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鷹的重生”是騙人的。能夠重生的鷹是極為個別的,你怎麼看?

王正峰


鷹的重生吹噓鷹在活到40來歲的時候因為變老無法捕獵,因此會把喙磨掉把爪子指甲和全身羽毛拔掉讓它們重新長出,然後就變年輕了能再活30年,這還能不是騙人的?

先不說鷹能不能重生,鷹的壽命在20年左右,人工飼養條件環境更優越,極少數的鷹能活40年,而鷹的重生中說鷹在40歲時會選擇重生,這是怎麼得出的結論,因為“能夠重生的鷹是極為個別的”,是誰在哪看到的,又是如何確定重生的鷹真是40歲?這就是很大的疑點了,如果不是看著那隻鷹長大的,基本無法確定它真的活了40歲,因為通過現代科技的骨齡鑑定,也只能通過成年人或者成年動物的遺骸鑑定大概活了多少歲,而不是完全確定的,又因為這種事情“極少見”,誰又能隨便選擇一個鷹就確定它是可以重生的?據說還有人拍到了視頻,鳥類的確有一些磨喙或者拔毛的行為,但是還沒有能那麼狠心把嘴巴都磨沒了,喙是鳥類在野外生存的根本,沒有喙就只有死亡一條路,人類也從沒在自然界中記錄到鷹將自己磨沒的視頻。常威,你還說你不是騙人?

鷹的重生那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通過一個虛假的故事來表達人需要在適當的時候轉換立場達到勵志的目的,不關乎現實。說了最大的疑點再來看看鷹的骨骼構造,鷹或者雕的喙,也就是嘴巴,是和鷹的下頜骨連在一起的,鷹要把自己的喙磨沒了,那就相當於人把下巴摘了,疼也得疼死了。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骨骼在骨骺端閉合後就不會再長了,除非骨折後的修復,然而骨頭的修復和皮膚修復一樣,也會形成瘢痕,骨斷端兩側會蓬起,重生的鷹的喙的斷端會和正常的喙不大一樣,會有點畸形或者根部有點隆起,而在鷹的重生中說的似乎卻是完全復原,而且骨骼的癒合需要較長的時間,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就算鳥類的骨骼中空,骨骼修復所需時間更短,但不會短於十天半月吧,鷹是一種體溫高達40℃的恆溫動物,羽毛有保暖的作用,恆溫消耗能量快,鷹如果飛到山頂拔掉羽毛折掉喙,十天半個月時間不是凍死就是被餓死了。

科學家倒是在野外發現過因為爭奪配偶等因素折掉喙的丹頂鶴,它們都面臨著死亡的命運,於是動物保護者用鈦合金給重新打造一副喙給它裝上,才使斷喙的丹頂鶴能重新在野外生存。


來看世界呀


千尋君來回答。

看見這個題目我就生氣,因為我曾經也被騙慘了!大概在二三年級的時候,我在班主任的推薦下買了一本少兒讀物,這種書現在看來非常低級,就是把一些來路不明、毫無根據、亂七八糟的雞湯文編在一起。但當時我還小,看得津津有味,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則關於鷹的故事,一則叫《歷練後的飛翔》,另一則就是題目所講的《鷹的重生》,我現在懷疑這兩個沙雕故事是同一個人編的。

▲斑羚飛渡,牛頓看了能氣活!

當時看了之後驚歎於大自然的神奇與生命的頑強,甚至在之後寫作文的時候多次將這兩個故事當做例子寫進去,有的作文還在學校獲獎了!(那些評委老師估計也沒啥生物常識)。後來又從語文課本上學了《斑羚飛渡》,對動物們更加敬佩。幼鷹在被母親折斷翅膀之後丟下懸崖居然還能飛起來!鷹能夠拔掉爪子和喙忍受五個月的飢渴而不死!斑羚能夠克服萬有引力在懸崖之間飛躍!動物們都像超人一樣叼,人類是怎樣從自然界脫穎而出的呢?

等我升到初中,學習了一些生物知識之後才發現,這些玩意全是假的!我活活被騙了好幾年,但正因為知道了那些都是虛構的,才激發了我瞭解自然的興趣。

我們如果來仔細品讀一下這則故事就會發現,裡面的任何一句話都經不起推敲,別的暫且不說,把喙磨掉,爪子拔掉,羽毛拔光,150天不吃不喝還能活著,你當鷹幹啥!《西遊記》裡的大鵬鳥都沒你厲害!如果我們把這則故事當做科幻作品來看,那就不得了了!每一句話都脫離現實的純科幻文學實在是高!

