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俄土簽訂諒解備忘錄之後,在敘利亞北部實現首次聯合巡邏呢?

幸福地帶2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在大家都不看好俄羅斯與土耳其簽訂的停火協議之時,接連發生兩件事。其一就是在俄羅斯監督下,庫族武裝提前撤出安全區,連埃爾多安都不得不挑大拇指,佩服俄羅斯對庫爾德人有巨大影響力。

其二就是提問者所說的聯合巡邏,再次證明俄土協議已經得到很好落實。

兩件事情接連發生,不由得讓那些不看好協議執行的人大跌眼鏡:普京到底有何魔法,既馴服了桀驁不馴的庫爾德民主軍,又讓陰險狡詐的埃爾多安開始規規矩矩做事?


我們說這裡既有普京的個人魅力,也有外界的壓力,二力形成合力,逼迫兩隻“鬥牛”不得不就範。

我們說,普京的魅力在於隱忍,在於處處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所謂“隱忍”,體現在庫族武裝身上,就是無論對方處於順境還是困境,普京都會耐心傾聽他們的聲音。而對於埃爾多安而言,無論他手下幹了多少傷害俄羅斯利益的事,普京都會像對待老哥哥那樣,對埃爾多安笑臉相迎。

而在立場方面,普京理解庫族人不能建國的委屈和憋悶,更'知道他們的利用價值所在。所以即使庫武在美國挑唆下,一再出現對祖國的叛逆行為,普京都會要求巴沙爾不要像對待反對派武裝那樣,用槍去對付他們。所以內戰至今,庫武與敘政府軍之間很少有血債,只是相互看不上而已。正因為如此,才給現在雙方迅速和好打下堅實的感情基礎。

而對於土耳其,普京能夠理解他們對庫爾德工人黨的仇恨。畢竟幾十年來的武力爭鬥,讓土耳其付出幾十萬人死傷的代價,造成幾百億美元的損失。所以他們對敘庫武在邊境地區的存在絕不會容忍,甚至也要把他們歸結到恐怖分子的隊列裡。因此,在商談協議時,普京照顧到土耳其的真實感受,不僅同意設置安全區,還答應說服敘庫武撤離安全區。土耳其當然樂見其成,因為這樣可以少花不少戰爭經費。

事實證明普京沒有失言,敘庫武全部撤離安全區,確保了自身安全,那麼埃爾多安當然要投桃報李,按照協議約定,與俄羅斯開展聯合巡邏是順理成章的。普京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確實了不起。

但我們也注意到,外界因素的變化,也對促成協議的落實起到推動作用。

第一,美軍二次迴歸,並沒有給庫爾德人帶來額外驚喜。美國人眼裡只有油田,根本不關係庫族人的死活。於是庫爾德人堅定了迴歸敘政府懷抱的決心。




第二,巴格達迪的自殺,讓土耳其感到緊張,因為世界各大媒體都在流傳他們支持isis,並試圖保護巴格達迪的消息。無論真假,都很被動,必然會牽扯埃爾多安不少精力。

第三,更為致命,美國議會通過譴責決議,認定奧斯曼帝國製造亞美尼亞大屠殺,涉及幾十萬人的死亡記憶。這是在道義上對土耳其的沉重打擊,揹負著大屠殺製造者後裔的罪名,埃爾多安欲哭無淚。


我們認為,這些對土耳其不利的因素同時來襲,確實讓埃爾多安分身乏術。更由於普京在處理'這些問題上,儘量避免給土耳其造成新壓力,沒有落井下石,土耳其人當然會心領神會,心存感激。

綜上,我們認為俄土聯合巡邏是必然,而且在未來,雙方還會開展更多合作,給外界帶來更多驚喜。


新文化街男孩


俄土簽訂諒解備忘錄後,在敘利亞北部實現了首次聯合巡邏。對於這個事件,個人看法是:

