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的海升殺妻案,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牽涉和珅紀曉嵐?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這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殺妻案發生在乾隆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85年。案件的原告也就是主人公叫海昇、官職不算高,任職是禮部員外郎兼任軍機章京五品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教育部一個司長。但海昇的兼職卻是很高,在軍機處當秘書(為首席軍機阿桂服務)。海昇的殺人案是由於家務事引發的。海昇的媳婦叫烏雅氏,二人夫妻不和天天打架,而且打的是四鄰皆知、親朋好友多次勸阻都沒有效果。這裡要指出的是,海昇自己雖然職位不高,但海昇的哥哥海寧,官居浙江巡撫(省長),親姐姐是乾隆重臣福康安的嫡配夫人。可以說,海昇如果沒有這個案件仕途應該是不錯的。

  某天傍晚,海昇讓丫環點菸,也許行為有些曖昧,讓當時在場烏雅氏打翻醋罈子,指責二人有私情,夫妻就此吵鬧而且是越吵越厲害。到最後就男女對打。海昇武藝高強,一記佛山無影腳踢倒烏雅氏,烏雅氏武藝不行,破口大罵海昇,海昇氣急敗壞,騎在烏雅氏身上把烏雅氏掐死了。海昇見媳婦死了也不慌張。也許看過偵破小說的海昇立即偽造作案現場,做出媳婦上吊的假象,隨即告訴家僕準備入殮。但沒有通知媳婦孃家,但烏雅氏陪嫁的丫環趁機偷偷跑回家,將烏雅氏上吊的事情消息告訴烏雅氏弟弟貴寧(丫環不知道是掐死的)。小舅子一聽姐姐死了,立即來到姐夫家,要看姐姐最後一面,海昇不讓小舅子看,說屍首已經入殮裝裹,等盛殮再看。貴寧立即說姐姐是自縊而死,須報官驗屍不能私自入殮。海昇自然不肯,貴寧情急之下立即向步軍統領衙門報案(相當於首都公安局),呈請官府派人驗屍。

image.png

  那誰是任步軍統領衙門的主官呢?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和珅。和珅自然知道海昇是阿桂的秘書(也有說是親戚),但和珅與阿桂素有不睦。阿桂對和珅的貪汙深惡痛絕,而和珅對阿桂卻一點辦法也沒有,但得知此事以後,就想以此事打擊阿桂。按照正常程序,和珅應該立即行文刑部(公安部),然後驗屍調查。但問題是刑部是阿桂家族的自留地,阿桂的父親阿克敦擔任刑部尚書十年,阿桂自己現在又分管刑部、但和珅依舊行文刑部、刑部看到步軍統領衙門的公文以後,也不願意多事。派去調查的幾個人又收了海昇賄賂,他們雖然看出烏雅氏非自己上吊而死,仍然以自縊結案,有司官員也以自縊定案。在這裡介紹一下阿桂。阿桂時年六十九歲。阿桂文武雙全,是“一等誠謀英勇公”,軍機處領班軍機大臣。地位始終高於和珅。此事就成為和珅陷害阿桂的起因。

  這個結果恰恰是和珅所預料到的,和珅一方面讓貴寧上告冤,而且直言阿桂包庇兇手,親親相互,和珅自己上奏乾隆帝,提出將海昇立即撤職交部議處。由刑部直接主審應訊查處兇手。乾隆看到和珅報告以後十分震怒。立即下旨讓刑部再次驗屍,都察院(紀委)派員監督共同前往。既然驚動最高領導人,刑部派出兩位侍郎景祿、杜玉林(副部長)為首的一干人員負責驗屍,都察院則有左都御史帶隊監督以防舞弊。值得一提的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是紀曉嵐。

  應該說,當時誰都不想把真相查清。官員把自己媳婦失手殺了真不算啥。雖然是刑部副部長帶隊也不想一查到底,而負責監督的紀曉嵐與阿桂關係莫逆。更何況。阿桂之父阿克敦是紀曉嵐座師,師生之誼不錯。所以紀曉嵐也樂得睜一眼閉一眼。刑部辦假案寫假報告,紀曉嵐則是一語不發,不作為。這次驗屍的結果與第一次檢驗報告一樣以“自縊”結案。但貴寧在和珅的支持下,死死揪住步軍衙門不放,就說自己姐姐死於他殺,天天上訪,說刑部、都察院官官相互。因有礙於阿桂情面不敢查、乾隆帝只好召見阿桂詢問。乾隆問貴寧為何控告不止,阿桂說:“如虛即應治罪。”(就是如果說的真的,海昇應該治罪),阿桂隨口一句話成為阿桂包庇海昇的鐵證。

  一件情節毫不稀奇,沒有任何疑問的的人命案,兩次檢查無果,讓乾隆認為其中必有結黨營私和上下隱瞞的原因,在和珅的提議下。乾隆改派戶部侍郎曹文埴(財政部副部長)、工部侍郎伊齡阿(建設部副部長)第三次組成聯合調查組,由於乾隆直接過問,這次自然查出真實死因,”系掐死。”乾隆怕有弊有人不認賬。讓阿桂,和珅與初驗、二驗、三驗的官員,以及刑部有官人員在海昇家第四次驗屍。眾目睽睽之下,阿桂面對確鑿的證據承認驗屍結果。海昇也只有招供案件終於大白於天下。

image.png

  刑部判決主犯海昇絞監候(無期)。按清律以夫殺妻一般不判死刑予勾決,但乾隆帝對於其中官員相互勾結十分不滿,為以儆效尤。將海昇處死。(阿桂當時在外地公幹)除海昇之外,本案所有舞弊官員都給予處分,兩位刑部副部長杜玉林、景祿,被革職發往伊犁(新疆)效力贖罪。左都御史紀曉嵐被乾隆帝嚴旨斥責,稱之“無用腐儒”,隨同紀曉嵐兩名御史崇泰、鄭澂也被嚴加議處。刑部其餘官員停發一年薪俸(工資)。對於阿桂則是“通報批評”。

  一件普通的海昇殺妻案,轉化為政治事件,導致和珅與阿桂的分歧公開化。矛盾公開化。從此以後,阿桂從不與和珅進行單獨交流。站班的時候,阿桂站立的位置都要與和珅距離,和珅湊過去說話,阿桂也就點頭應是。阿桂與和珅二人,已經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但誰也奈何不了誰,嘉慶二年,八十歲的阿桂身患重病。阿桂嘆息道:“我年以八十,位極人臣恩遇無比,沒有遺憾了,可惜看不到皇上親政了,可見阿桂不糊塗,知道嘉慶一新政和珅必死。果然,乾隆剛死不過幾天,和珅就被賜死。這一場重臣之間的政治鬥爭,至此而告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