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線伐商為何失敗?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125 戡黎伐邘

上節說到,佔領豐鎬之地,征服犬戎和密國,解決了後顧之憂後,文王開始率領周軍東進,正式伐商。

這是文王在位時第二次伐商。第一次伐商是在40多年前,文王即位的第二年,目的是為先王季歷報仇。那時的周國,既沒有推廣封建采邑制,領地又僅限於周原和程地、豳地,實力並不強大。所以第一次伐商以失敗而告終。

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线伐商为何失败?

由於那時商王國需要集中精力對付盂方(邘國)和戎狄四邦方、東夷二邦方,所以無力繼續反擊周國,最終讓莘國與周和親,以安撫周國。

第二次伐商,雖然周國的實力大為增強,但文王對第一次伐商失敗仍然心有餘悸。總結了第一次伐商失敗的教訓,二次伐商,周人採取了新的戰略。

這個戰略,就是儘可能多的聯合盟友,群毆商國。

前文說過,解決了關中地區的後顧之憂後,周國的領地已經覆蓋了關中的大部分地區,領地的東端已經衍生到關中東部,與莘國、摯國、芮國等國相鄰,隔芮國與虞國相望。

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线伐商为何失败?

這幾個方國中,莘國、摯國與周國是姻親,分別是文王正妻太姒、文王母親太任的孃家,也就是文王的翁家和舅家。而虞國,更是周國的兄弟之國,此時虞國的國君,有可能是仲雍的兒子或孫子,也就是周文王的堂兄弟或侄兒。

那麼這個芮國又是什麼方國呢?

西周時,芮國是姬姓的諸侯國,始封國君為芮良夫,是周厲王時期的人物。史書沒有記載芮良夫是周王室的哪一宗,只能推測他是王室的近支。

而在周厲王之前,芮國是否為姬姓,就不得而知了。成書較晚的《廣韻》中說,姜姓後裔有齊、甫、申、呂、紀、許、向、芮等分支,那麼武王克商時的芮國,很可能就是姜姓芮國。

當時芮國的領地,橫跨黃河東西兩岸,包括現在的陝西大荔、山西永濟一帶,東與虞國(運城、平陸一帶)、北與莘國相鄰。在這個地區,有一個著名的黃河渡口,連接關中與汾河兩大盆地,後世稱之為「蒲津渡」。所以芮國與周國關係的好壞,將決定周國能否更方便的進入晉西南地區。

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线伐商为何失败?

如果此時的芮國是姜姓方國,由於周國與姜姓各部長期的聯姻關係,那麼周、芮的關係就不會很差。此外,《史記》中還記載了一段「虞芮爭訟」的歷史,虞芮兩國因領土邊界發生爭端,於是請周人的君主姬昌主持公道,進行判決。這段歷史中儒學風格的內容略去不談,單論這件事如果存在的話,至少說明虞芮兩國都是臣屬於周,尊周國為宗主國的。

有了這些關係,無論是虞國控制的陝原盆地,還是芮國控制的蒲津渡口,都在周人的手中,周人可以從陝原東下河洛(南線),也可以從蒲津渡進入晉西南(北線)。

此時周文王面臨兩個選擇,是走南線佔領河洛,再北上攻商,還是走北線進入晉西南,然後東進攻商。

走南線,佔據河洛地區(中原),可以與江漢的反商勢力會師,而後共同北上伐商,增加滅商的勝算。但缺點是,河洛地區親商方國眾多,而且有崇國這樣的硬實力方國存在,周國就算與江漢勢力夾擊中原,也要不短的時間才能佔領。一旦把戰爭打成持久戰,商國就會傾力支援河洛,勝敗就難以保證了。

走北線,可以通過晉西南(河東)、晉東南(上黨)的中立方國區,直接殺到太行山西麓,逼近商王都,而且路途相對更近。但缺點是,這一路線得不到江漢方國的支援,以周人和關中盟軍的實力,不一定能伐商成功。此外,河東盆地還有一些親商方國和子姓封國存在,也是周人選擇北線伐商的顧慮。

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线伐商为何失败?

