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喜歡看老照片,因為在記錄條件有限,技術條件不足的年代,能有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已經是特別珍貴的了。

在《無錫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綜合成就展》上,很多老照片都能勾起人很多很多的回憶。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這張照片拍攝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地點是無錫勝利門口的聚豐園菜館,攝影師是美國人威廉,當時威廉和一個訪華代表團來到無錫,在聚豐園看到這對正在用餐的母女,面對鏡頭的年輕女子抱著自己的女兒,旁邊是女子的母親,母親抱著的穿綠色毛衣的孩子是女子哥哥的孩子,威廉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這十分珍貴的瞬間,當時美國人威廉還問年輕的媽媽說:這兩個孩子是雙胞胎嗎?都是你的孩子嗎?

四十多年過去了,照片上的人身在何處?美國人威廉是怎麼拍攝到這樣珍貴的照片的?這張老照片的背後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曾經以這個真實又感人的故事,我採寫、製作了專題片《老照片背後的故事》,還獲得了當年省級專題新聞二等獎。如果你想了解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詳情,黃愛古典將在以後的頭條號裡,詳細告訴大家。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喜歡看老照片,特別喜歡看老照片中的人物,人物最能反映那個年代,她們的一顰一笑,一個留影,一個活動,都是十分難得的記錄,照片上的人物才是最動人的畫面。你看,這是1978年前洲西塘幼兒園的老師在給孩子們上音樂課,孩子們都穿著統一的幼兒園園服,一個個在認真地唱歌呢。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57年的崇寧路大河上,一群孩子在街上游玩,崇寧路是無錫市中心的一條道路。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這是七十年代孩子們在臺上表演節目。穿上白襯衫,白球鞋,臉上塗上紅腮幫,小姑娘紮上蝴蝶結,小小子戴著帽子,在臺上唱歌跳舞,表演節目,這是多少人心目中美好又幸福的記憶啊。孩子們的動作雖然有點‘硬’,但是小臉上寫滿了自然、可愛的表情。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八十年代的小學生,在無錫最繁華的街頭宣傳交通安全。東方紅廣場位於無錫市中心,現在是無錫大東方商廈,依然是無錫最繁華的市區所在。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生在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們對毛主席的這句話一定是特別親切、特別熟悉。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學生時代,運動會是個大型的活動,運動會的入場式當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儀式哦。白襯衫、藍褲子、白球鞋,那個年代最經典的服裝,五、六十年代學生心目中最好看的校服。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這張照片也是特別珍貴,1982年無錫一中的學生和來無錫旅遊的日本高中生在火車站合影,中間一排蹲著的是無錫一中的女生,後排站著的是日本高中女生。無錫高中生臉上都有笑容,而日本女孩子顯得有些拘謹。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這是1953年兩對結婚的新人的照片,左邊的女子梳著兩條辮子,中間的女子紮了一個頭巾,他們胸口都戴著一朵大紅花,表情自然,臉帶微笑,看上去自然又自信。

1953年的一場婚禮,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佈,細讀上面的文字:新婚姻法第四條:男子20歲,女子18歲就可以結婚啦!看來那時候的新人成婚都比現在年輕啊。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57年一對夫婦在黿頭渚留影。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65年一對年輕夫婦在蠡園長廊合影,他們的笑臉多麼清純、乾淨,看了讓人心生感慨,蠡園、黿頭渚、錫惠公園、梅園....哪一處風景點沒有留下無錫市民的足跡?誰家沒有拍過幾張風景照呢?歲月流逝,年復一年,蠡園、梅園、寄暢園、黿頭渚、錫惠公園、太湖、三山……這些經典的景點、園林,無論時間如何變遷,無論歲月如何年復一年,它們就靜靜地佇立在那裡,不急不緩,等著你去看它,等著你去和它合影,真正是"鐵打的景點,流水的遊客"啊。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八十年代一場集體婚禮, 一隊新人正在步入婚禮會場,看他們笑的多麼開心,幸福寫滿了他們的臉。從照片可以看出這是某工程的工地婚禮,從新娘新郎的衣著打扮看,標準八十年代新人的穿著打扮,新郎一身西裝革履,新娘子喜慶的紅色套裝。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這是一張民國年間的老照片,拍攝的地點值得一提:無錫著名景點寄暢園元寶樹,這棵樹樹幹蒼老、遒勁,樹形很特別,不是一枝主杆筆直向上,而是兩枝分向兩邊,看上去特別像“元寶”,那時元寶寓意是發財,所以很多遊人都喜愛在這裡留影。而最讓人感慨的是,這棵元寶樹至今依然屹立在寄暢園知魚檻對面,依然有很多遊客在此合影留念。歲月悠悠,光陰流轉,不變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76年,巫溪縣鴻聲公社的農民去收購站出售蠶繭,勞動最光榮,勞動使人身心健康,你看,她們笑的多麼開心,笑容中傳遞著蓬勃、積極的生命力。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這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女英雄潘多和女兒,她是無錫的兒媳,跟隨丈夫在無錫生活。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五十年代,兩位穿著蘇式女軍裝的女兵,六十年後的今天看來,她們依舊是那麼英姿勃發,既有軍人的風采,也有女性的嫵媚,至今看來依舊是兩位漂亮的女兵呢。照片拍攝的地點似乎也是在寄暢園的元寶樹下。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58年11月30日,無錫繅絲一廠在“大躍進“中“放衛星“,繅出了8A級高級絲,兩位女工手上捧著的就是這種高級絲,全廠工人正在遊行報喜。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無錫市民舉行隆重熱烈的慶祝遊行。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50年5月1日,慶祝五一勞動節。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50年5月6日,慶祝無錫市總工會成立。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51年9月25日至27日,無錫市第一屆婦女代表大會隆重召開,正式成立無錫市民主婦女聯合會。