▲鷹的喙跟頭骨連在一起,你給我拔掉試試!

目前,這個科幻故事還在網絡上大肆流傳,甚至某些知名人士,公知大V都深信不疑。我就不明白了,我當時還小不懂可以理解,這些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也不懂嗎?或許這只是他們的釣魚大法,能被這則故事騙到的人就是他們的目標。


百科千尋君


這個我認為一部分是真的,可能有誇張的成份!我以前養雞(大型養雞場)以前養雞的時候,一般的就是養一年或者是一年多就得淘汰。如果趕上行情好的時候,我們就會進行換羽,具體的換羽的方法就是讓那個雞一個星期少喂。就是喝水。餓著她!然後它的羽毛就會脫落,長出新的來,然後這樣的話他那個下蛋量會有一個小高峰,肯定不如以前的要高,但是也會有一個下蛋量的高峰期,這樣的話還能再堅持一年。

有養雞經驗的絕對知道!


AA00北方電腦


我為什麼認為這個故事是騙人的?

所謂的“鷹的重生”的故事是這樣的,這個故事常見於各種雞湯文中。

老鷹是壽命最長的鳥,可以活到七十歲。當它活到四十歲時,喙、爪子、羽毛都已經老化,這時它必須飛到懸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讓新的喙長出來,把指甲拔掉,讓新的爪子長出來,把羽毛拔掉,讓新的羽毛長出來,五個月以後才可以重新飛翔。這樣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這個故事中有很多致命的科學常識上的問題。

首先,原文中的eagle根本就不應該翻譯成“老鷹”,而應該翻譯成“雕”,比如說下圖中的生物就不是“鷹”,而是一隻白頭海雕,是美國的國鳥。

其次,雕的喙跟人類的指甲不一樣,實際上他們的喙都是頭骨的一部分(如下圖所示)。所以準確的說,如果你要雕把自己的喙磨掉,就等於你自己去把自己的下巴磨掉一個意思,不說骨肉分離、能不能再長出來的問題了,估計疼也要疼死了吧。

如下圖所示,就是喙斷了的白頭海雕,他們的喙根本就長不出來,只能夠憑藉人工給他們裝上一個“喙”,他們才能夠正常生活。

另外,這個故事中最不符合科學的地方就是:雕需要整整五個月不吃東西。你知道對於恆溫動物而言,五個月不吃東西意味著什麼嗎?就算是一些冬眠的動物,也必須要積累足夠多的食物、長出極厚的脂肪才能夠挺過這漫長的時間,期間還要保持一動不動、減少體力消耗。如下圖所示,就是熊冬眠前後的體形的變化,所以幾個月不吃不喝你知道對於一隻恆溫動物意味著什麼嗎?

而雕不光是年老氣衰,還要把自己的羽毛全部拔掉、把自己的骨頭磨掉(血肉模糊)、指甲什麼的全部要重新生長——這就基本上已經違背了基本常識了。

最後,即便是動物園飼養的雕,也從來沒有能夠活過50歲的,更加不用說野外的雕一般也就是20歲左右的壽命了。

所以,綜合以上的這些不合理的地方,我就基本上認定這是一個虛假的故事,而且事實上也從來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這個所謂的“鷹的重生”在自然界中發生過——哪怕是一張照片、一段視頻,甚至於科學雜誌上一段文字記錄都沒有。

這個問題的科學邏輯是什麼?

有人說,你沒看見,不代表沒有。這句話經常見於各種抬槓現場,幾乎是槓精們的致勝法門。但是這個問題的科學邏輯是這樣的:

一件事情到底有沒有發生,你當然不能單純憑藉自己有沒有看到來評判,但是如果這件事情不符合常識,那麼我可以基本認定這件事情大概率不會發生。

比如說在“鷹的重生”這個故事中:野生的鷹(雕)的壽命達不到70年,這是基本的生物事實;雕的喙斷了會疼死、也長不出來了,這同樣是生物學上的基本原理;代謝很快的生物根本不可能在沒吃沒喝、渾身是傷的情況下堅持5個月不吃不喝,同樣是基於最基本的能量守恆。

所以當這個故事從上到下都充斥著“不可能”的時候,我就會認為: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除非你拿出證據讓我相信。

這就是最基本的科學邏輯。相反,這個故事的作者把故事本身描述的異常詳細,但是時間地點說不清楚,照片視頻統統沒有,請問讓我怎麼相信?

