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股市,保國債?

話說三個書生進京趕考,一起找到算命先生,想要知道前景如何。算命先生經過慎重思考,鄭重地

伸出一根手指。三個書生想要進一步詢問,但算命先生已經擺出一副天機不可洩露的神情,他們只得悻悻離去。

算命先生的徒弟站在身邊一臉的疑惑:“師父,你是說他們三個人裡只有一個人能高中進士麼?可如果結果不是這種情況呢?”

算命先生答曰:

“非也非也,你的思維層次太低了,我伸出這一根手指,已經包含了所有情況。三個考生,若1個考中,我自然是對的;若2個考中,那就是1個不中,我還是對的;若3個都沒有考中,那就是一起不中,我又是對的;若三個都考中了,那是一起考中,我還是對的……”

10月最後一天的議息,美聯儲最終還是降息了——但,面對市場最關切的未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像算命師一樣伸出了他的一個金手指。

雖然降息了,但和7月份的降息聲明一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聲稱,這是預防式降息;對於3個月內連續降息3次,鮑威爾則強調說,根據以往的“週期中調整”,通常在加息的週期中包含3次降息,而今年以來已經降息了2次,加上這一次才是第3次。

這段話可真是意味深長。

到目前為止,美聯儲仍然認為自己是“預防式降息”,而且認為,預防式降息已經降息到位(通常是3次),所以,這意味著12月份降息的概率大大降低;但另一方面,如果美國經濟真的出現問題,那麼前面所謂的“預防式降息”就變成了衰退式降息,可以繼續降下去;更重要的是,美聯儲也確認了本月已經實施擴表,增加了正回購的規模,降不降息其實也沒啥問題……

所有情況都被美聯儲包含在預期之內了,美聯儲和算命先生有什麼區別?

自2018年底以來,在全球央行的一致步調之下,全球整體利率水平不斷降低。與此同時,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也不斷攀升,目前已高達17萬億美元,佔全球整體債券規模的30%。正是因為利率的持續下行,讓黃金、美股和債券價格一路上漲,市場風險持續保持在高位,為全球大類資產價格提供支撐。

保股市,保國債?

早在8月底,美聯儲年內第二次降息前夕,中金海外策略團隊就提出,當時的資產價格中,短端美債的價格反映的是未來1年降息2.5次,而美股市場價格隱含的則是降息1.1次,均低於當時CME利率期貨所隱含的預期(4次)。

具體請參見:“當前資產價格計入了多少降息預期?”

根據中金海外策略團隊的做法,剔除長期經濟增長和通脹水平(至少在目前,這兩者都不是問題),就美債價格來看,可以將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拆解為:

1)短期的利率預期(進一步包含短期利率和通脹預期)+

2)與長期國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期限溢價。

做成圖是下面這樣:

保股市,保國債?

這樣拆解之後,估算下來的結果是,當時的短期美國國債價格,已經包含了未來1年內2.5次的降息預期——實際的結果是,過去的2個月裡,美聯儲連續降息了兩次,而短期美債的價格基本持穩,這說明短期美債已經提前反映了這兩次的降息,所以價格就沒怎麼再變。

按照鮑威爾的說法,如果接下來美國經濟不出問題的話,將不再降息,這基本上確認了美國短期美債價格到達頂部,收益率基本上不會再進一步下降。

因為黃金是一種“非生息資產”,所以中金團隊並沒有計算黃金的價格所“隱含的降息預期”,但根據我在“黃金價格的邏輯”一文的思路,我們將黃金看做與通脹保值債券(TIPS)同類的資產。這意味著,黃金價格走勢也將與TIPS(美債)的趨勢基本一致,如果TIPS的價格不再走高,黃金價格中短期內也很難再次走高(見下圖)。

保股市,保國債?

圖表來源:https://sc.macromicro.me

針對美股,中金海外策略團隊同樣將標普500指數的股票成本(股票盈利率)拆解為10年期國債無風險收益率+股權風險溢價兩個部分(見下圖),以此為基礎來計算標普500股票的整體盈利率水平,看它計入了多少的降息預期。

保股市,保國債?

根據中金海外策略團隊8月底的估算結果,當時以標普500股票為基礎的美股價格,隱含了未來一年內降息1.1次的概率。

嗯,就從8月底到現在,美聯儲的實際降息次數已經達到2次,而美股的估值卻只是預期了1.1次的降息,資金面遠比預想的寬鬆,所以這兩個月的美股,當然就要上漲咯。

兩個月前,當時的美股,靜態PE為18.6,對應的盈利率是5.37%,隱含了1.1次的降息;兩個月後,現在的美股,靜態PE為22.7,對應的盈利率是4.41%,把2次降息都已經Price進來,還額外有溢價……

保股市,保國債?

圖表來源:https://www.multpl.com

接下來,如果按照鮑威爾的說法,真的只是“預防式降息”的話,這意味著未來不再有什麼降息,這也意味著中短期內,美股將失去上漲的動能……

也就是說,純粹從美聯儲加息降息的角度來說,未來半年到一年之內的美股、美債與黃金,都應該趨於下跌或者橫盤。

但是,以上的所有分析,完全忽略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問題,也就是說,美聯儲通過印鈔和放水也同樣在影響資產價格。

關於美聯儲的放水情況,我在“美聯儲開閘放水,黃金和美股一定會大漲麼?”一文中有詳細的說明。但就在我文章發表之後,10月24日,美聯儲第一大子公司紐約聯儲宣佈,將於10月24日和29日將每週2次的定期14天回購操作金額從350億美元增加至450億美元,同時,自10月24日起,將隔夜回購操作規模從750億美元提高到至少1200億美元,即通過提高購債規模來緩解“美元荒”。

按照“預防式降息”的說法,這應該是最典型的預防式印鈔和放水了吧?

這意味著,全部對額外印鈔加和,與8月底相比,10月底美國資本市場額外得到了2700億美元的資金(600億美元購債+900億美元14天回購+1200億美元隔夜回購)——這麼大的水量,對於美股來說,那可真叫個“談笑風生”,難怪在奇高的估值之上,美股依然不斷創出新高……

而且,根據美聯儲9月底所確定的“有機擴表”計劃,截止2020年第二季度,以後每個月美國資本市場都還會額外增加600億美元,這對於維持美股的高估值,絕對是不可或缺……

美國的股市,真的是和中國房市完全一樣,是政府和央行的心頭肉啊!

保股市,保國債?

在歐洲和日本,因為市場上的國債,差不多有一半都被央行給購買了,所以債券價格瘋漲,所以才出現國債收益率為負這樣5000年所沒有出現過的奇葩現象。相比之下,美國國債高達22萬億美元,而美聯儲持有的國債總量僅在3萬億美元,2700億美元的購買規模,每個月再增加600億美元,還遠遠不足以將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給買成負值——換句話說,至少在一兩年之內,美國還不會出現負利率。根據本人觀點,美元若實施負利率,就意味著全球信用貨幣系統的徹底崩解,具體可參見“信用貨幣的終局”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