新中國的誕生,給婦女帶來了新生。解放了的新中國,也解放了億萬勞動女性。新中國婦女能頂半邊天,新中國婦女翻身得解放!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五十年代,無錫一家人在學前街學宮狀元坊牌坊前合影。狀元坊兩邊的匾額上分別題寫“一榜九進士“”六科三解元”,凡是高中狀元、榜眼、探花的都名記載其中,照片上的這位家長選擇在這裡和孩子合影意思十分明白,他心裡就是期盼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也能榜上有名,進而能光宗耀祖啊。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無錫寄暢園內的“天下第二泉”名揚天下,相信每一個到惠山遊覽的人都會在這裡留下珍貴的照片,我也相信無錫一定很多人家都有這個角度的照片,用現如今時尚的話來說,天下第二泉早就是“網紅”打卡地了啊。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這張照片有什麼說頭?仔細看,三位後面的牌樓是“東風公園”,無錫有“東風公園”嗎?有啊,大名鼎鼎的黿頭渚公園在七十年代曾經改名為“東風公園”!流汗流汗流汗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公園門口合個影,一直流行到今朝,哈哈。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75年無錫市二中的某班的學生在黿頭渚“包孕吳越”前拍攝的畢業留影。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女民兵在射擊訓練。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敬老院裡的兩位老奶奶,照片拍攝時間為1958年,解放了,老人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無錫市首批知識青年赴郊區插隊落戶歡送大會,六、七十年代大批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號召,上山下鄉,到農村去,因此也有了“知青”這個詞語,上山下鄉改變了無數年輕人的人生軌跡。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51年,運河上舉行的龍舟大賽,那時候的龍舟已經很有氣勢了。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72年7月,宜興張渚鎮基幹民兵武裝泅渡,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六週年。“練好身體,保衛祖國““提高警惕,保衛祖國“是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口號。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1982年,無錫市民在惠山頭茅峰鑿石造林。如今的惠山景區早已是鬱鬱蔥蔥,綠樹滿坡,山清水秀,成為錫城的“綠肺“。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無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河網密佈,人家盡枕河,所以過去人出行不是汽車,不是公交,而是搖著小船出行的哦。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八十年代,江南大學。八十年代正是改革開放之初,國家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亟需大量人才,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正是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70年無錫老照片,每張照片有故事,每張照片有歷史。(一)

這位師傅正在做的是無錫著名的特產“油麵筋“,就是那種圓圓的、金黃色的麵筋球,無錫人飯桌上常見的一種菜餚,可以炒,可以做成“釀麵筋“,又香又美味的肉釀麵筋絕對是老無錫們最最記憶深刻的一道美味菜餚,即使是現在“釀麵筋“依舊是百姓餐桌上的傳統菜餚呢。

喜歡看老照片,喜歡老照片上面的人物,通過他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可以瞭解那個歲月的痕跡,感受時間的流逝。

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張照片一段歲月,更多老照片背後的故事,黃愛古典將繼續和您共同分享,如果你有哪些珍貴的老照片也歡迎你分享哦。看了這些老照片,你有些什麼樣的感受,也歡迎大家點評、發言哦。

圖片主要來自《無錫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綜合成就展》,部分來自《無錫舊影》和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