蟲的東西塗抹在種植物的周圍來起到防蟲的作用。蟲害最直接影響到的是桑樹,並非蠶,但一旦桑葉被害蟲給吃後桑葉的產量將急劇下降,而蠶的優質食物來源將減少。因此對蠶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聰明的祖先們研製出了種種的防治各類災害的方法,對蠶、桑的發展起到了一個十分積極的促進的作用。

三、啟示

上述的災害大多為自然的災害,這是自然界無法預測的自然氣象變化,但聰明的古代人們依然想出了許多防治方法。種桑養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勞動人民發展到後世,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的實踐生活中摸索出了大量的經驗,其中有農業上的防治、生物上的防治、還有發現的天然藥物上的防治和人工捕捉等等措施來防治災害。這些防治方法的發現不光在種桑養蠶方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農業的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對於其他養殖,種植業也有間接的推動作用。

有這樣的好結果既離不開政府對種桑養蠶業的支持,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勤于思考,更離不開將其編入書籍和傳播的人們。

中國古代種植業的災害:古代發生桑災、蠶災是如何處理的?

四、感悟

古代的勞動人民在做著最普通,最平常的事情時能夠發現並研究出一系列的養殖方法和各種防治災害的方法,並將它積極的傳播開來。那樣的環境下實在讓人欽佩不已。在寒冷時的防治方法、暴風雨時的防治方法,遭遇蟲害的防治方法......

這些災害在他們的腦袋裡都有著幾種的解決方法,也確實是桑、蠶業能夠流傳這麼長久的原因

參考文獻

張芳、王思明,中國農業科技史

郭文濤,等,中國農業科技發展史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