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要賣地,我有戶口沒有地,該怎麼辦?

Josir


為什麼有些人有戶口沒有土地?農村有戶口沒有地的很多。但主要表現有兩方面:

1:全國第一次分田到戶是在1980年,本人就是81年出生的,沒分到田地,我們那沒有土地的戶口也叫黑戶!也一直沒有調整,人都快40歲了,還是隻有戶口沒有土地!

2:戶口的遷入遷出造成的影響,比如因嫁娶、求學、外出、死亡等因素。土地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政策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土地承包期內,不因家庭成員中的某個人死亡而收回該人口的承包地,也不因家庭新增成員而增加承包地,出嫁女在新居住地沒有取得承包地的,原承包地保留。就出現了,我們村有的人家三 四口人名下有十多個人田地。有的人家十多口人卻名下左右一二個人的田地,而且非常普遍!

3:你涉及的第一個問題,戶口是否還在原村。如果戶口在原村,你享受與其他村民同等待遇。第二個問題,關於錢的問題,農村徵地後補償有兩項,一是附產物錢,這部分錢是直接補給土地承包人的;二是補給集體的地畝錢,這部分交給村集體,然後通過村民大會決定分配方案,由本村所有集體成員分得。所以集體土地的賣出所得你是有權力享受的!


東北牛人韓哥


為什麼有些人有戶口沒有土地?農村戶口沒有地的原因多不勝數,可以說千奇百怪。但主要表現有兩方面:

1,全國第一次分田到戶是在1980年,本人就是81年出生的,沒分到田地,我們那沒有土地的戶口也叫黑戶!也一直沒有調整,人都快40歲了,還是隻有戶口沒有土地!

2,戶口的遷入遷出造成的影響,比如因嫁娶、求學、外出、死亡等因素。土地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政策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土地承包期內,不因家庭成員中的某個人死亡而收回該人口的承包地,也不因家庭新增成員而增加承包地,出嫁女在新居住地沒有取得承包地的,原承包地保留。就出現了,我們村有的人家三 四口人名下有十多個人田地。有的人家十多口人卻名下左右一二個人的田地,而且非常普遍!

你涉及的第一個問題,戶口是否還在原村。如果戶口在原村,你享受與其他村民同等待遇。第二個問題,關於錢的問題,農村徵地後補償有兩項,一是附產物錢,這部分錢是直接補給土地承包人的;二是補給集體的地畝錢,這部分交給村集體,然後通過村民大會決定分配方案,由本村所有集體成員分得。所以集體土地的賣出所得你是有權力享受的!


小龍村人


問: 村裡要賣地,我有戶口沒有地,該怎麼辦?

沒有土地可以買土地。

《土地承包法》規定,允許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同一村集體範圍內成員之間有償轉讓。也就是說,不願種土地的人或者土地多的人可以將土地有償轉讓給沒有土地而又想種地的人。村集體依法收回的集體土地,經2/3以上村民及村民代表同意,可以有償轉讓給本村沒有土地的村民,也就是說,有戶口沒有土地的農村居民,可以通過有償的方式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村裡面賣土地,沒有土地的本村人都可以購買土地。



承包期內有戶口也分不到免費的土地。

我國土地承包政策保持長期穩定不變,承包期規定為30年,30年屆滿後再延長30年,也就是說在政策規定的承包期內和政策確定延長的承包期內,發包方不能收回土地打散重分,這就意味著有戶口沒土地的人將長期分不到免費的土地。土地確權到戶後,未來城鄉一體化改革,農地逐步入市,收回土地打散重分的可能性非常小,沒有土地的人想獲得土地只能通過有償的方式獲得。



有戶口沒土地可以購買土地,沒戶口沒土地有錢也不能買土地。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是允許在村集體範圍內有償轉讓的,考慮到沒有土地的本村村民可以通過有償的方式獲得承包地。戶口遷出村集體的人是不能在村裡面購買土地的,《土地管理法》規定,禁止城市人購買農村土地,禁止將農村土地轉讓給城市人,所以,有戶口沒土地的人可以購買土地本身也是農村戶口的一項福利,村裡賣土地,沒土地想種土地可以從村裡買土地。



總之,未來農村沒有土地的村民,要想獲得無償的土地分配是非常難的,唯一的辦法通過有償獲得承包地,村集體不說沒有土地分,即使有一部分依法收回的集體土地,村裡面從道理上可以分給沒土地的人,但農村沒土地的人太多了,想分土地的人很多,根本沒辦法分,所以,村裡面有土地也不可能會免費分給村民,都是通過有償的方式轉讓給村民,誰出錢土地使用權就轉讓給誰,村裡面賣土地的收益歸村集體所有,花錢購買土地的人土地使用權歸個人。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阿洪頭條號,瞭解更多三農政策知識。

散戶阿洪


農村的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但是村集體也無權把土地給賣了,所以你說的村裡要賣地,應該是村裡的土地被徵收了。那麼村裡的土地被徵收,你有戶口沒有土地,該怎麼辦呢?

通常情況下,涉及農村土地徵收有兩個方面,一是農戶承包的土地;二是沒有被承包的村集體土地。這個兩個方面的土地被徵收都會得到相應的徵地補償,但是在領取徵地補償時,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區別。

如果是農戶承包的土地被徵收,給予的土地補償費三個方面構成,一是土地補償費,土地補償費是對集體土地被徵收而給予的補償,不發放給農戶,給村集體;二是安置補助費,安置補償費是因農戶承包的土地被徵收而造成的損失給予的補償,補償直接支付給農戶;三是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這是因徵收農戶承包地導致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損失而給予的補償費,直接支付給農戶。

如果是沒有農戶承包的村集體土地被徵收,由於沒有被農戶承包,所以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會全部支會給村集體,村集體會把收到的徵收補償作為村集體資產入賬。

由於你沒有土地,所以土地徵收不會給你造成損失,那麼你就不會獲得相應的補償。但是你戶口在村裡是村集體成員,只要是村集體成員要求分配村集體資產,那麼你作為村集體成員中的一員,也可以參與分配。


農村一山貨


村裡土地都是屬於村集體的。你有戶口,只要你是原住民,不是外遷來的。村集體土地徵收,有的地方是根據人頭分錢,有的地方是根據戶頭分錢(按每戶口本分錢)。集體土地不是私有的,徵收款集體所有,只要你是原住民,戶口在本村,就要求他們按人頭分,這時你要據理力爭,否則他們會少一個他們多分點。在農村有時鬧事的都能分,老實點就會不分給你。


明月清風梁


這樣的情況在全國農村大有人在,只是放到某個村顯得勢單力孤了!所以當地政府沒法重視你。村委會也會有他自認為很合理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