河東兩盆地中,親商方國的代表是唐國,商王室子姓封國的代表是賈國。

這個唐國,就是祁姓古唐國的延續,位於臨汾一帶。

4200年前左右的龍山時代中後期,古唐國取代古辛國成為夷羌聯盟的霸主。4100年前左右,古虞國取代古唐國成為霸主,並佔據了古唐國的都邑(陶寺遺址)。4000~3900年前之間,先是古唐遺民反抗驅逐古虞國貴族,再是懷姓古戎狄部族南下侵佔臨汾盆地。

3750年前左右,夏王國勢力進入臨汾盆地,打敗懷姓部族,古唐國復國。3510年前左右,滅夏後的商王國西征汾渭盆地,古唐國降商,成為商的藩屬,並一直延續到文王時期。

而子姓賈國,則位於唐國西南,大體上處在現在的襄汾縣西南部一帶。

在「周人起源」一節中講過,周族人很可能起源於晉西南地區,是臣屬於古唐國的部族。而周人從豳地遷往岐地時,也曾分出一部分族人東下,目的就是計劃回到晉西南的祖地,最後機緣巧合在古虞國的地盤上紮根。

有了這層關係在,周國就有了策反唐國的希望。果然,唐國最終加入了周國的陣營。

策反唐國成功後,周文王選擇了北線征伐商王國的戰略。可能在受命5年(帝辛25年,公元前1054年)左右,周國軍隊從程邑出發,沿渭水北岸的臺原東進,抵達芮國,從古蒲津渡過黃河,進入運城盆地。隨後,周師繼續東進,在解池附近與虞國軍隊會師,並揮師北上,穿過峨嵋嶺,進入臨汾盆地。

在臨汾盆地中南部,周國大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征服了一系列小方國,隨後兵臨賈國境內,與唐國軍隊會師,攻滅賈國。這場戰爭,史書中都沒有記載,但考古發現的「文王玉環」上,卻記載了這段歷史,玉環銘文為「我眔唐人弘戰賈人」,意思是文王率領周人大軍聯合唐人一起,與賈國人作戰。

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线伐商为何失败?

攻滅賈國後,周國在河東地區(臨汾、運城兩盆地)的敵對勢力被徹底清除,周軍可以繼續向東方進軍,不再有後顧之憂。

繼續東進的周人從賈國出發,經過現在的曲沃、翼縣一帶,向東經烏嶺關翻越烏嶺,沿沁水的支流梅河河谷東行,進入沁水中游。這裡地勢已經比較平坦,周人軍隊繼續向東,便可以抵達上黨高原的南部腹地——晉城盆地。

從晉城盆地往北,穿過丹朱嶺,便可抵達上黨高原的北部腹地——長治盆地,在那裡,分佈著一些商族人的據點,以及商王國的京西門戶——子姓黎國。

如果從沁水中游順流而下,穿過王屋山,或者從晉城盆地往南,穿過太行陘(羊腸道),便可抵達河內平原的西部,今沁陽一帶。那裡有商王國的京西南門戶——子姓邘國鎮守。

而如果從晉城盆地東部的白陘(孟門陘)東出,則可以直插河內平原的腹地,兵臨商王國的副都——沫邑(朝歌)城下。

不過有黎國和邘國在南北兩側形成掎角之勢,周文王是不可能直接從晉城盆地東出攻打朝歌的。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後方兩翼暴露在黎、邘兩國面前。在攻打朝歌之前,周人必須要先解決掉黎、邘兩國。

周人選擇先向黎國開刀。原因很簡單,先伐黎國,只需要在太行陘(羊腸道)設置少量兵力,就可以阻擋虞國軍隊北上救援。而先伐邘國,在晉城盆地與黎國之間的丹朱嶺則沒有王屋山那樣險絕,周人需要分散大量的兵力防守後方,容易首尾不能兼顧。

最終,周人軍隊北上伐黎,順利攻佔黎國(今長治、黎城一帶)。這場戰爭,《尚書》中稱之為「西伯戡黎」,《史記·周本紀》記載為「明年,敗耆qí國」。

由於黎國是商國的京西門戶,從黎國向東,經過太行山中的滏口陘,就可以抵達商王都的北面(後世的邯鄲地區),而後兵臨大邑商城下。所以周人佔據黎國後,商國必然大為震動。《尚書》與《史記》都記載,商國貴族祖伊向商王帝辛呈報黎國失守的情報,不過帝辛好像無動於衷。

按照常理判斷,帝辛對黎國失守沒有任何行動是不可能的,但史書又沒有記載商國軍隊由任何反擊行動。

真相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帝辛組織商軍反擊了,但史書沒有記錄下來,二是帝辛此時無力反擊,商軍主力可能在其他戰場上。

西伯戡黎這一年,很可能是在受命6年左右,這一年對應帝辛26年。前文說過,帝辛總計有4次征伐夷方,其中一徵是帝辛十年(十祀伐夷方),二徵是帝辛十五年(十五祀伐夷方),三徵是帝辛二十年(二十祀伐夷方),剩餘的一次「征伐夷方敄」,很可能就發生在帝辛25年到帝辛26年左右。

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线伐商为何失败?