1,俄土兩國就雙方利益分割達成了一致,因此才會彼此信任。

2,俄羅斯支持敘利亞領土完整,並且為此發表了國際聲明,土耳其也表示過無意侵吞敘利亞領土。

俄土聯合巡邏,讓土耳其無法獨自掌控土敘邊境,也間接證實了土耳其,當下無意吞併敘利亞領土。

至於說土耳其軍與巴沙爾政府軍有交火行為,也只是說明土敘兩國,還並未就兩國利益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土敘雙方的小規模軍事衝突,也許只是雙方在相互試探而已。也許土敘雙方都想表現強硬態度,雙方都想向對方施壓。

3,俄土聯合巡邏,表明俄土就雙方長期利益的合作方向,達成一致。恐怕不單是在敘利亞方向上的合作,也許俄土雙方已就全方位戰略合作達成了意向。

4,說到俄土兩國,終歸繞不開美國。俄土秀親密,也有刺激美國,向美國施壓的作用。

假如美國想拉住土耳其,就勢必要給土耳其更多的好處,而這應該也是土耳其所希望的。


鬼影147951010


俄土簽訂諒解備忘錄之後,在敘利亞北部實現首次巡邏,是開創俄土先例的偉大壯舉!

俄土達成敘北部諒解備忘錄協議還使雙方在敘北部聯合巡邏,美國被排除在外,這是美國的戰略性失誤,倘若美國不拋棄庫武,不讓位給土耳其就不會有撤出敘北部的舉動,俄土也不會有達成諒解備忘錄的可能!

幸好俄羅斯說服庫武撤出敘北部地盤,不然土耳其剿滅庫武易如反掌,俄羅斯干預下,土才簽下停火協議,庫武才能全身而退,保存實力!庫武只退出30公里外,30公里內由俄土派軍警巡邏,在30公里外由俄敘協防,庫武要交出重型武器,避免庫武反叛之心再和土耳其交戰,那麼俄土協議就作廢了。還好,庫武很配合不生出事端出來。


鐵男春秋


俄羅斯國防部和土耳其國防部都對外公佈,俄土雙方根據10月22日,兩國就敘利亞北部局勢達成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已與11月1日進行了聯合巡邏。這說明,普京和埃爾多安達成的協議,已經進入實質性落實階段,無疑是敘利亞東北部,能夠避免戰爭重啟的大好事。

自從土耳其發動代號“和平之泉”的軍事行動後,經過近十天激烈交火。先是美國派出彭斯來土耳其,雙方達成五天停火協議;之後,埃爾多安再到俄羅斯的索契,與普京會談,雙方達成俄土停火協議,又是五天。而俄土間的這項協議,才是實質性和具體可操作性,完成了制止戰事再起的作用。特別是俄方派出一定規模軍事人員,直接介入了敘利亞東北部邊境地帶。實際上,取代了原來美國的軍力,也是填補了美軍撤出後的真空吧。

美軍撤出,是白宮一大敗筆。那種任由土耳其瘋狂屠殺的軍事行動,不僅美國政府自己成為國內外遭到唾罵的幫兇,也使敘利亞東北部庫爾德人命運令世人擔憂。危難時刻,普京擔當起“救世主”,一方面團結庫爾德人,促成俄敘政府和庫爾德人合作,共同抵禦土軍進攻;另一方面,趁機搶佔美軍撤出後的戰略要地,迅速佈局東北部。迫使埃爾多安按照普京要求,達成雙方協議。這就是俄土雙方開展邊境安全區共同巡邏的背景,也是敘利亞局勢顯著變化的最大特徵。

由於俄羅斯取代美國,成為敘利亞東北部邊境地帶新的掌門人,今後土耳其只能按照俄羅斯意見辦了。如果說,埃爾多安過去可以兩頭通吃,在東北部壓美國讓出庫爾德人控制區;在西部壓俄羅斯,謀求伊德利卜地區有利於自己的領地。那麼以後,他面臨都是俄羅斯。很明顯,到此為止,繼續“通吃”沒有條件了!土耳其軍隊想繼續南下佔領敘利亞,已經沒有可能。俄羅斯的軍事力量,開始橫檔在這裡,那種美軍在時,可以不斷蠶食的環境沒有了。可以說,土耳其這次是個失敗者,這是肯定的了!