我打個不太恰當但是很能夠說明問題的的比方:

按照常理來說,人都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所以指控某個人是殺人犯,一定要拿出充足的證據。如果一個人說另一個人是殺人犯,結果拿不出證據,只是說:“你沒看見他殺人他就沒有殺人嗎?”請問,這種情況下能說明這個被指控的人是殺人犯嗎?

總結一下

“鷹的重生”這個故事中充滿了各種不符合科學常理的內容,除非大量的、已經經過充分驗證的生物常識都是錯誤的,不然我會認為這是一個不存在的事情。有人非要說抬槓說這隻有極個別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那請你把那些極個別的情況的證據拿出來,不然就不要把這種違反科學常識的事情當真。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咱們先來分析一下網上流傳甚廣的這篇《鷹的重生》原文,一邊再學習一遍原文,一邊看看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老鷹是壽命最長的鳥,可以活到七十”

鳥類種類比較多,壽命也各異。麻雀的幼體成活率很低,一般只能活2-3年。鷹的壽命相對較長,可以活到50歲左右。壽命最長的鳥類應當是葵花鳳頭鸚鵡,他們可以活到80歲。有報道說,個別葵花鳳頭鸚鵡可以活到120歲,不過這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很難驗證真偽。

“當它活到四十歲時,喙、爪子、羽毛都已經老化”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中泡枸杞。自然界的大多數動物都擺脫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動物們也是一樣。這句話倒是挑不出什麼毛病。

“這時它必須飛到懸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讓新的喙長出來,把指甲拔掉,讓新的爪子長出來,把羽毛拔掉,讓新的羽毛長出來”

“把喙敲掉”這事不可取,鳥喙可以用來捕食,可以用來給幼鳥餵食,可以拿來當手用,還具有一定的感官功能,丟失了喙的老鷹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把指甲拔掉”“把羽毛拔掉”這事不靠譜,請問,老鷹沒有手,拿什麼拔指甲和羽毛?翅膀嗎?

野生環境已經很惡劣了,一不小心就會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被淘汰,幹嘛要自虐呢?

“五個月以後才可以重新飛翔,“這樣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丟失了喙、失去了指甲、沒有羽毛的老鷹是堅持不了5個月的,可能沒過幾天就餓死了,“再活30年”完全就是一種奢求。

勵志故事與科學故事不同,《鷹的重生》是一篇非常好的勵志課文,它可以用來激勵我們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只要我們願意放下過去的包袱,迎接和學習新生事物,就會有更多的可能創造更好的未來,也能實現人生的蛻變。

可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鷹的重生》有瑕疵,不要當科學故事講,從本質上講,它和“鳳凰涅槃重生”這類神話故事差別不大。


瘋狂知識點


一篇英語短文名字為:Rebirth of the Eagle,也就是鷹(或者雕)的重生,這篇文章翻譯成中文有幾點我們來說一下:

  1. 文章中說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的壽命可長達70年;
  2. 當老鷹活到40歲,羽毛、利爪以及最重要的噱都會老化;
  3. 將近四十歲時,它的喙、利爪和羽毛會老化;
  4. 要想繼續生存下去,它會經歷一場蛻變,這場蛻變會持續五個月;
  5. 為了重生鷹會撞向岩石,撞掉自己的喙。同時它會拔下自己的利爪,以及羽毛,整個過程持續五個月;
  6. 接下來是整個文章最重要的一部分,前邊所說的都是鋪墊:要想在困境中重生,就必須要做出改變,這個改變可能是漫長的痛苦的,但堅持過後就是新生。

現在我們知道了“鷹的重生”這篇文章實際上一篇雞湯文,並且是流傳了非常久的雞湯文,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聽類似的說法。實際上大多數人聽了這個故事,關注點會在它的勵志性上,不會想是否符合現實,或者說是否真實。這個故事漏洞太多,鷹根本活不到70年這是其一,拔掉自己的利爪、撞掉自己的噱、拔光自己的羽毛、持續時間要五個月,我只想說難道它不需要進食嘛?我們要知道鳥類是代謝非常快的動物,進食的週期會很短。



圖片中的鳥並不是鷹,而是白頭海雕,可以說是美國的國鳥,大家所說的鷹的重生,如果按照原文配圖的話,更準確的應該是“雕的重生”。下邊是某種鳥的頭骨,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噱是和頭骨連在一起的,把噱撞掉實在是難以想象。

