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神秘而古老的地方,一處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這裡就是位於東莞市茶山鎮下的

牛過蓢村

初聽到這個名字,感覺十分稀奇,一般我們見到過或者聽到過的村落名字都是很簡單明瞭的,但是這個村落的名字,卻讓人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為什麼叫牛過蓢村呢?

牛過蓢村名字的含義

牛過蓢村是茶山鎮超朗村下的一個自然村,而據史料記載,牛過蓢村建於南宋時期,但是跟村名不同,這裡的村民歷代姓氏為麥,因此,也有人把這裡稱為“麥村”。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再來說牛過蓢名字的蔭自,它與“朗”同一個讀音,在字典中“蓢”字為地名中的輔助用字,並沒有實際意義,且較為生僻。

但是在牛過蓢村民的眼中,他們卻認為這個字代表的是牛的肚子,因此,牛過蓢村,指的就是牛肚子。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傳說中牛過蓢村名字的由來

對於牛過蓢村的名字由來,這裡還有一個傳說版本,相傳牛過蓢在南宋建村後的不久,鄰村來了一位風水大師,帶著他的徒弟。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這位大師在查看完鄰村的風水之後,就說:此乃風水寶地,你看這裡大牛騎細牛,屢代出封侯啊。但是他的徒弟卻不認同自己師傅的這個說法,他爭辯道:師傅,你看錯了,那牛已經過蓢了,此地是大象騎細象,世代出和尚啊。

其中這位徒弟指的牛已經過蓢的地方,大致位置就是今天的牛過蓢古村,其鄰村是牛頭,牛過蓢村是牛肚,而處在牛過蓢村後的另一個小村,自然就是牛尾了。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史料中記載的牛過蓢村

但其實史料記載中,牛過蓢村最早的名字為“樓閣蓢”。只不過到了永樂年間時,東莞的地方誌因為出錯,把“

樓閣蓢”誤寫成“牛過蓢”,這之後,後代們也就順勢把此地稱為”牛過蔭村“。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說完了牛過蓢村名字的緣由,我們再來看看這裡的名人,跟牛過蓢悠久的歷史不同,這裡其實並未出過很有名的名人,最有名的一位是麥日桃,曾任香港東莞東義堂(今香港東莞工商總會)主席兼司庫。

麥日桃

麥日桃的一生經歷也算是比較豐富,但是關於他的出生年月日大家卻都不清楚,只知道他在年輕時就去香港當了一名船員。

而在一次工作中,麥日桃所在的那艘船遭遇了風暴,所有船員都遇難了,唯獨他一個人死裡逃生,跳進海里後被海水衝到一座荒島之上。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而他也是依舊幸運的,四五天後,麥日桃被路過此地的香港英法隆商船救下,而在這之後,麥日桃就成為了這條船上的一名船員。

後來,因麥日桃細心好學,所以被公司老闆相中,在老闆迴歸英國後,香港公司也就交給麥日桃打理,所以很快的,麥日桃便成為一個富裕的商人。

1912年,珠江三角洲發生嚴重水災,災民流離失所。麥日桃在香港發起賑災,將所得善款購買了大量食物和衣服,沿東莞多地向災民分發。此外,他還向自己的家鄉牛過蓢捐款建造宗祠和廟宇,他的善舉也被記錄在麥氏的族譜之中。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但非常可惜的是,1918年,麥日桃在香港馬場觀看賽馬時,因馬場失火,麥日桃全家遇難,據說逃過此劫的僅有他家的傭人和一個小兒子。此後,麥日桃修建的在牛過蓢的故居,一直處在空關狀態下。

這就是麥日桃的一生,有過磨難,有過榮華,最後化為一堆灰燼。

牛過蓢村的現狀

經歷了上百年曆史的牛過蔭村,現在如何了呢?這裡的明清古建築依舊保存完好,村裡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80餘間,老舊的書屋、祠堂、更樓、碉樓、古廟、古井、里巷都還在,還有一堵長度在二百米以上的古村圍牆,就像過去的當碉樓一樣,依舊存在於那裡。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這裡的東莞耕讀文化也流傳了下來,雖然現在的村民很少下田了,孩子們也都去了正規的學校去學習,但是這個習俗還在,並保持著。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此外,就是這裡富有特色的村落結構,當年牛過蓢建村時,選擇了村背後有山,村前面有河流的地方,雖然現在去已經看不到背後的山了,前面的河流也變成了池塘,但是夏天的時候,這個池塘裡的荷花盛開之後,顯得整個村落更像是一個世外桃源了。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牛過蓢村進村的道路是一條建在池塘上的田埂,約寬兩米多,道路呈月牙形通向村內。然後村口有一個二層樓的更樓,是清朝順治年間的建築,它跟古村的圍牆相連接,主要用於古村落的防禦,現在成了村民供奉土地公公的地方。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而沿池塘的一面,就是村裡古建築最集中的地方,其中”麥氏宗祠“建於元代,上世紀末進行過整修,而這裡除了逢年過節用來祭拜祖先外,村上居民辦婚事時也會選擇在宗祠的院內擺酒席。宗祠的邊上還有“儀一麥公祠”和麥日桃故居。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而看過一遍之後,你會發現這些宗祠或故居,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它們都是用紅色的石塊做門梁或圍牆。

問過村民後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當年鄰村有個紅石山,能產紅色的條石來當建築材料,所以這裡的建築都會用紅石來做門梁或圍牆。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牛過蓢村的古井

牛過蓢古村裡還有一口在宋朝時期挖的古井,至今還未乾枯,是不是很神奇?

這口井被村民稱之為”宋井“,其井上小下大,深約有八九米,井筒越往下越大,八百年來,這口古井從未見到乾枯過,而且井水十分甘甜。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對了,它們這因這口井水還有一個特別有名的美食,那就是鬆糕,而因此,也使得鬆糕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美食。

現在有人還會去買,然後當作禮品送給親戚朋友。牛過蓢村為此還組織了一個特殊的鬆糕節,來傳授工藝。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牛過蓢村的古森林

現在牛過蓢村的後背是一片古樹群坡地,面積約有近2萬個平米。這也是牛過蓢村最讓人矚目的,因為現在在整個東莞地區,想要找到這樣成片的古樹林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並且,這大片的古樹林中,有33棵最出名的大樹,其樹齡都在100年至800年間。

最大的一棵高山榕樹,樹齡近八百年,樹木的腰圍達8.12米,需要六七個人才能把樹幹合抱住,整個樹蔭的覆蓋面積近六十平米。在酷暑的天氣下,待在這顆榕樹之下感受不到絲毫熱意。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這就是整個牛過蓢村的介紹啦,雖然它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這裡的一切都很簡單,而隨著現在經濟的快速發展,這裡的很多年輕人都出去了,只剩下一群老人和外來的打工者。

因此,牛過蓢村未來的發展也讓人著實堪憂,不知道這樣的古村還能不能繼續保存下來

東莞這處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將何去何從?

你們認為牛過蓢村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消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