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山時代突圍:從考古學角度看二里頭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在傳世史籍的記載中,中國的第一個朝代是夏朝,但由於留下來的歷史記載不詳細且沒有當時的文字材料能證明這段歷史是信史時代,所以我們無法得知中國第一王朝的形成過程。在考古學出現之後,這種情況有很大的改觀,考古人通過幾千年前古人留下的『無字地書』,讀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今天我們就從考古學角度,解析第一個廣域王朝的形成原因及其過程。

在夏朝前後,中原地區的考古學序列是中原龍山文化、新砦期、二里頭文化,它們前後相繼,貫穿了公元前2300-前1530年這近800年的時間。本文中涉及的年代,均以考古學序列來表述。

從龍山時代突圍:從考古學角度看二里頭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二里頭文化的代表器物

龍山晚期的中原:考古中的『戰國』

在二里頭時代到來之前,中原地區佔主導的考古學文化是王灣三期(煤山類型),也稱為中原龍山文化,這是分佈在嵩山南麓汝河、潁河一帶的考古學文化。考古資料顯示彼時的中原地區正在進行著一場文化兼併大戰,各個聚落之間相互攻伐並不太平,具體表現有:

  • 聚落兼併:中原地區滿天星斗的小聚落(10-30萬平方米)相互兼併,升級為大聚落(>100萬平方米),多中心佈局漸漸變為單中心佈局;
  • 裝備升級:武器增多且不斷升級,從骨器、石器到青銅器。王權、軍權得到強化,標誌著常備軍隊形成;
  • 防衛升級:聚落變大,武器升級,衝突規模也在變大,從單單依靠城防、自然溝渠的防衛升級到依據山河之險建設都邑的大都無城模式轉變;

詳見:

地緣格局優越的伊洛盆地,在中原龍山時代大混戰落下帷幕的時候,成為了地區文化的核心,一個比龍山時代更強勢、更廣域的青銅文化——二里頭文化誕生了。它的誕生並不是偶然,因為廣域王權文化形成的時機已經成熟。

從龍山時代突圍:從考古學角度看二里頭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從『新砦期』到『二里頭』,標誌著依靠山河之險建設都邑的『大都無城』的王朝時代即將到來。

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基礎:萬事俱備

生產力、人口基礎

從考古學上看,中原地區從5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代,再到4000-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代,是一個連續發展,並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的發展過程。到了龍山時代晚期,考古上發現華夏大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眾多的『城址』,如僅僅在中原地區,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的城址就有數十個。而在之前的仰韶時代,這樣的城址放眼全國也是寥寥無幾。這充分說明了龍山晚期人口激增,生產力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史前時期大型聚落的人口一般不超過5000人,與二里頭同時期的普通聚落的人口一般不超過1000人,而二里頭遺址當時的人口約在2萬人,這在東亞地區尚屬首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家社會的成熟度。(許宏,《最早的中國》)。

從龍山時代突圍:從考古學角度看二里頭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中原龍山晚期到二里頭時代,城址規模一直在變大

資源基礎

人口激增的背後,也預示著農作物的種植與儲備都達到了一定水平,考古資料顯示,小麥是由西亞傳入中國的,在龍山時代的黃河流域就已經有發現了;大豆則在距今8000年前的河南賈湖遺址就已經有種植了的跡象;中原地區到了二里頭時代,五穀已經齊備:粟、黍、稻、麥、豆,都已經在二里頭文化圈種植了。

尤其是伊洛盆地,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旱地粟黍作物與水稻作物的交匯種植地,農作物多樣化的種植,減少了可能因天災減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可以說農作物的種植與儲備水平的提高,為人口的繁衍、以及大量聚集提供資源保證,也吸引人口的流入。

從龍山時代突圍:從考古學角度看二里頭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二里頭時代已經五穀齊備

打開廣域王權文化構建大門的最後一把鑰匙:青銅文化

除了人口基礎與糧食種類和產量的提高,二里頭搶先一步邁入青銅時代,也為廣域王權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一環。

中國古代用銅的歷史很悠久,但多為紅銅。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中亞一帶的青銅技術開始向中國傳播,較早發現有青銅冶煉痕跡的是位於甘青地區的四壩文化和齊家文化,但該地區的青銅製造只有石範,沒有陶範,且器物簡單,一直到秦文化出現前都未能發生技術突變,它與中原地區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青銅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二者有很大區別 (李伯謙觀點)。