所以說“鷹的重生”這碗雞湯我們可以喝,但是如果把這個故事當真的話就不太科學了。


科學黑洞


關於“老鷹重生”的故事,很多的雜誌和讀物都有提到,據說老鷹在活到40歲的時候,它的爪子,羽毛,喙都會老化掉,如果它們想要繼續活下去,就必須飛到懸崖峭壁上,用岩石磨去自己的爪子,羽毛和喙。

那麼等到新的爪子,羽毛和喙長出來的時候,老鷹就可以再活30年,那麼這個過程就相當於一次重生,但不是所有的老鷹都會成功,只有極少數老鷹可以做到。

老鷹重生的故事確實很感人,但這個故事其實是假的,野生老鷹的壽命一般只有十幾年左右,而同屬鷹科的雕類,其野生個體的壽命也只有二十年出頭。

所以基本上所有野生的鷹類動物,都無法活到40歲這個年齡,因為大自然是無情和殘酷的,像老鷹這樣的動物一旦稍稍出現老態,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大自然淘汰掉。

最後從生理結構的角度上來說,老鷹更換羽毛是沒問題的,畢竟大多數鳥類都有定期更換羽毛的習性,然後磨掉爪子也沒問題,老鷹爪子就相當於人類的指甲,就是不小心磨去一些也可以慢慢長出來。

但老鷹的喙就不一樣了,喙這個器官實際上是和老鷹的頭骨連在一起的,如果把老鷹的喙給敲掉,那麼老鷹就會因為無法捕食而餓死,所以老鷹重生這個故事純屬子虛烏有,你我都被一些科普讀物騙了.........


種植恆星


鷹重生這件事本身就違反生物學規律。鷹重生說的是鷹在衰老的時候,把自己的羽毛主動褪去,把喙主動撞掉,把爪子也摸去,這樣的話,這些衰老的器官就會重新長出,而身體也會因此年經,相當於重新再活一次。


相信有點生物學背景的人都不相信這樣的事情。衰老不可逆轉,這在生物學上是常識!外部特徵的改變,不可能影響內在的生物學活性。老鷹即便把衰老的器官摸去,也不可能再長出新生的器官。除了極為個別的地生生物具有斷臂重生能力,其它生物根本就不具有如此功能。而且,即便這些器官可以長出,那麼也不會延長老鷹的整體壽命,更不會使得老鷹變年輕。


衰老是基因調控下的細胞代謝水平的降低,端粒是調控衰老的一個重要基因片段。隨著細胞分裂代數的增多,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對細胞本身的傷害也就越發嚴重,而端粒也會隨著細胞分裂而損耗掉。這樣的過程根本就不是把羽毛、磨爪子可以逆轉的。除非是端粒酶,它倒是可以修補端粒。

另外,野生老鷹的壽命也就是20年,根本不是老鷹重生裡面說的那種重生一次,多活40年。這種說法,完全都是騙人的。


科學探秘頻道


自然界中並沒有可以重生的鷹,關於鷹的重生,完全是無稽之談。

鷹的重生

相信很多人都會被雞湯文所坑騙,尤其是鷹的重生,小時候讀到這篇文章時,我也曾對此深信不疑。但後來才知道,這是人為編撰的雞湯文。

關於鷹的重生這個故事,具體來源已經不可考,但故事我們都熟悉,就是講大部分鷹的壽命只有40多年,據該故事說,這是因為鷹到達40歲左右指甲老化,抓不住獵物,羽毛太過於厚,導致飛不起來。喙會長到胸口,無法捕食獵物。

但是,有一小部分老鷹,會在40歲左右獨自飛翔懸崖高處,先用喙擊打岩石,等待完全脫落後,再長出新的來;再用喙把指甲一根根拔出來,等指甲長出來後,再把多餘的羽毛一根根拔出來,就這樣5個月之後,老鷹就完成了涅槃重生,還能再活30年。