這也能解釋清楚,為什麼周人進入河東攻打賈國,策反唐國,商國卻沒有任何反應。不是不給反應,而是商軍主力集中於東線,沒有能力給西線的變局提供支援。

但是,如果真相僅僅是這樣,就解釋不了,為什麼周人不一鼓作氣,乘勝穿過滏口陘,攻打商王都呢?因為如果商軍主力在征討東夷的前線,商王都空虛的話,此時給商王國來個黑虎掏心,結果是可以預料的。

所以更接近史實的是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周人佔領黎國後,商軍也恰好班師回到商王都了。此時周文王率軍東下,卻被商軍阻擋在滏口陘內,無法進入河北平原。

與此同時,當商軍沿滏口陘向西反擊周人時,也會被周人擋在滏口陘的西出口之內,無法進入上黨高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均勢局面?這與太行八陘險要的地形有關。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商周兩軍在滏口陘東西兩端只需以少量兵力把守,就能讓對方難以攻克。

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线伐商为何失败?

那為何史書對此毫無記載呢?很簡單,後世史家為周文王避諱,不想讓周文王揹負「曾為商臣,叛商造反」的鍋,所以將文王試圖攻打商王都而失敗的這段歷史隱去。

雖然攻打商王都失敗了,但成功的佔領黎國,控制了上黨高原,並且守住孟門陘、滏口陘的西出口,使商軍難以反攻,這個戰果卻是實實在在而且巨大的。

從滏口陘直接攻打商王都,一舉滅掉商國是不可能的,周人只能再嘗試從其他方向突破,首當其衝的,就是上黨高原南側的邘國。

邘國就是帝乙時代的盂國。盂國被商人征討之後,很可能被商族人佔據,並冊封商王族子姓貴族為邘國的新國君。無論是戰敗臣服於商,還是被子姓王族統治,相比黎國來說,邘國與商的關係都不牢靠,也更容易被周人征服。

很可能在攻克黎國的當年或第二年,周人從上黨高原南下攻佔邘國。這場戰爭,《史記》記載為「明年,伐邘」,《竹書紀年》記載為「周師取耆(黎)及邘」,《詩經》中記載為「既伐於(邘)崇」。

佔領邘國之後,商軍必然會分兵反攻,文王必然也會嘗試從河內西部向商國副都朝歌進攻。結果與伐黎之後的進攻一樣,商軍與周軍陷入了勢均力敵的狀態。

如果說在黎國隔滏口陘與商軍對峙,是因為有太行山的阻隔,但邘國已經處在平原區,與朝歌之間距離不到150公里,周人又是如何在邘地頂住商軍的反攻的呢?

原因有三,其一,黎國已經失守,商國不得不分兵守衛王都西北側,以至於反攻邘國的兵力不足。其二,邘國處在河內平原的西端,向西通過軹關陘,就可以抵達運城盆地,距離虞國的路程也不到200公里,有足夠的後勤支援,商周兩軍在這裡形成均勢,也符合常理。

其三,整合關中後,加上采邑制的普及,周人能徵發的物資、軍隊,已經超過商王國。雖然勞師遠征,一時難以直取商王都,但在主力撤走之後,留守的軍隊,仍然足以抵擋商軍的反攻。

從北線滅商的計劃嚴格來說算是失敗了,但是換一個角度看,卻為周人開闢南線戰場提供了可能。

前面說過,如果不走河東,直接東進河洛,會陷入長期戰爭,商軍也會從河內南下增援。但現在,河東已經被周人收入囊中(由虞、唐兩國控制),上黨高原與河內西部也被周人佔領,商軍不得不固守王都-朝歌大本營,很難分兵南下河洛。

在這種情況下,周人可以在河洛從容開闢第二戰場,為江漢反商方國北上打通通道。

那麼,河洛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周人又打敗了哪些方國呢?

這個問題,我們下節繼續解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