二里頭文化則迅速掌握了複合範法青銅鑄造技藝,從內亞地區傳來的青銅鑄造技術得以在中原地區發揚光大,使得以伊洛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在面對周圍諸多石器文化的時候,有了無比強大的心理和技術優勢。

從龍山時代突圍:從考古學角度看二里頭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由此可見,在二里頭文化誕生伊始,其在生產力、人口、農業以及青銅技術上皆做好了準備,第一個廣域王權文化,呼之欲出!

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在中原龍山末期,人口激增、城址變大、衝突規模加劇,統治模式開始轉變,當時的統治階級開始選定易於控制天下的地點建都,地理位置優越的伊洛盆地,有山河之險,也是四方交通要道,可謂是天然的都城,於是地區中心開始向伊洛盆地轉移。

《管子》“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

畿內:核心區的動向

在新砦期的末段,100萬平方米的大邑新砦已經滿足不了人口的極速聚集了,大量人口已經開始往伊洛盆地轉移。考古顯示:

二里頭一期時,沉寂的伊洛盆地聚落開始變大,已經有100萬平方米的大小了,而且也發現了規格較高的文物以及鑄銅的痕跡,說明此時二里頭遺址,已經是區域的核心聚落了;

二里頭二、三期,大型宮殿區矗立在了二里頭核心區,與之配套的手工業作坊區,如綠松石器作坊、鑄銅冶煉作坊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手工業設施也建立了起來,與此同時二里頭聚落面積劇增道300萬平方米,這比中原龍山晚期的聚落大了將近十倍;

此外,二里頭遺址還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與二里頭同時期的遺址一般不超過1000人,而二里頭遺址當時的人口約在2萬人,這在東亞地區尚屬首見,這表明二里頭文化已經形成了較為複雜的社會結構,手工業生產體系的專業化已經初步實現,步入了早期國家階段。

從龍山時代突圍:從考古學角度看二里頭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二里頭1號宮殿,面積達10000平方米

畿外:國家統治網絡的構建

二里頭在『畿內』形成了複雜的社會結構,在『畿外』也鋪展開了有效的統治網絡:

  • 在二里頭的東方,鞏義附近有面積60萬平方米的稍砦遺址,它是王都附近拱衛王都的特殊聚落;
  • 再往東滎陽附近有面積達51萬平方米的大師姑遺址和望京樓遺址,他們是面向東方和北方的軍事據點;
  • 黃河北岸的東下馮遺址,是控制晉南鹽場和銅礦設置的殖民據點;
  • 南陽盆地邊緣的蒲城店遺址,是二里頭控制南方的軍事中心;
  • 此外,二里頭文化甚至開始在遠離中原的南方漢水流域一帶滲透,那裡有大量的銅礦資源,在稍後的二里崗時代正式接管這個區域,江漢流域一帶的盤龍城遺址,正是中原王朝爭奪銅礦資源的據點。
從龍山時代突圍:從考古學角度看二里頭廣域王權文化的構建過程

二里頭文化的統治『疆域』,通過一級級據點層層控制

一個龐大的統治網絡,以二里頭為核心、諸多次級聚落為輔助,在中原之外的廣大區域有效的建立了起來。從考古學上看,二里頭文化的分佈範圍覆蓋了之前的王灣三期文化、造律臺文化、陶寺文化、後石家河文化等諸多新石器時代文化曾經分佈的區域,並深刻影響著更廣域的地方。可以說二里頭文化第一次突破了地理單元的限制,無論它是不是歷史記載中夏朝留下來的考古學文化,都不影響它是東亞史上第一個廣域王權文化的地位。在之後的二里崗時代、商朝,乃至周秦,東亞大陸上的廣域王權從未中斷,並一脈相承地傳承了下去。

參考文獻

陳國樑,《合與分:聚落考古視角下二里頭都邑的興衰解析》,中原文物,2019年第4期;

許宏,《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的中原圖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李伯謙、劉緒,《對中國青銅器的一些新認識》,中華讀書報,2019年9月11日,第013版;

許宏,《最早的中國》,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