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昨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的“2019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開幕式在京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小川,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美國芝加哥大學校長司馬博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清華大學科技發展與治理中心學術委員會聯席主任薛瀾主持活動。

2019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邱勇在致辭中表示,由新興科技發展引起的公共治理問題已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挑戰,需要通過深入對話、交流和分享,來推動科技治理研究,創新科技治理實踐。他希望參與論壇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深入研討科技發展與治理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挑戰與熱點問題,為我國科技治理體系的完善提供全球視野,為國際發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國經驗。

2019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萬鋼在題為《開放、包容、多元、互鑑 推動科技進步,創造美好世界》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規模快速發展,呈現出新的態勢:基礎科學向宏觀拓展、微觀深入和極端條件方向交叉融合發展;前沿技術呈現多點群發的集群式創新態勢;重點領域在學科高度融合匯聚及科學技術螺旋上升的驅動下,帶動其他科技領域快速跟進地持續發展;科研組織模式與科學研究範式正在重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科學基石、主導力量、組織載體、資源基礎正在發生變化。他強調,面對科技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浪潮,應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科技供給水平,把握技術發展規律;提升科技治理水平,服務人類共同利益;提升科學普及水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2019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司馬博作《有原則的靈活性:複雜環境中的治理》報告時表示,實現科技發展需要具備能夠讓科技發展和創新的文化;需要推動科技發展的環境生態系統;需要政府制定有力的政策、體系,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能夠有效應對並解決在科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風險和危機。他強調,從事科研技術活動,必須基於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原則,另外,需要對未來的結果有可預期性。“科技發展一方面有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會導致失敗或者錯誤,對於兩種不同的結果應該做好心理準備。”

2019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周小川在《AI發展與就業結構的演變》主旨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的演變會對就業、收入分配等問題產生深遠影響,應該儘早在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方面做準備和研究,應對AI未來發展對就業、收入分配的影響,使公共政策儘早做準備,更好推動科技的發展,以便應對未來的局面。

2019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論壇閉幕式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清華大學科技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領導小組聯席組長懷進鵬總結髮言。他在總結髮言中高度肯定了這次論壇的重要意義。他指出,科技在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我們要理性思考、接受質疑,通過科學共同體、政府部門、社會公眾攜手共治,推動科技向善、服務人類福祉。中國科協作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體組織,將繼續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促進科技交流、建設創新智庫,為推動國家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助力,為促進全球科技治理貢獻智慧。

據悉,來自全球9個國家與地區,30餘位專家學者及國際機構負責人受邀參與本次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