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大幅下跌,年前豬肉價格走勢如何?

豬價大幅下跌,年前豬肉價格走勢如何?

現在說“豬肉荒”的人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為了商業目的,比如食品企業、囤積居奇的肉商等,出發點是為了故意帶風向,誤導人,方便他們哄抬物價;一種是不熟悉養豬業的普通老百姓。

豬肉荒是假命題

筆者查詢了有關數據,1980年我國人口9.87億,豬肉產量1134.1萬噸,豬牛羊肉產量1205.5萬噸,水產品產量449.7萬噸。2018年我國人口13.95億,豬肉產量5404萬噸,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水產品產量6469萬噸。對比上述數據,1980年,我國居民平均消費肉類(含水產)16.77kg,其中豬肉11.49kg。2018年,我國居民平均消費肉類(含水產)107.43kg,其中豬肉38.74kg。即便2019年豬肉產量下降40%,人均豬肉消費量也要顯著高於1980年。

市場上有一種聲音認為,雖然豬肉產量年內會有明顯減產,但從肉類總體供應看,考慮到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上半年雞肉產量增長13.5%,水禽增加更快,牛羊肉也有所增加)、高價豬肉抑制消費、進口增加(1-9月,我國進口豬肉132.6萬噸,增加43.6%;進口牛肉113.2萬噸,增加53.4%)等因素,所以第四季度的肉類供應有保障。

豬價大幅下跌,年前豬肉價格走勢如何?

雖然很多人認為上述觀點過於樂觀,不接地氣,但筆者基本認同。我們認為,第四季度國內不存在“肉荒”,甚至不存在“豬肉荒”,只要你想買豬肉,就能輕鬆買到。不管哪家市場都不會沒有豬肉賣,只是買肉人減少了。因為價格會調節市場,形成新的供需平衡。區別只在於以前的平衡點豬肉便宜,第四季度的平衡點豬肉要貴很多。

第四季度豬肉行情U形走勢,難超30元/斤

根據商務部監測,上週(10月21日至27日)豬肉價格每公斤51.21元,上漲11%。由於年底是豬肉的消費旺季,很多人認豬肉價格會突破60元/公斤,但筆者認為過於樂觀,主要原因有3點:一、高價會抑制消費,香港生豬供應少6成,豬肉價格也就漲了一倍。現在內地豬肉價格已經是春節時的2倍多。二、牛豬在年底前會大量出欄,會使短期內供應大增。肥豬的正常出欄體重在220-240斤,但現在不少養豬人圈舍裡的豬在300斤以上,有些已經超過400斤。三、豬肉是民生產品,年前會嚴打鬨抬物價的行為。

基於上述因素,筆者認為第四季度的豬肉價格將呈現U型走勢,10月份持續上漲,11月份振盪下跌,12月份有所反彈,整體來看,突破30元/斤的概率很小。

事實上,本週生豬價格、毛雞價格、淘汰雞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快速下跌,低迷的消費推動行情掉頭向下,比如東北地區,短短兩天內豬價下滑就達到5元/公斤。預計豬肉價格也會弱勢下行。

總之,消費是制約豬肉價格的關鍵因素,由於高價和安全考量,目前的豬肉消費下降不低於4成。筆者認為,10月份是生豬盈利的拐點,春節前將是豬價的拐點。

豬價大幅下跌,年前豬肉價格走勢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