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無論最後一輪的中甲聯賽賽果如何,申鑫以倒數第一的位置結束2019賽季的結果不會改變了,至此,上海灘第三支球隊的命運如何將會被打上問號。活下去還是解散是擺在這支球隊面前最大的問題,曾經也做過“上海灘”老大的申鑫隊如今也要面臨著是否還能存在的疑問,這對於上海足球而言,是比較尷尬的事情,畢竟,在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中,一支紅色球隊在中超聯賽中為了爭冠大殺四方,一支藍色球隊為了傳承堅守自我。而上海申鑫,用著“不合時宜”的生存方式向自己的命運做出了最後的抗爭。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申鑫的前生今世

只要去網絡上搜索一下上海申鑫,其實不難發現這支球隊的前身和根其實就在上海,2003年年底,上海閘北區體育局下屬的精文足球學校不少學員即將畢業,於是閘北區體育局決定以精文足球學校的學員為班底,組建俱樂部參加當年的中國足球乙級聯賽,以解決學員的出路問題。在副局長邊海寶的運作下,與閘北區國資企業上海金貿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傅偉民達成共識,由金貿出資、精文出人、閘北體育場提供場地共同組建了上海金貿足球俱樂部。但在聯賽開賽前,上海金貿接到上級主管單位的指示,從俱樂部控股位置退出。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這個時候,徐國良就被推上了歷史的車輪,一位熱愛足球的民營企業老闆,上海衡源集團老總,對於徐國良來說,能夠手底下有一支職業球隊來運作是十分欣喜的事情,而他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帶領球隊站在頂級聯賽的舞臺。而那一年,上海足球的大勢十分複雜,上海灘的球隊也並不差衡源這一支,草草結束第一個賽季後,第二個賽季便遷去了江西南昌。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遷去江西的理由有很多,首先,在上海,足球資源十分緊張,優秀的球員基本上都在中遠和申花,不利於吸納本地球員和球迷,其二,在江西南昌有一支八一工體隊,只需30萬元就可以全隊買下,這對於衡源集團來說是一筆超值的收購,歷經周折後,八一和衡源在南昌“會師”,最終成立了南昌八一衡源足球俱樂部。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從2004年起,這支球隊從中乙到中超成為了江西球迷心中的唯一主隊,人才的不斷湧現也為這支民營企業球隊維持住了最基本的經營和生計。那麼,或許有球迷要問了,為什麼徐國良還是心心念念要回上海呢?首先,徐國良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在江西他並沒有任何資產,其次,上海的足球大環境已經不再是曾經競爭如此激烈,回到上海在經濟壓力上可以緩解很多,另外,雖說這支球隊是江西球隊,但是在江西本土,對足球感興趣的贊助商寥寥無幾,空有球迷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

曇花一現的巔峰

就這樣,南昌衡源開始了自己的“尋根記”,2012年2月,南昌衡源足球俱樂部正式宣佈,註冊地將遷回上海市。這支在南昌征戰了8個賽季的球隊將正式更名為上海申鑫隊,至此,江西再無中超球隊,而上海又多了一支中超球隊。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初來乍到的衡源放低自己的姿態,畢竟,上海雖說是故土,但是無根基,急於獲得認可的他們將名字改成了“上海申鑫隊”,與老牌球隊上海申花僅一字之差。首個賽季,他們將主場設立在了金山體育場,這也是上海灘第二個專業足球場,基地設立在了洪廟(原上海中邦隊基地),或許一步錯步步錯,金山足球場的首個賽季球市還算可觀,但是,第二個賽季,一心想要回到市區的徐國良把球場遷到了源深體育場,這對於原本在上海南部的很多申鑫球迷來說,這個操作確實掉粉。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對於徐國良來說,一切都是非常難的,作為民營企業,活下去才是最根本的要務,有些事(球迷人數)可以慢慢發展。2012賽季,上海申鑫以中超倒數第二的成績面臨降級,這對於剛回到上海的他們來說是極為尷尬的,一度也被老大哥申花球迷嘲諷為回上海給上海足球丟臉了。好在大連足球的變動導致申鑫幸運地獲得了一個遞補名額留在了中超聯賽,避免了降級的厄運。於是,2013賽季,隨著上海東亞(現上海上港)的衝超,上海灘足壇三足鼎立的時代到來了。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13賽季的輝煌成為了申鑫歷史上的曇花一現,排名第七力壓老大哥申花和東亞,13賽季,申鑫將顏色改成了滬上傳統藍色,而14賽季由於源深體育場改建又將主場遷回金山,儘管隊中擁有了幾名老上海球迷的球員(于濤、王贇、趙作峻等),但是來回的折騰使得球隊難以獲得本土球迷的認可和追隨。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隨後的15賽季成為了申鑫留在中超最後的時光,2015年09月27日,申鑫主場0-4負於北京國安,提前3輪降級,結束了6年中超征程,成為2015賽季第一支降級的中超球隊。整個賽季以積17分超低分告終。

