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丨湘潭泉塘子農技站的變遷

大事記

1971年,泉塘子農技站成立,通過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走出了一條“立足服務辦實體,辦好實體促服務”的農業技術推廣新路。

1985年以來,該站一直是袁隆平院士的中試示範基地,從“三系”到“兩系”,從超級稻到再生稻,先後引進292個早、晚稻雜交新組合,累計示範面積48萬多畝。

泉塘子農技站先後五次獲“國家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稱號,江澤民、朱鎔基、溫家寶、回良玉、吳學謙、毛致用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站視察,並給予充分肯定。

看今朝

走在“硒”望的田野上

記者李濤

提起泉塘子農技站,幾乎無人不知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這裡的常客,他多次說,“我的壓臺戲在泉塘子”。

而李羅斌正是泉塘子農技站的站長。自1969年以來堅守農業科研一線50年,腳步至今未停歇。

一個站一個人,映照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湘潭糧食生產模式的變遷。

退休後頤養天年,是許多老人的心願,但對即將步入耄耋之年的李羅斌來說,現在還不到休息的時候。2002年退休後,李羅斌對水稻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的熱情絲毫未退,許多工作他還繼續發揮餘熱。面對市、縣兩級返聘的請求,也為了袁隆平的囑託,他選擇了繼續幹下去。可誰又能想到,這一干就是17年。

見到李羅斌時,他剛做完保健從午休室出來,儘管年事已高,腿腳也不如以前麻利,但一聊起糧食生產,他思維敏捷、聲如洪鐘……一點也不像77歲的老人。

在雨湖區姜畲鎮棋盤村,李羅斌下到田間地頭看禾苗的長勢。同去的,還有從長沙趕來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技術人員。

他們去看的,是袁隆平院士的新項目——第三代雜交水稻超高產栽培推廣。

去年6月,泉塘子的試驗田裡播下了第一批種子,9月結穗,經檢測發現,平均每一穗的總粒數達到359粒,按這樣計算,畝產達到了1300公斤。“今年如果還達到去年的實驗水平,將會是轟動性的。”李羅斌說。

除了成片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李羅斌的試驗田裡,還有一片他花了大量心思研究的新品種——高硒功能米。

2013年,李羅斌從全國各地蒐羅了70多個優質稻品種試種,經過5年的潛心摸索,高硒功能米終於研究成功。其中,名為“忠香優麗晶”的富硒功能米,經國家權威機構鑑定,有機硒含量高達97%。

在李羅斌看來,只有藏糧於科技,才能讓百姓實現從吃飽到吃好的轉變。為了保證這種米的質量,化驗、取樣,他都是親力親為。

眼下,農技站對這種米正大力推廣種植。這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功能性農產品,市場供不應求。“抗癌效果明顯,有利心腦血管、白內障、糖尿病等患者。”李羅斌一一羅列硒元素的好處。他說,我省地處缺硒地帶,主要農作物硒含量低於每千克0.05毫克,與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天補充50至250微克膳食硒的要求相差甚遠。

“以前我致力於如何提升糧食的產量,現在我更注重提高糧食的品質。”李羅斌說。如今,77歲高齡的他,每天依然會準時上班,還在田間地頭忙碌。

在不少人看來,作為湘潭農業系統當之無愧的“常青樹”,李羅斌的工作經歷,真實映照了幾十年來湘潭農耕模式的變遷。

當事者說

從吃飽到吃好

記者 李濤

今年77歲的李羅斌,至今還記得上世紀60年代參與修建韶山灌渠的火熱場景。

在李羅斌看來,韶山灌渠、水府廟水庫、花石水庫等一批水利設施的建成,為湘潭的糧食生產打下了較好基礎。他回憶,上世紀70年代初泉塘子農技站剛成立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農技員是“綁在公社書記腿上的”,“哪裡落後,書記就到哪裡蹲點,農技員也跟到哪裡,對農業的重視可見一斑。”

“農業要發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但最終還是要靠科學技術。”李羅斌認為,湘潭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上的幾個大臺階,背後都離不開科技進步。“無論是由高杆改成矮杆,由單季稻改成雙季稻,由常規稻改成雜交稻,再到現在的超級稻,每一次改革都使糧食生產上了一個大臺階,而每上一個臺階,每畝糧食都要增產50到100公斤。”李羅斌說。

“三年困難時期,一碗飯可以救一條命。現在,大家已不再滿足於吃飽,更要吃好。”李羅斌說,正是通過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糧食生產才有了現在的成績。

50年來,李羅斌從過去帶領農民改變傳統的、落後的種地習慣,科學施肥、治蟲,多打糧食解決溫飽問題;到後來,積極培育推廣雜交稻、超級稻,再到試驗推廣“早秈晚粳”“再生稻+油菜”模式,糧食生產由數量增長向品質提升轉型。

來自市農委的統計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湘潭市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現在農業生產主要靠科技、靠信息。2017年,湘潭市優質稻播種面積達60%以上,“綠色優質高產”種植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