庫爾德人也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轉變。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尋求和俄羅斯、敘政府方面的合作。應該說,普京採取的策略,已經得到庫爾德人的支持,也願意按照他的意見做下去。雖然美軍又回來一些,但已經不能同日而語,時過境遷了,美軍雖然還是會和庫爾德武裝合作,但被出賣了的經歷當然是刻骨銘心的了,能夠輕易忘記嗎?當然,庫爾德人對巴沙爾政權,還是十分疑慮,不信任他。這次“合作”,巴沙爾根本不談作為民族問題的庫爾德人政策,只是按照投降條件整編對方。還有,要求對方交出控制區的管理權,油田等。完全是佔領軍的態度,當然不會得到庫爾德人的同意。好在普京策略是主導,敘政府直接動武解決不可能。看看下一步普京任何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這是今後難點。

美軍雖然重新回來,但影響力大大削弱。而且白宮是被動應對,沒有今後如何發展的規劃。很可能還是一個撤字。所以,俄羅斯抓住落實好俄土雙方協議,管控住土敘邊境,那麼主導權就在手中。


張139558534



月林6491


此時此刻,敘利亞有兩個閃亮的車隊在招搖過市。

一列是美軍與庫爾德武裝組成的,另一列則是俄土軍警合成的,好像是兩支迎親的車隊。

美軍本已開撤,只留下少許“打更者”看護著代爾祖爾油田。但就在這期間普京與埃爾多安達成了共識——劃撥出一條寬32公里的敘利亞土地給土耳其當做“安全區”,其中的條件之一就是:俄土兩國的軍警自11月1日開始共同巡邏,以確保該地區的安全與和平。

試著想想,這是一種多麼奇葩的景象啊!三個國家的軍人開著坦克和裝甲車,竟然跑到一個主權國家去肆意妄為。而作為主人的敘利亞,既不敢說,也不敢攆,更不敢打將出去,多麼的傷自尊啊!

俄軍確是巴沙爾請來的客人,合情合理。土軍藉口打庫爾德武裝,實則是入侵,好在有俄軍在一旁監督。最不名正言順的當屬美軍了,人家又沒請你當“看家狗”,卻又賴著不走,充其量只能算是“癩皮狗”。


怡人之人148633009


俄土簽註備忘錄後,雙方在敘東北部聯合巡邏,這對敘利亞來講是件大好事,其一:國內可說停止了大規模的戰爭,同時也可說敘的領土不受別國佔領。其二:俄支持敘利亞的政權得到鞏固,庫武投誠歸順迴歸統一。這就是俄所希望見到的署光,勝利的果實以收穫。其三.敘利亞等待收復“奧馬爾油田”後,可說一切迴歸敘利亞所管轄,如庫武歸投誠歸順,庫爾德人不再夢想建國的美夢。庫爾德人因受西方的挑撥,分裂國家,現時今日差點曹滅絕。庫爾德人在俄羅斯的調解後得了定心丸,有了生存的空間。再不挑起內鬥了。俄敘土聯合巡邏,敘利亞人民安居樂業了。






易枝玄門集福堂梁成偉


之前俄羅斯跟土耳其似乎是敵對關係,然後一會兒和好,一會又斷交。現在土俄簽訂合作協議,似乎又是為下一次斷交做準備。俄土之間的聯繫比較新,歷史上俄土少有瓜葛,現在土在美俄冷戰期間搞事情,估計更多的只是土想借助俄的力量將自己也拉到一流國家的圈子裡。人們害怕誰,誰就是最後的失敗者;人們喜歡誰,誰就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雖然中國國內對美國讚賞有加,但不意味著全世界就看好美國。


神之小學生劉成宇


探討一下。

可將俄、敘、伊朗、土視為一個板塊,美、歐、英、土、以板塊。這是大格局、多層次、長時期、高頻率、多民族、大群體、超強度的全球化博弈。其形態紛繁雜亂。很多的舉動都是“露水”現象,說變就變,都是隨手棋。隨著時間的延遲,還的花樣百出。美國全球化的正、反兩面是長期、超長期戰略。最後結果如何,還是盡頭難見。只能靜觀其變。

謹參與。


早晨的太陽122


俄土簽訂諒解備錄後,雙方達成共識,政治上互信,戰略上溝通,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所以說雙方共同巡邏是正常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