足協盃四強成最後的瘋狂

降級後的申鑫宣佈未來十年落戶金山,這也是申鑫第三次回到這片土地,俱樂部的所有設施和建設一切都紮根於金山。

2016賽季的申鑫並沒有打出理想的成績,賽季初聘請的韓國籍主帥在賽季中宣佈辭職(韓國主帥在賽季初曾喊出重回中超的口號,戰績卻十分慘淡),巴哈馬主帥懷特臨危受命最終保級成功。而賽季末,懷特又下課,隨後申鑫聘請到了這些年最合適的外籍主帥胡安。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筆者認為,申鑫這些年來,雖然使用本土主帥的次數遠遠大於外籍主帥,但是胡安·伊格納西奧是最適合申鑫的一任主帥。一直以來,申鑫傳承著上海海派足球的風格,走腳下走地面,打傳控追求場面,而這位西班牙教頭是最貼合申鑫這支球隊的,曾經在西甲聯賽中有著豐富履歷的他力壓過穆里尼奧和瓜迪奧拉拿到西甲最佳教練獎。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而2017賽季,申鑫打出了極具觀賞力的一個賽季,足協盃四強成為了申鑫中甲歷史上最後的瘋狂,或許歷史總有一絲相似性,在足協盃殺入四強後的兩個賽季,申鑫迎來了第二次降級。有人說,看不懂為何申鑫不給胡安更多的時間,如此頻繁換帥,球隊陣容也十分不穩定。其實,申鑫的下坡路在17年末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2019賽季經歷了什麼

19賽季的申鑫進行了大幅度的換血,與其說是換血,可以說是把原先主力陣容都買了套現維持生計。換來的則是從其他球隊中租借了大量的年輕球員,主帥朱炯希望能夠用青春風暴打完19賽季的中甲,但是事與願違,平均年齡不到23歲的申鑫還是在弱肉強食的中甲中被打得體無完膚。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另一方面,財政的困難使得球隊人心渙散,欠薪成為了公開的醜聞,情急之下,上海市足協以及中國足協都啟動了緊急預案,上海市足協40萬的救助款項以及足協盃黑馬獎和聯賽接待費共110萬打入到了申鑫的賬戶中去。但是在巨大的財政窟窿面前,這些錢只是杯水車薪而已,一敗再敗的申鑫屢屢用大比分和難看的場面完成了一場場中甲(1比4遼足、1比5慘敗北體大、0比5綠城、2比9黃海、1比7梅州,9連敗狂丟37球。)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上海那麼大,還能有個家麼?

有人把申鑫的隕落歸結為不合時宜的運作方式,其實,在中國足球金元時代的擠壓下,民營企業小本投入的運作的確無法維持下一支職業球隊。這也是為何我們屢屢能看到一些偏遠地區的職業球隊經常爆出欠薪的醜聞。而徐國良,一位熱愛足球的企業家,十多年來依靠著自己的資產,依靠著“賣血”式出售球員套現讓申鑫在歷史的長河中長跑了16年。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這些年來申鑫賣掉的主力陣容湊一湊可以湊出箇中超隊來,劉殿座、李磊、姜至鵬、孫凱、楊家威、吳毅臻、王贇、于濤、池忠國、顧斌等等。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據知情人士透露,申鑫在17賽季就出現了資金緊張的情況,所以,胡安沒能續約也成為了能夠解釋的一件事情,畢竟外籍教練的工資是一筆巨大開銷。這個時候,救火教練朱炯走馬上任,一半是因為對這支球隊的感情,一半是對老闆的信任。朱炯的無奈或許在今年的一次發佈會上就已經流露,他表示當下球隊中的球員們還很年輕,再過幾年就可以踢出來,如果有懂足球規律的老闆就應該買下來這支球隊。這番話究竟是吸引金主而說還是發自肺腑,球隊的困境是擺在面上的事實。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其實在19賽季中期的時候,據說球隊已經聯繫到了買家,然而最終因為各種因素,未能接手。而賽季中期的兩名外援均來自於經紀人的操作,與球隊也沒有太多關聯。就是這樣的艱難,申鑫依舊堅持踢完了所有的聯賽。在中甲聯賽第27輪的比賽中,申鑫以1-2的比分提前三輪降級,令人痛心的則是來自申鑫看臺上的那些死忠球迷們,“活下去”成為了他們對這支球隊最後的期待。而申鑫官方也在等待著那個有緣人的投資,也等待著能否出現奇蹟遞補留在中甲。

專題:想要活下去的申鑫,卻在偌大的上海灘難以立足

或許,十六年前這支球隊本應該有其自身發展的軌跡,或併入老大哥申花或外遷或解散,而徐國良的出現讓這支球隊用著五大聯賽小球會的運營方式支撐了十六個春秋。申鑫的處境讓筆者想起了老上海的一部電視劇《孽債》中的一句歌詞:上海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

直至今日,依舊沒有金主有意入主這支球隊的消息,畢竟對於每一位老闆來說這是一次極為冒險的投資,或許,上海灘從此或再無申鑫隊,那一抹記憶永久地塵封在了人們的腦海中。最後,祝福申鑫未來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