這個故事很勵志,但卻不是真實的故事,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鷹的生理結構

關於鷹重生的故事,會說鷹會把老化的喙撞擊岩石,等待脫落後再重新長出一個新的喙。實際上,喙是鳥類頭骨的一部分,很難被擊落,而且被擊落後,不能重生。

這是因為鷹的鳥喙是骨骼,鳥喙相當於人的上下頜骨,人類的下頜骨被打斷後都無法重生,更何況老鷹的鳥喙。

廣州動物園曾有一隻丹頂鶴,因為打架過於兇猛,把自己的鳥喙給打斷了,導致無法進食。

因此,廣州動物園的動物醫生們,為這隻丹頂鶴人工安裝了一個鳥喙,用鈦合金打治。

而如果這隻鳥生活在自然界,由於沒有人工幫忙安裝鳥喙,丹頂鶴很可能會因為鳥喙斷裂,而無法進食死亡。

老鷹雖然和丹頂鶴血緣關係不近,但所有的鳥類都一樣,無法重新長出新的鳥喙。

還有,鷹的重生中說鷹重生時,會把羽毛一根根拔掉,重新飛翔,事實上,鳥類的羽毛每個月都在更新換代。有些鳥類每年能換兩次羽毛,一般是在求偶和秋季時,從這方面講,老鷹並不需要把自己的羽毛一根根拔下來,因為它每年都在換毛。

鷹的年齡

鷹的重生故事中,除了鷹的生理結構與故事中不相符之外,鷹的年齡也不相符。

鷹在野外大多數情況下是隻能夠生長到40多歲,不過它們並不是因為鳥喙老化,無法進食,或是指甲老化,無法抓牢獵物。而是自然界的優勝劣汰規律,任何動物一旦生病或者衰老,大概率會被自然淘汰掉。

老鷹雖然身處食物鏈頂端,但衰老的鷹速度會下降,無法捕食獵物,從而會餓死,而不是像故事中所說的不吃不喝5個月。

人工飼養的鷹雖然壽命會相應提高,但也沒有誇張到70歲。已知最長壽的鳥是野生黑背信天翁,也不過只活了59歲。

結論

咱們人類,很喜歡用講故事的方式,把一些深刻的道理融入一個情景之中,從而產生可信服的理由。

比如鷹的重生,還比如牛頓和蘋果,愛因斯坦數學考1分等,用來鼓勵人類面對困境不放棄。

但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並不缺乏真實的勵志故事,來鼓勵人們勇於面對挑戰,所以,並不需要這些“假故事”來吸引人們的眼球。這些謠言的背後,一方面欺騙了我們的感情,另一方面這些謠言消耗著人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對客觀真實世界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讓我們對自然界認知出現偏差。

如果你想建立一套對世界正確的認知觀,其實可以學一下牛頓的科學辯證方法,也就是牛頓烈焰激光劍理論。

所有不能進行實驗和觀測的東西都不值得辯論。

我們還拿老鷹舉例,要想分辨這個故事是否真實,首先要真的見到過鷹重生的過程,如果我們沒見到過鷹重生,就對外鼓吹說:“不見過不等於沒發生,人類只是還沒觀測到老鷹正在重生而已。”

說實話,這樣說時,就已經缺乏客觀科學地認知世界的思維,要知道,科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科學是需要實實在在的證據,去證明這件事情的存在,而不是毫無邏輯的編故事。


鍾銘聊科學


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聽過或者看過許許多多的“勵志”故事,這些虛構出來的故事多出現在語文書上,比如《愛迪生救媽媽》和《地震中的父與子》


除了語文課本上的故事外,類似“愛因斯坦小時候數學不好”之類的“謠言”也大行其道,雖然如今我們都知道這些故事都是編出來給小朋友看,讓他們樹立信心並且學習科學家或者偉人的優良品德的,但委實說這種“編出來的故事”效果往往並不好。

除了科學家和偉人們的“勵志故事”外,有關動物和大自然的“勵志”也經常出現在各種作文素材和課外書中,比如“一隻小鳥叼著樹枝飛過太平洋”和“羚羊的一躍”,以及我們即將要說的所謂“鷹的重生”

老鷹(或者雕)可以活到七十歲,但它四十歲時羽毛什麼的都已經老化,所以這時它必須用岩石把喙敲掉,把指甲拔掉,把羽毛拔掉,然後用五個月時間讓它們重新長出來,這樣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以上這個故事經常出現在勵志書裡,然而在大自然中人類卻從沒有發現過能活70年的鷹,也從來沒發現過在哪個懸崖上有一群光禿禿還在長毛的鷹,總而言之種種跡象都表明“鷹的重生”是一個騙局。

現實中的鷹壽命一般在20年左右,人工飼養的一般也不會超過40年,而鷹本身作為恆溫動物是不可能長達5個月不吃不喝的。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周圍都存在著一些很戲劇很震撼但也“很假”的故事,這些故事為了起到教育或者鼓勵人們的目的而絲毫不在乎其科學性,世界上這種用“虛構出的不存在現象”來教育人們努力奮鬥或者堅韌不拔的方式,怎麼看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